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瞭望 | 面對封鎖後發國家如何突圍

由 童豔紅 釋出於 綜合

  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本質上屬於落後經濟形態對先進經濟形態的打擊,無論是工業革命成就還是自由貿易方式,法國都不如英國,因此法國最終失敗了

  為保持自身優勢地位,防止工業技術外洩,英國政府對民眾移居美國採取了大量限制措施

  蘇聯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國輸出資本、技術和尋找擺脫危機出路的需求,大量引進西方先進技術、人才和資金,在各主要工業部門建立了一大批骨幹企業,使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後發國家在追趕的時候,需要極力保持國內穩定,並且要找到一個取代先發國家原有道路的新體系

  文 | 漢弗萊

  在歷史上,先發優勢國家對後發國家的打壓並非個例,而是一種普遍行為。這種打壓主要發生在工業革命之後,主要區域在歐洲和美國。

  回顧400年來西方主導的近代史,可看到一個基本特點:後發國家一定是在先發優勢國家的技術封鎖和貿易封鎖中不斷崛起的。

  拿破崙的“大陸封鎖令”:一把雙刃劍

  英國與法國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對老冤家。

  自1066年諾曼征服之後,兩國就開始了漫長的衝突,其中還包括一場從1337年持續到1453年的戰爭,史稱“英法百年戰爭”。

  停戰後,英法之間的敵意並未消失。此後400年間,英法衝突從對領地的爭奪發展到歐洲爭霸,再發展到全球爭霸。這是西方強國之間的第一次全方位爭霸。

  從地緣上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英國在歐洲都是邊緣化的小國,法國則是歐洲大國。羅馬帝國覆滅後,法國就已成為歐洲最重要的國家,被認為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甩掉了羅馬帝國包袱的英國則“輕裝上陣”,開始了全球殖民。法國在歐洲大陸征戰之時,英國卻繞開歐洲邁向世界,因此法國陸軍力量遠勝英國,但海洋力量遠不如英國。

  從經濟基礎來看,英國於18世紀開展了圈地運動,這種極端痛苦的改革讓英國農民的勞動生產率得到極大提升。到18世紀末,英國農民的勞動生產率翻了一番。但是轉型比英國晚50年的法國,其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幅度不及英國。

  為阻止法國開展革命,阻止歐洲大陸出現一個強國,英國採取了兩個辦法。一是親自出馬,藉助戰爭阻止法國獲得海外殖民地。1744~1748年的喬治王之戰(英國阻止法國在北美獲得殖民地)和1756~1763年的印度之戰,都以英國獲勝告終。二是反覆祭出自己的傳家寶:大陸均勢戰略。為了徹底摧毀法國,1793年英國支援歐洲大陸形成了對抗法國的“反法同盟”。

  但法國在拿破崙崛起之後,通過幾次軍事勝利深刻改變了歐洲格局。他先是率領法軍於1805年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擊敗俄奧聯軍,又於1806年在耶拿-奧爾施塔特戰役中擊潰普魯士主力。這樣,在1806年底,法國幾乎成為歐洲大陸唯一的強權,拿破崙帝國步入鼎盛時期,周邊的義大利、荷蘭等國都逐漸受到法國的影響和控制。

  此後,擊敗英國,再次樹立法國的威信,就成了拿破崙的主要目標。

  實際上,早在1798年督政府時期,拿破崙就提出了打擊英國的三種方案:第一種是直接入侵英國本土;第二種是進行一次切斷英國和東印度之間貿易的東征,即遠征埃及;第三種方案的完整形式便是之後的大陸封鎖體系。然而,前兩種方案都是以制海權為基本前提的,在1806年特拉法加海戰中,法西聯合艦隊全軍覆沒,使得第一和第二種方案徹底失去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只能採取第三種方式。

  為達到困死英國的目的,拿破崙採取了一種全新的方式,那就是讓歐洲所有大陸國家全部支援對英封鎖。

  1806年11月,拿破崙在柏林頒佈了“大陸封鎖令”,宣告對英國工商業進行一場公開的、無情的戰爭。他宣佈,大不列顛諸島處於被封鎖狀態;凡與大不列顛諸島的一切通商以及一切通訊均禁止之;凡直接來自英國港口或英國殖民地的船舶,或曾經過英國及其殖民地的船舶,一概不準進入歐洲大陸的任何口岸。這個對法國、義大利、瑞士、荷蘭和萊茵同盟都具有約束力的諭旨,構成了拿破崙大陸封鎖政策的基本內容。

