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大家好!經常開高速的小夥伴都知道,高速上有些限速偶爾會忽高忽低,甚至還有一些“斷崖式”降速。我前幾天還遇到過這種情況,限速120公里每小時的高速,路面情況非常好,突然就變成了80,甚至60的限速,真的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甚至非常危險。
因為傳統的固定測速攝像頭是基本不拍這種臨時限速的,所以一些“老司機”就會無視這些臨時限速,以正常高速120公里每小時的限速為例,時速120公里碰到一臺時速60公里的車,二者的速度差非常大,發生事故的機率和事故的嚴重性都會增加。
除此以外還有限速標誌被遮擋、模糊等等情況,搞得大家莫名其妙的就超速違章,弄得大家一肚子惱火。不過,這種情況即將要被改變!
近日,交通部針對這種問題,釋出了《公路限速標誌設計規範》的公告,將進一步規範全國限速標誌設計,自2020年11月1日起實行,大量不合理的限速標誌將會被拆除。
在未來時間裡,限速會根據路況、設施等實際情況來進行設定,並且會更加清晰、明瞭、準確,避免不必要的違章。
在這些設計規範正式實施以後,相信路上的那些讓人琢磨不透的限速應該都會逐漸消失,大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按照限速來行車。
除此以外,許多省份還對高速進行“提速”、比如湖北、甘肅、廣東等等,高速限速都有著10~20公里左右時速的提升,可能有的小夥伴覺得提升不大,但是當限速從100提升到120公里每小時的時候,整體上還是有蠻高的效率提升的。
以我的個人感受來看,120公里每小時的限速和100公里每小時的限速,那感覺完全不一樣,各位小夥伴你們覺得呢?
除了限速,此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還出臺了《關於規範查處機動車違反限速規定交通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對超速處罰等問題進行了規定,下面這幾條大家注意看。
首先,同一輛機動車在同一道路的同一行駛方向,多次違反限速規定的話,被同一縣(市、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或者高速公路交警大隊轄區的測速取證裝置記錄多次的,選擇一次最為嚴重的違反限速規定行為實施處罰。
除了上面這些,下面這4種超速未造成後果的,不再扣分罰款,分別是:
1. 限速低於60公里每小時的公路上超過規定車速50%以下的;
這一點我覺得還是挺人性化的,這個並不是鼓勵大家超速,而是確實有時候在城區啊國道省道開車,偶爾超個車啥的,稍微一腳油就超過60了,有了這個規定,通行效率會更高,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2.駕駛中型以上客貨車、校車、危化品運輸車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超過規定車速10%以下的;
3.駕駛中型以上客貨車、校車、危化品運輸車以外的機動車超過規定車速10%以下的;
這兩點其實也是給予了駕駛員一定的緩衝範圍,雖然不大,但是高速超車足夠了,之前經常看到高速上兩臺大車,一臺跑100,另外一臺跑99.5,超個車最起碼30秒起步,看著都累!
4.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低於規定車速20%以下的。
這一點其實我覺得一般來說很少見,畢竟高速最低限速也得60公里每小時,您要是再低個20%,那何必上高速呢~
講完了和速度相關的問題,咱們再來聊一個高速上關乎安全的問題—安全車距。我們常常說上高速要保持安全車距,因為合理的車距的確會給你帶來更充足的反應和操作時間,大大提高安全性。
不過按照咱們法規來看,應該很少會有人能夠完全遵守法規,因為首先咱們主觀上很難準確判斷車距,第二就是有時候保持足夠的車距只會被人無限加塞。
關於安全車距,咱們來看看法規怎麼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八十條規定: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車速超過100公里/小時,應當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車速低於100公里/小時,與同車道前車距離可以適當縮短,但最小距離不得少於50米。
可能有的小夥伴覺得這個車距有些太長了,但是其實仔細想一想,咱們普通的小轎車,百公里到停的剎車距離普遍在35~50米之間,再加上反應時間,100公里時速下保持50米安全車距,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在此之前一直都沒啥實質處罰,所以很少會有人特別在意。
最近,安徽省交警部門就針對這一情況做出了反應,啟用了未保持安全車距抓拍系統,前期從人性化的角度考慮,先對未保持最小安全距離50米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抓拍(堵車除外)。按照規定,未保持安全車距,車主將被罰款100元,不記分。
按照法規來說,這樣的處罰沒毛病,交警部門的出發點肯定也是為了提高安全性,是一個值得點讚的措施。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就像我剛剛說的,車主很難準確判斷車距。
極端一點來說,49米和50米肉眼根本分別不出來,而且萬一是人家加塞到我前面被拍到,這又應該如何處罰呢?
在這裡,我來教大家一個保持安全車距的小技巧,在高速行駛的時候,與前車保持3秒的時間差,其實就相對比較安全了,大家不妨試一試。
對於安徽高速這個措施,我們希望它儘量比較完善,這樣既可以保證安全性,又不失公允,各位小夥伴,你們對保持安全車距這事兒怎麼看?
好了,今天的內容咱們就到這裡,各位小夥伴,有啥想說的咱們評論區見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