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渡劫,文在寅的末路煎熬
最近的韓國,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先是日韓貿易戰,日本的幾項關鍵材料封鎖,把作為韓國經濟支柱的半導體產業一下打出原形;接下來的把韓國移出貿易白名單,以及安倍政府拒絕與韓國政府和解的強硬姿態,更是把韓國,也是把韓國總統文在寅,給徹底逼到了牆角邊。
至於,老大哥美國這時候也趁火打劫,特朗普對韓國方面的調解請求不置可否,倒是先上來訛上一大筆,逼著文在寅把駐韓美軍防衛費份額分擔從9.2億美元大幅提升到50億——簡直比搶錢來的都快。
而對於北面的同胞朝鮮,文在寅上臺後好不容易緩和的朝韓關係,也因為其一番“不當”發言瞬間轉冷——本月15日的光復節演說上,文在寅破天荒的第一次提出了統一的具體時間——2045年,即迎接光復節100週年之時。
這一下就捅了馬蜂窩。朝中社雖然半島統一是朝韓兩國共同的政治正確,但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明白,這是不可能的——誰提統一,就意味著要消滅對方政權。
當然,韓國實力明顯比朝鮮強得多,所以以前在推動統一方面更為積極。但即便如此,也只是空喊而已,從來沒有定出具體時間表——畢竟這時間表一定,意味著必須將口號落實,性質就惡劣的多。而自打朝鮮把核導整出來,有了不對稱平衡的籌碼後,韓國實際上也慢慢開始清醒。文在寅上臺後,對朝態度一直超級務實,雖然政治正確的口號不敢廢,但在實際操作中,一直都是朝推動半島和解,甚至兩國邦交正常化方向努力的。
也正是文在寅政府這種務實,所以其上臺後,半島關係可以說是持續回暖,文在寅也成為盧武鉉之後,最後朝鮮歡迎的韓國總統。可沒曾想,一直對朝持溫和立場的文在寅,卻在光復節來了這麼一出,也難第二日,朝中社立即發表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發言人談話,對其嚴厲批駁,並稱朝鮮不再與韓方打交道,也無意再與其坐到一起——換句話說,文在寅上臺兩年來在朝鮮那邊積累的好感,一天之內被其敗光。
這絕對是韓國近十年來最糟糕的時刻。而對韓國總統文在寅而言,現在的他,更是被逼到了懸崖邊。
相信關注韓國政治的童鞋都知道,韓國總統從來就沒哪個有好下場的,至於文在寅,其作為平民總統盧武鉉的繼承人,本來就和傳統精英圈子氣場不和;再加上其上臺後,把朴槿惠、李明博兩任前總統都送進監獄,甚至還想借李勝利案打破財閥政治,這更是把韓國政經大佬得罪了個遍。
這兩年韓國本就經濟略顯頹勢,再加上李勝利案無果而終,這已經對文在寅支援率造成了不小負面影響,現在韓國又連造重創,連作為文在寅重大加分項的朝韓關係,也被其一番演說給毀了個七七八八。可以想象文在寅現在的處境有多艱難。雖然因著民眾被日本刺激出來的強大國家民族主義情緒,文在寅暫時還能穩住陣腳,但接下來,除非韓國能不在歷史問題方面讓步的情況下,讓日本放棄制裁,否則文在寅很有可能面臨民意崩盤——而在他的對面,作為朴槿惠接班人的黃教安,早已磨刀霍霍,就等著文在寅下臺,然後開始反攻倒算。
文在寅何以至此?或者說,一直致力於清除韓國內外積弊,將國家拉入正常軌道的文在寅,為何卻讓韓國帶入到自97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最危險的境地?