  為了繞開法國的封鎖,英國採取了兩個辦法:一是利用自己的海軍力量,在全球攻擊法國商船;二是採取走私的辦法向歐洲大陸出售貨物,哥德堡、直布羅陀、撒丁島、西西里島、馬耳他島都成為了英國的走私基地。

  1807年和1810年,法國又頒佈了《米蘭敕令》和《楓丹白露敕令》——凡在大陸發現的一切英國貨物,必須焚燬。

  大陸封鎖效果突出,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

  對英國而言,大陸封鎖讓英國經濟遭受了非常沉重的打擊。首先,歐洲大陸是英國貨物的主要銷售市場,封鎖導致英國出口劇減。其次,英國的糧食進口來自歐洲大陸,遭受封鎖令的英國國內糧食嚴重短缺,導致1810年英國出現嚴重饑荒,如果不是因為法國國內糧食需要傾銷被迫決定向英國銷售糧食,1811年拿破崙很有可能收穫一場對英國的巨大勝利。第三,大陸封鎖讓英國於1811年提前爆發了一場持續四年多的經濟危機。

  對法國而言,大陸封鎖確實保證了法國工業品免受英國商品的競爭,令整個歐洲大陸幾乎都變成法國工業的原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法國工業得到很大的發展。但大陸封鎖強調“法國高於一切”,讓歐洲各國接受不平等商務條約並承擔大陸封鎖帶來的絕大部分損失,沉重地打擊了其他國家的商業。同時,由於法國工業產品不論在價格上還是在品質上競爭力都比不上英國產品,歐洲大陸走私現象十分嚴重。為了讓歐洲大陸各國能聽從法國號令,拿破崙不得不反覆使用戰爭手段來維持這一體系,從而消耗了大量軍事和政治資源,最終結果是法國體系崩潰。

  1812年6月,拿破崙決定發動法俄戰爭,以武力征服俄國的方式強迫其參加大陸封鎖,進而達到迫使英國投降的目的。但法俄戰爭中法國落敗,意味著大陸封鎖正式失敗。

  大陸封鎖是人類進入近代史以來第一次國家對國家的經濟封鎖,目的是為了打擊對手,防止對手超越自己。應該說這一次打擊是“開創性”的,它開啟了國家防備追擊者的行為模式,也啟發了後來者。但這一次封鎖是不成熟的,它在本質上屬於落後經濟形態對先進經濟形態的打擊,無論是工業革命成就還是自由貿易方式,法國都不如英國,因此法國最終失敗了。

7月6日,行人走過英國倫敦滑鐵盧車站內提醒人們保持社交距離的提示牌  

  英國阻止技術外洩  美國千方百計吸引移民

  1793年獨立戰爭結束後,美國開始走工業化道路。當時美國非常落後、百廢待興,對於國家如何崛起,美國精英層的想法是,向歐洲學習。

  英國率先進行了農業革命,隨後馬上開始了工業革命,因此英國在18世紀中後期到19世紀上半葉是全世界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為保持自身優勢地位,防止工業技術外洩,英國政府對民眾移居美國採取了大量限制措施,比如限制航船所載移民數量,明確禁止工匠尤其是紡織業主和熟練工人移民美洲等。1803年,英國議會透過《旅客法》,進一步阻止工匠和產業工人移居美國。

  面對英國的限制,美國商會和製造業主千方百計地吸引英國工人,或派人到英國遊說,或在英國報紙上登載招聘廣告。

  美國人最垂涎英國的紡織技術,當年美國最想得到的工業皇冠是阿克萊特紡紗機。

  1789年,一個叫塞繆爾·斯萊特的英國紡紗人打扮成僱傭工人來到了美國。1793年,他憑藉自己超強的記憶力在美國成功複製了阿克萊特紡紗機,並開設了美國第一家全新的高技術紡織工廠。這也是美國工廠制度的開始。

