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在全球汽車行業頭上的一顆“巨雷”:高達1.1萬億美元的高額債務

全球汽車廠商在剛剛經歷了疫情的猛烈衝擊之後,恐怕要面對一個慢性但卻更致命的風險:鉅額債務。

在疫情造成的這場衰退中,沒有一家主要汽車製造商破產。而且看起來,現在這些汽車廠商現金流充裕。

可是,問題也出在這裡——越多的現金流,意味著越多的債務。

更何況,現在的汽車廠商還要研發諸如新能源汽車等新技術,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不斷上升,未來,恐怕很多汽車廠商未必能負擔得起這些債務。

根據諮詢公司Alix Partners的計算,由於疫情造成的停產,截至6月16日,汽車製造商及其供應商已累計了217億美元的額外長期債務。這進一步將整個行業的債務負擔增加至至少1.1萬億美元,是全行業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3.4倍。而在去年年底,這一槓杆倍數為3.0倍。

Alix Partners汽車和工業業務聯合主管Mark Wakefield說:

這種低迷很不尋常,因為市場開放且流動性強。雖說現在破產風險低,但隨後會產生影響。

疫情、電動車,傳統車企面臨雙重挑戰

今年疫情造成的停工停產則讓汽車行業雪上加霜。

隨著資本回報率的下降,汽車行業的槓桿在2018年和2019年穩步上升——這主要是因為對新技術(尤其是電動汽車)的大量投資。即便如此,傳統汽車行業在全球三大市場的銷售依然停滯不前。

在疫情爆發之前,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已經讓汽車行業不堪重負。

根據Alix Partners的研究,疫情之前,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已承諾從2020年開始的五年內,為電動車專案投入總計234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該行業全年的資本支出。

汽車廠商不僅要面對來自特斯拉等電動車企業的壓力,更要面對歐洲嚴格的排放標準。對很多汽車企業來說,新能源汽車一方面是救命稻草,但隨之而來的鉅額研發費用,卻也可能壓垮這些企業。

在新技術的壓力下,不少汽車企業選擇抱團取暖。

通用汽車,寶馬和戴姆勒等許多汽車製造商在過去幾年中進行了大規模的重組計劃,以彌補被新技術研發帶走的部分現金流。

很多曾經是競爭對手的車企相繼提高合作水平,包括福特和大眾,寶馬和戴姆勒,通用汽車和本田。近期疫情帶來的銷售斷崖式下滑,也迫使這些企業進一步削減成本,而市場預測,傳統車企的削減成本可能將持續多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98 字。

轉載請註明: 懸在全球汽車行業頭上的一顆“巨雷”:高達1.1萬億美元的高額債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