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取締茶葉稀土規範的問題你怎樣看?
4月14日,中國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釋出資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含量》(GB2761)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GB2762)解讀,其中規定,不再為包含茶葉在內的植物性食品設定稀土限量標準。 稀土標準曾長期困擾中國茶企,特別對烏龍茶企達26年。這次取消,有國際和國內的考量。從國際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等,都未對任何稀土元素予以標準,歐盟、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也沒有相關標準。從國內看,1991年出臺的食品稀士限量標準為中國茶葉外銷設定了壁壘,成為茶行業特別是烏龍茶企業發展的桎梏。經專家多年論證及實踐證明,我國整體茶葉中的稀土含量,處於人體日允許攝入稀土含量正常範圍內且偏低,日常飲用茶葉產品不會因為稀土含量而對人體造成損害。
狗芃和堃豬06-24 17:30
2贊
踩
這意味著困擾中國茶企,特別是烏龍茶企26年之久的“稀土超標”問題,最終在各方詳細論證和努力之下,得到圓滿解決,同時也向消費者傳遞了,可以放心購買國內合格茶葉產品,不用再為“稀土超標”這一偽命題而惶恐!
在此之前,稀土標準對中國茶葉造成了多年的困擾。從1991年6月原國家衛生部出臺的GB13107-1991《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衛生標準》,到2005年,GB2762-2005《食品中汙染物限量》繼續沿用相關標準,都曾把稀土指標作為茶葉質量的必要標準。在茶葉設定稀土限量標準的期間,國家相關部門發起了多起質量抽檢,多家茶企為此下架產品。一些購買者也為此起訴,法院認定超市違反食品安全法,應作出十倍賠償。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80年代,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曾有研究報告表明,人的日容許攝入稀土量為14mg~24mg。而2005年按衛生部實施的《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標準》,茶葉中稀土含量限額定為2.0mg/kg。這顯然是一個不切合生產實際和茶葉飲用實際的標準。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茶學專家陳宗懋為代表的茶界科研專家多年論證及實驗證明:我國整體茶葉中的稀土含量,處於人體日允許攝入稀土含量正常範圍內且偏低,因此日常飲用合格茶葉產品並不會因為稀土含量而對人體造成傷害。多位專家對此持懷疑,“國際上並沒有關於食品中稀土標準的限定,中國絕無僅有。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等,都未對任何稀土元素予以評價。歐盟、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也沒有相關標準。”
此次茶葉稀土限量標準的取消,意味著消除了中國茶葉外銷壁壘,更正了茶企多年遭受的不公,特別是對我國烏龍茶企業的意義更為重大,消除了烏龍茶頭上因為過去不合理的稀土限量標準而成為躺槍產品。
市場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嚴格的監督抽檢是茶葉質量安全的有力保障,但要實現消費者真正追求的茶葉質量安全目標,還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不僅要在源頭上把好關、在過程中監管,更要多管齊下,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