張清華:文學不只是知識 同時也是一種能力

  【新聞閣2015年07月30日訊】最近一兩年,因為不少高校開始招收文學創作或創意寫作方向的研究生,這讓局中人一直面對著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作家是能培養的嗎?去年秋天,我所在的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因為給首屆創作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聘請了校外的作家導師,還引起了媒體的關注與熱議,一時質疑聲不絕於耳。

張清華:文學不只是知識 同時也是一種能力

  作家是能培養的嗎?這個問題看似很尖銳,但又很簡單。假如我們以此為邏輯,一樣可以發問:科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藝術家……一切領域中的傑出人才是可以培養的嗎?同樣沒有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做出回答。因為沒有哪個領域的優秀人物是被教育機構按照預期的、訂製的模式“培養”出來的。中文系的學生有千千萬,最終成為作家的只有那麼幾個。同理,理農工商醫各科的學生也有千千萬,成為技術員、工程師、醫生、教師、會計師不難,但最終成為科學家、發明家或者是其他傑出人才的,也總是有限。甚至好的記者和秘書,也常常不一定是新聞系和文秘專業出身。這些現象幾乎都可以回答上述疑問。

  很顯然,作家是無法訂製培養的,誰也不敢說,招收了幾名創作方向的研究生就一定能夠將其培養成未來的莫言、餘華、蘇童。但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假如沒有大學學習的經歷,蘇童能否成為一名傑出的作家?假如餘華一直在做鄉鎮醫院的牙醫,假如莫言當初沒有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在北師大與魯迅文學院合辦的研究生班學習,誰敢保證他們一定會成為上世紀80年代文學變革的先鋒?所以,沒有哪個大學可以言之鑿鑿地說,他們培養了多少作家,但同樣也沒有哪個人可以斷言,這些作家的成長與他們接受的教育無關。

  當然,有人也可以舉出諸如殘雪、王安憶、鐵凝這樣從沒上過大學的作家,但她們閱讀和學習的經歷,其實一點也不比上過大學的作家差。上世紀80年代初期,當大學裡的教授和知識分子還在猶疑是否可以研究薩特、弗洛伊德的時候,殘雪已經在如飢似渴地閱讀存在主義和精神分析學的著作了;對於王安憶和鐵凝來說,除了她們自己的閱讀與接受,還有家學的傳承,她們有另外的受教育的特殊條件與優勢。而且,這種特殊情況可以說僅限於上世紀80年代。在高等教育如此普及的今天,作家的成長,離開其高校的學習經歷,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作家是不能訂製培養的,任何社會也不可能需要併產生太多的文學寫作者,那麼高校紛紛開創作課、招收創作方向的研究生又意義何在?回答此類問題亦不難,開設創作課,招收少量的創作方向的學生,可能只是一種矯正既往教育中“結構性缺陷”的方法。我認為,既往的中文學科教育中有一個結構性的弊端,便是“完全的知識化”——將文學教育完全當做一種與寫無關的知識活動。所以才有了一個幾乎理直氣壯和冠冕堂皇的說法:我們是研究學問而不是培養作家的。學生入學伊始便被老師告知,老老實實在這學習知識,別指望成為什麼作家。這樣的觀點很多年來已不只是“潛規則”,而且已成為斷然正確的“真理”。所以很多作家在敘述其成長經歷時,都說自己在大學時代是“偷偷摸摸地寫”。

  說到底,文學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要透過課程的訓練,流程式地培養寫作者,而是為受教育者提供必要的教育環境,使學生不只學習文學知識,同時也錘鍊文學技能,成為“可以寫作”的人。中國傳統的教育雖有很多弊病,但受教育者卻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文化人格,成為有教養和修為的人,同時也是能夠拿筆寫作的人——幾乎每個人都能夠寫詩為文。而反觀如今的文學教育,畢業生多隻是學到了一點“關於文學的知識”,大部分學生沒有或者很少有寫作的興趣,更遑論能力。原因何在?在於我們教育理念與課程結構中“重知輕能”、一味將文學當作知識的弊端。

  從這個意義上說,開設文學創作課與其說是為了培養作家,倒不如說是為了給中文系補上缺少的一課。學生能不能成為作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學生提供訓練寫作能力的機會和合法性。我們是培養只知道一些文學知識的人,還是培養懂得什麼是文學而且可以拿筆寫出好文章的人,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基於此,我認為,“我們不培養作家”的說法、老師對文學寫作教育不屑一顧的態度可以休矣,完全將文學教育當做知識教育的觀念可以改一改了。回想“五四”一代新文化與新文學運動的推動者,哪一個不既是學富五車的學者,同時又是各具風格的文章家?我並不反對知識教育,甚至還主張更嚴格和更有理論高度的知識教育,但我們也必須承認,文學不只是知識,同時也是一種能力,寫作對於一個文學系的學生而言是一種必要的素質。至於能不能從中出現一兩個作家,那倒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了。(搜狐教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76 字。

轉載請註明: 張清華:文學不只是知識 同時也是一種能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