這其實文在寅政治理想,與韓國特殊國情碰撞在一起,引申出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眾所周知,文在寅作為庶民代言人,一直致力於打破財閥政治,將韓國政治經濟體制帶入正常軌道。
只不過,想達到這個目的,又談何容易?畢竟財閥控制了韓國的絕大部分國家資源,背後又有美國資本的影子,想幹倒他們,並且斬斷財閥與政壇的關聯,這絕對是超高難度的操作。
所以,這絕對是高難度的理想。要將其付諸實踐,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心
當然,作為平民總統盧武鉉的繼承人,文在寅確實有破家為國的勇氣和決心。但光有覺悟和勇氣沒用,想把這事兒辦成,還需要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援。
那麼,誰能支援文在寅?財閥當然不會,和財閥高度關聯的傳統政治勢力自然也不會;作為幕後老闆的美國,它們同樣不會。
那誰能支援文在寅?只有民眾!文在寅的這些政治理想,不管是否切合實際,但絕對是對民眾胃口的。所以,文在寅必須緊緊依靠群眾,這樣才能與財閥,與傳統政客,甚至與背後的美國博弈。
但問題是,民眾這個群體,學識、視野、物質基礎都有限,也缺乏堅強的意志和決心。所以他們雖然追求美好的未來,但卻普遍不願意承受這個過程中的艱難曲折——至少不願為此承受太多損失,或者說承受太長時間的煎熬。所以,文在寅的路子雖然對他們的口味,但執行起來,一旦遭遇阻力,或者遭遇一些波瀾——比如經濟不景氣什麼的,文在寅的支援率就不可避免的往下掉。
這對文在寅來說還是很危險的。傳統政客雖然也在乎支援率,但他們畢竟有別的資源——比如財閥支援,所以就算民意掉一下,也沒有那麼恐怖——至少不一定影響其中短期施政,以後找機會再扳回來就是了。但文在寅背後基本上就只有民眾,如果民眾這邊hold不住,他就真成了孤家寡人,別說以後遭清算了,就是當下,政策推行也會遭遇極大阻力。
所以,文在寅必須高度重視民眾支援——他之前之所以這麼積極推動朝韓和解,除了那些崇高的理想和情懷外,一項很現實的因素也是——這可以給自己在民眾心中加分。
文在寅高度依賴民意。但韓國的民意,除了擁有全球民意共同具備的不靠譜,見風倒特質外,還有一個韓國特色——極端偏激。
這一點雲石君就不多做解釋了,畢竟韓國民眾怎麼個偏激法,中國網民估計都心裡有數。
極端偏激的國民性格,碰到極度依賴民意的文在寅,這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尤其是當文在寅面臨經濟下滑,政治上李勝利案無疾而終,進而導致民意受損時,他要挽回支援率,就必須在討好國民方面著手。
這就有了這次引發日韓貿易戰的勞工案糾紛。
本來,日韓勞工糾紛,在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中已經了了的。當時的協議裡說,“兩國和國民的財產、權利、利益和索賠權相關問題已得到完全且最終解決”。
可問題是,韓國民意極端偏激。而且這個極端偏激的第一個物件,就是日本。所以過去這些年,韓國社團依然不斷揪著日本鬧事,幾十年下來沒玩沒了。
從契約的角度來說,這個確實有點無理。不過索賠這種事兒在韓國絕對是政治正確,所以韓國政府也不敢制止。何況他們也有理由——那是民間社團鬧事,政府也沒辦法。
日本對此當然是不滿意的。但既然韓國官方沒有直接介入,再加上有美國壓著,日本也只好咬咬牙忍了。
但到去年年底,韓國方面畫風一變——韓國最高法院直接裁定,所謂《日韓請求權協定》,那是韓國政府跟日本政府之間的事。但若韓國民眾訴訟那些當初奴役他們的日本企業,這個是可以的。
這就相當於官方給民間社團的對日訴訟來了個蓋章認定,承認了他們的合法性。
這下日本人當然火了——這算哪門子事?之前款也賠了,協議也簽了,結果你們換個主體,就說之前的話不算數?安倍晉三甚至親自發了個推特,把韓國最高法院臭罵一頓,並表達了對韓國人不講信用的強烈憤慨。
不過,哪怕到這一步,事情也依然還有轉圜餘地——畢竟法院歸法院,政府歸政府,文在寅依然可以搪塞。而日本相關企業,當時也選擇了直接無視韓國最高法院裁決。更是一分錢不給。只要政府不配合,把最高法的裁決給掛起來,這事兒沒準也就含含糊糊過去了。
可文在寅政府卻沒選擇裝傻,今年初的時候,直接下令扣押日本企業在韓國的不動產,並明確表示表示最高法的判決,督促日本人趕緊賠錢。
這下日本終於徹底憤怒了。於是就有了這次撕破臉的貿易戰,冀圖一戰定乾坤,讓韓國以後在勞工乃至整個歷史問題上徹底閉嘴。
這下文在寅就抓瞎了。
可這裡有一個問題:文在寅為何要這麼積極?
