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
自14日英國政府宣佈禁用華為一事後,關於到底是誰在背後推動了這一決策落地,英國政府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各執一詞,都在爭相表示是自己乾的。
不過,英國《衛報》18日的一則報道,又給這輪“誰是幕後黑手”的爭論補充了一些細節。報道還稱,英國官員隱約表達了這樣一層意思:如果特朗普在今年大選中連任失敗,且美國的反華立場緩和,那麼英國禁用華為的決定,或許有“重新考慮的空間”。
我們先回顧一下這場關於“禁用華為由誰主導”的爭奪。
在英國政府宣佈“禁用華為”後,當地時間14日,特朗普在演講中說,自己曾以與美國的商業往來為藉口威脅,“親口說服”英國禁用華為。
特朗普這番誇口“干涉英國內政”的表態,自然讓英國政府相當不爽。15日,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回應特朗普,力證“禁用華為”是英國自己的決定:“各種各樣的人都試圖把自己和這個決定相聯絡,但這是一個技術決定,是為了讓我們擁有更高質量的5G。”
英國這番話,替自己爭了面子,卻又很不給特朗普面子,導致英美之間為此陷入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面子爭奪大賽”。不過,英國《衛報》18日的這篇報道,在一定程度上給這場“比賽”做了“裁判”。
據報道,在決定禁用華為裝置前,英國政府和議會曾與華為高層進行過多次討論,在私下討論中,有官員曾向華為表示,禁用華為是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隨後,該官員直指這一壓力來自美國特朗普當局。
也就是說,特朗普所謂的“親口說服”,在這次禁用華為的決定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後,報道又披露了一個更為驚人的推斷。這位英國官員的話中,隱約表達了這樣一層意思:如果特朗普在今年大選中連任失敗,且美國的反華立場緩和,那麼英國禁用華為的決定,或許有“重新考慮的空間”。
顯然,該報道披露的這一資訊,與英國政府此前公開宣告的口徑大為不同。英國政府對外宣稱,由於英國國家資訊保安中心關注到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基於對供應鏈安全和穩定的考慮,英國才決定禁用華為的。
這也正如15日例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這再次證明有關禁用華為的決定與國家安全無關,而是高度政治化的操弄。也再次讓世人看清,到處恐嚇、威脅、挑撥威逼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前英國財政部商務司司長、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認為,相比公開宣告,英國官員私下對華為的解釋“更符合常理”。
他說:“首相約翰遜仍試圖樹立親華形象,他正在試圖降低(禁用華為對中英關係的)損失”。若非如此(指美國施壓),這很難解釋為什麼要禁用華為。在過去的20年裡中國對推動全球GDP增長的貢獻最大,我們為什麼要和這個大形勢割席呢?”
前英國工黨影子國防大臣、英國下議院情報和安全委員會成員凱文·瓊斯表示,英國政府確實在美國的壓力下產生了動搖。
“確實,國家安全應該是第一位的,但很顯然,這個決定主要是基於地緣政治,而沒有考慮英國將為此承擔的經濟成本”,瓊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