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的臺北寶藏巖村。
水泥地、白灰牆、公用廁所,這樣的居所早被都市臺北人嫌棄了,但對於臺北寶藏巖村的居民來說,這樣的變化算是一次升級。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寶藏巖村裡的房子才逐漸由石頭、木板升級為水泥結構。這個從上世紀初由藉助廟宇和日本人廢棄倉庫落腳而來的違建村子,現在仍在臺北的熱鬧地段婚喪嫁娶、生兒育女。屋後菜園、房前小院,一牆一樹都可讀出臺北的來時路。
(一)
寶藏巖村也稱寶村,並不偏遠。從寶村拐個彎,就是臺北現代的博物館、禮客(奧萊)購物、臺灣大學校區、公館商圈,可說是都市裡的村莊。
從鬧市拐進村莊,畫風突變,溪水涓涓,樹木欣欣,池塘有蛙鳴,菜園現人家。屋舍對著新店溪,沿山坡錯落而上。在寶藏巖寺旁的水泥臺階上立著一個告示牌,寫著允許外人入村的時間。拾級而上,看到的是菜園、大樹、鮮花和住家,有的掛著“居民住所”的提示。外來人見此壓低聲音。將心比心,如果你住在這裡,也不願意窗外總是吵吵鬧鬧、鏡頭轟炸吧?
雖然門前有晾曬的衣服,門裡有聊天聲,但村裡走著的都是外人,大多數住家也成了民宿、咖啡廳、小餐廳、工作室、排練室。不能抱怨村子的商業化,正是因為商業,寶村才得以續命,這個過程曲折艱難。
(二)
1993年,臺北市公告拆除違建區寶村,當時的100多位居民不同意。拉鋸到1997年,同情村民的臺灣大學建築系開始進村調查、訪談,挖掘出寶村的人文意義,提出在此設立文化景觀,得到時任市長馬英九的認可。
2001年,臺北市開始安置願意拆走的住戶,建設“寶藏巖歷史聚落設定藝術村”。村裡統一規劃整修後,除回遷戶外,房屋外租給文創和旅遊服務產業。記者在寶村一家小餐廳見到“求婚包場”的提示牌,探頭看,就是原住戶的客廳,在這裡求婚還真有家的溫馨。
村口的柑仔店(雜貨店)也翻新為懷舊風,古早冰棒、冬瓜茶正當時令,還按節氣供應肉粽、湯圓等傳統小吃。記者買了一瓶冬瓜茶,50元新臺幣,瓶上有“寶村”的標記,老闆娘特意宣告:“是我們自己煮的。”
寶藏巖村更重要的價值,在於記錄臺灣百年的歷史印跡。村得名於寶藏巖寺,此為臺灣北部古老的寺廟,建於清乾隆年間。當時從新店溪上岸的閩南移民郭治亨父子在此設寺,供奉觀音,也是閩南宗教信仰落地臺灣的起點之一。接下來就是日本侵佔臺灣,在此地設自來水廠和倉庫,有軍人和日本職工在此居住。國民黨敗退臺灣後,此地成為軍事要地,一是看管水源,二是居高臨下。當時有六戶人家仍住在這裡。
隨著駐守軍人成家立業的需要,房屋漸漸搭建起來,以新店溪的鵝卵石和棄用雕堡的舊磚塊為建材,至上世紀70年代已遍山開花,達200多戶,形成狹窄擁擠如迷宮般的村落。
到上世紀90年代,富裕起來的人們離開了寶藏巖村,留下的多為老兵和低收入者,房舍也保留著因陋就簡的原貌,這裡成了與現實脫節的標本。
(三)
當拆遷的規劃出臺,仍有人不願意搬離此地,臺灣大學建築系師生的田野調查以景象和文字記錄下村民的想法。有人表示自己生長在這裡,屋是爺爺建的,樹是爸爸栽的,菜園是媽媽開的,不願意這個家族的記憶從地表上消失。
經過改建後,寶藏巖村只有19戶居民了。每戶外牆都標明姓氏和家史簡介。比如村口的“徐”家,文字介紹是:徐伯伯來自山東省,陸軍少校退伍,為寶藏巖的長期租客。村子整建後居現址。“安”家的介紹是:安伯伯來自湖南省……
這些文字沒寫標於何時,不知來自山東、湖南的徐伯伯、安伯伯們可安好。他們少小離鄉,軍中士兵不能結婚,退伍後年紀已大,難以融入臺灣社會,也難婚配,大多孤身一人,晚年還受到“去中國”化的欺凌。現在他們日漸凋零,也日漸被刻意忽略。幸虧有寶藏巖村,過去安頓他們,現在記錄他們。寶藏巖村也因為他們,更令人流連感慨。(記者 陳曉星 文/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6月06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