  仿製英國新式紡紗機成功,打響美國工業革命的第一槍,使美國的棉紡織業進入一個新發展階段。

  從1820年到1940年,美國出現了長達120年的移民狂潮,3350萬移民從世界各地去了美國。其間1864年美國國會透過《鼓勵外來移民法》後,企業組團赴歐洲招聘熟練工人,時任國務卿西沃德向美國駐歐洲的外交官發出通告,要求他們把吸引歐洲移民作為一項最重要的外交任務。

  英國對美國的封鎖跟法國對英國的封鎖相比,力度明視訊記憶體在差距,主要原因是跟法國相比,美國對英國的吸引力相對較大。

  當時英國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普通人很難獲得發展機會。而美國沒有經歷教派之爭,也沒有經歷封建時代。沒有傳統的封建關係,意味著底層民眾的上升空間較大,因此歐洲大陸一些有抱負的平民(包括一些貴族)願意去美國。

  從某種意義上說,19世紀的美國是受封建勢力和封建觀念干擾最少的國家。在這種氛圍下,美國容易出現新生產體系,新工廠也容易建立。相比之下,在英國,生產各階段被劃分得一清二楚,規則非常嚴格,且保守思想對生產的束縛也制約了英國人改進體制。

  這種對比的結果就是人才源源不斷地湧入美國。1860年美國《第八屆人口調查》報告顯示,當年生活於美國的400萬移民中,機械師共47.7萬人、商人23.2萬人。

  移民也為美國帶來了海量資金。英格蘭的摩根家族、愛爾蘭的梅隆家族、德意志的羅比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法蘭西的杜邦家族都是例證。1839年美國共引進外資1.5億美元,1854年達到2.22億美元,1860年外資總額約4億美元。這在當時都是海量的外來資本。

  歐洲的科技封鎖與德國的自救

  普法戰爭結束後,大獲全勝的德意志帝國於1871年在巴黎凡爾賽宮宣告成立。歐洲大陸其他國家對此保持了高度警惕。雖然俾斯麥說,德意志帝國在歐洲或歐洲以外不再有任何領土要求,德國的政策僅僅是維持歐洲的原狀,但事實上德國卻懷著既讚賞又嫉妒的心情注視著英國的殖民成就,夢想有朝一日也像英國一樣開拓殖民地。德國的目標是非洲,希望在非洲建立“德國的印度”。

  1884年,俾斯麥食言了,德國入侵了納米比亞、坦尚尼亞、喀麥隆。歐洲大陸需要再一次尋求均勢。

  應該說,1840年之前,德國經濟同英法相比比較落後。但德國向英法學習,開啟了本國的改革之路。1850~1913年,德國國民生產總值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長。1913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比1850年增長了5倍。德國人口在1850年為3170萬,1914年已達到6770萬。1871年,德國的城市化率只有36%,1910年已達到60%。特別是農業,1900年德國生產穀物2350萬噸,自給率達到83%;同年英國的穀物自給率不到40%。20世紀初,德國的肉產品自給率為95%,而英國只有55%。

  1910年,德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排名已從1870年的第3位上升到第2位。英國則由1870年的第1位下降到1913年的第3位。

  德國的迅速崛起打破了長期以來以英法為霸主的國際經濟秩序,它們因此對德國充滿了敵意。

  1914年一戰之前,歐洲已被劃分為兩大陣營:同盟國由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協約國以英國、法國和俄國為主。

  一戰後,德國遭到了殘酷的肢解。為了徹底拆解德國,歐洲對它進行了科技封鎖:明確要求德國不得參加任何國際科技會議和協會,不得發表論文。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被迫展開了自救。

  1919年8月,德國透過《魏瑪憲法》以全方位振興國家,特別是在教育上,採取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

  首先,實施8年(6至14歲)義務教育,設立基礎學校,廢除為升中學做準備的貴族預備學校。

  其次,十分重視科技教育和學術研究,國內建立了各種型別的高等技術學校。德國大學逐漸恢復了它作為講授科學和研究學術的中心的地位。由於學術氛圍比較寬鬆,1920~1935年德國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的發展要比歐洲其他國家快得多。