說到底還是吃了庶民總統,必須高度依賴民意的虧。
勞工索賠這事兒,在韓國越鬧越大,這使得文在寅面臨一個選擇——如果他不出手,民眾肯定會對他不滿,而他不是以前那些傳統政客,沒有太多其他資源做後盾,所以很難承受民意暴跌的後果;但反過來,如果他支援法院裁決,採取行動,那毫無疑問,民意會因此大增,自己的統治基礎就會穩固。
其實文在寅也並非完全不知道日本翻臉的後果。只不過,民意對他太過重要。尤其是在自己執政的一個較艱難階段,他迫切需要民眾支援。所以,當這道支援率要麼上漲,要麼下跌,沒有第三選項的選擇題擺在他面前時,他即便知道有可能惹出麻煩,但最終頂不住威脅——或者架不住誘惑,所以選擇順應民意,跟日本槓了一把。
當然,文在寅可能也知道這樣很有可能遭致日本報復。只不過他應該沒想到的是,日本的報復來的這麼狠,安倍竟然突破過去兩國糾紛的常規烈度和規模,對韓國放出了絕殺!
這下,文在寅就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意思。
那特朗普要50億美元軍費,和文在寅光復節講話,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其實都是貿易戰的連鎖反應。特朗普要錢很好理解——眾所周知,這位爺的風格一向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大家就是安坐著沒事,他都要想個名目挨家挨戶加收保護費;韓國現在惹禍上身,送上門來請大哥出面,白宮最終怎麼做雖不知道,但先收點出場費和見面禮,這個絕對符合特朗普的一貫作風。
而光復節上那番刺激朝鮮的講話,自然也不可能是文在寅的疏忽。在雲石君看來,這同樣應該是請求美國調停的見面禮。
從文在寅的一貫對朝態度來說,他確實是積極推動半島和解的。但這種立場,其實並不符合美國利益——雖然特朗普也有意推動美朝和解,但這種和解到底有多大程度是為了自己的政治作秀,這個其實很不好說。而且,即便美朝關係有所緩和,也不大可能真達到化干戈為玉帛的程度,更不能讓朝鮮半島徹底和平——果真如此的話,韓國就沒必要再在政治和經濟上受制於美,充當美國在東北亞這個地緣漩渦的棋子。而美軍也沒有再在韓國駐軍,甚至接管韓軍指揮權的道理。尤其是近期,美朝關係緩和重新歸於停滯,朝鮮也開始有些不耐(又發射了幾個沖天炮),這似乎意味著半島局勢接下來又有生變的可能。
這種情況下,韓國如果繼續推動半島和解,這實際上與美國的節奏是脫節的。或許韓國停下來,甚至稍微倒退,更符合美國的期許。
當然,這肯定不是文在寅想要的。文在寅的一大政績,就是推動半島和解。如果半島關係停滯甚至開倒車,文在寅在群眾中的聲望,很可能受到打擊。
所以正常情況下,文在寅應該是不會輕易刺激朝鮮的。只不過,現在韓國經歷日韓貿易戰,經濟被卡主脖子,日本那邊態度也很強硬:要麼徹底解決勞工問題,要麼繼續打——後者韓國經濟肯定承受不住,至於前者,一旦文在寅點了這個頭,立馬會被本就思維偏激,又被日本霸凌之舉刺激的怒不可遏的民眾視為賣國韓奸。要想解決這個大麻煩,只能求救於美國。
既然要美國幫手,自然也要為美國服務,所以除了交錢之外,再在光復節講話上首提個時間表,這也算是不正面否定半島和解積極意義的情況下(那樣會抽自己的臉),表明一下決心,向美國交個投名狀。
當然,這不符合文在寅利益。但日韓貿易戰的劍懸在頭上,文在寅既然不想向日本低頭,就必須把希望寄託於美國。而面對美國的要求,哪怕明知對自己,對韓國都不利,事到如今,也只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總而言之,現在的韓國,可以說是萬分尷尬。日本痛下殺手,美國趁火打劫,好不容易籠絡住的朝鮮,也一言不合就撂挑子。而之所以造成這一切,文在寅要說乜有責任,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文在寅也確實挺無奈的。雖然他有著崇高的理想,也不乏為國獻身的勇氣,但韓國內部從上到下的重重積弊,與身處東北亞地緣政治漩渦,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結合,再加上韓國作為小國、不得不受制於人的憋氣格局,這種種因素,決定了文在寅縱然滿腔熱血,一心報國,但真到實踐中,卻也不得不束手束腳,不僅難顯成效,甚至稍有不慎,便會被大勢裹挾,謀國不成,反受其累。
這是文在寅的悲劇,更是韓國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