  第三,德國設定了宗教教育和本土國民教育,雖然後來導致了軍國主義,但愛國主義讓德國內部極其團結,“藏技於民”的目標初步實現。

  這些也為後來德國再次崛起奠定了經濟和科技基礎。

  扼殺之下  蘇聯如何利用西方經濟危機

  十月革命之後,老歐洲對蘇聯極端敵視,為了扼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前者對後者進行了技術封鎖,導致其難以進行工業技術革新。

  但1929年爆發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為蘇聯工業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蘇聯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國輸出資本、技術和尋找擺脫危機出路的需求,大量引進西方先進技術、人才和資金,在各主要工業部門建立了一大批骨幹企業,使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1929年10月,蘇聯政府批准了70多個有關外國技術援助和技術諮詢的協議,其中美國佔55個,為蘇聯接受援助專案的78%。1930年執行的104個技術援助協議中,約有84個是和美國、德國公司簽訂的。1929至1945年間,蘇聯和外國公司之間約有200個技術援助協議在執行。可以說,上世紀30年代蘇聯幾乎所有的骨幹大型企業都是利用外國的先進技術武裝起來的。

  1944年6月,斯大林曾告訴美國人,在蘇聯約有2/3的大型企業是在美國的幫助或技術援助下建成的,其餘的1/3是在德國、法國、英國、瑞典、義大利、捷克、丹麥、芬蘭和日本的“幫助或技術援助下”建成的。

  蘇聯的三大鋼鐵廠——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庫茲涅茨鋼鐵廠和札波羅熱鋼鐵廠,都是美國援建的。其中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是以當時世界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美國鋼鐵公司的格里工廠——為模型設計的。還有20個原有的鋼鐵廠也在外國的幫助下進行了技術改造。蘇聯最大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引進美國技術裝置,僱用美國技術專家,於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爾基汽車廠是30年代初由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援建的新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是整套建於美國,再拆運至蘇聯的。

  蘇聯除在重工業方面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外,也在輕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領域大量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和裝置。例如,蘇聯的棉織品生產是在德國的援助下重整旗鼓的,並由美國大通銀行提供資金輸入美國原棉。後來,蘇聯產棉集中地區土爾克斯坦和外高加索的土地灌溉工程,曾得到擔任過巴拿馬運河建設顧問和美國農墾局局長的著名灌溉工程師戴維斯的幫助。戴維斯早在1913年就研究過灌溉中亞細亞“飢餓草原”卡拉甘荒地的可能性,並建議俄國當局進行更深入的勘測和設計工作。1929年6月,他被邀請到莫斯科並被告知,他的計劃已在進行。他留了下來,擔任蘇聯棉花總管理局的總顧問,負責中亞細亞灌溉計劃的整個工程。

  除了技術,蘇聯還引進了大量人才。1932年在蘇聯重工業部門工作的各種外國專家有6800人。200名德國人在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工作過。730名美國工程師和專家於不同時期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工作過。

  在機遇面前,蘇聯也制定了很多有效措施。比如,成立了外國諮詢中央局,專門負責裝置、技術和人才的引進工作;成立了阿姆托爾格公司,作為蘇聯在美國的常駐貿易機構,聯絡美國的公司、工廠組織談判;廣泛派出領導幹部和技術人員出國考察和學習,1929年1月至1930年6月的18個月中,就有1000多名蘇聯人進入美國。

  後發國家需建立完整的自我迴圈體系

  回顧上述歷史,可以總結出五個特點:

  第一,先發優勢國家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一定會強力打壓後發國家。

  第二,後發國家在技術升級的過程中,往往會誘發先發國家的打壓,從而形成國家競爭。

  第三,先發國家打壓後發國家,本身就意味著其在一定程度上已開始處於下風。

  第四,先發國家在防止後發國家追趕的時候,往往會遭遇一次或幾次危機。

  第五,後發國家在追趕的時候,需要極力保持國內穩定,並且要找到一個取代先發國家原有道路的新體系。

  同時,回顧過去,還可以看到,無論先發國家最終如何選擇,最後都會形成一個以意識形態為軸的“認同圈”。比如,英國在打壓法國後,又跟法國一起打壓德國;同樣,為一起打壓蘇聯,德國加入了英國和法國的陣營,隨後美國也加入其中。後發國家要想崛起,一定要建立一個完整的自我迴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