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王建軍:一個管“閒事”管出的全國模範調解員

由 沈建伏 釋出於 綜合

  邢臺8月22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 劉哲)“我啊,就是‘愛管閒事',沒想到管著管著就成了人民調解員,管了八年‘閒事’,居然成了受國家司法部嘉獎的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王建軍邊說,臉上邊露出憨憨的笑容。

  今年四十九歲的王建軍衣著樸素,留著精神的平頭,臉上掛著和善的笑容。八年前,自他成為邢臺經濟開發區東汪鎮前晉祠村人民調解員後,就多了項特別的愛好――“愛管閒事”。不過誰也沒想到,王建軍堅持管了八年“閒事”,卻成了受國家司法部嘉獎的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

  王建軍(右二)在向村民講解國家政策法規。 李院紅 攝

  成為人民調解員之前,王建軍常年在前晉祠村轄區內的邢東市場經商,在商戶和鄉親們間口碑都非常好。考慮到他人緣方面的優勢,又對其人品信得過,2009年,前晉祠村黨支部書記力邀王建軍到村人民調解委員會當調解員。經過一番斟酌,王建軍欣然就職。

  有了“人民調解員”的身份,王建軍對村裡的事情,比以前更熱心、更操心。路遇沒有找到他調解的糾紛,他都會主動出手管一管。

  剛當上調解員時,他從前晉祠村轄區內的邢東市場門口經過,發現有三輛汽車將一個攤位堵得嚴嚴實實。上前一打聽,王建軍得知是兩名商販為了爭攤位,最終鬧出了這樣的動靜。他聽後二話不說,直接找到兩名當事人,併為其中一人協調到一個滿意的攤位。兩人間對峙僵持了三天的矛盾,被他在半小時內化解了。

  平時在轄區內,王建軍見到因為事故產生糾紛的車主、因為瑣事吵架的村民,都會主動上前去勸一勸,做個“和事佬”。幾年下來,鄉親們都知道他愛管閒事,而且管得公正、管得在理。

  “別人調解糾紛,也許為了落個人情、得點好處,可建軍這些年,還經常賠著錢去化解矛盾。”村民張志東說。

  有一年,一名村民在邢東市場上買了塊手錶,但是在修理錶鏈後又覺得不中意,趕回攤位想要退貨。但攤主稱修理過錶鏈的手錶,退貨必須扣掉20元“磨損費”。兩人就此爭執不下,找到王建軍調解糾紛。王建軍趕到後,自掏腰包墊付了那20元“磨損費”。事後,雙方都對調解非常滿意,卻不知王建軍為了化干戈為玉帛,自己還賠了錢。

  “有一次,村內進行衛生掃除,要求一戶村民移除擺在路上的木材。這戶村民雖然照辦了,但為了趕時間,還租了車、掏了錢,心裡很有怨言。建軍上門調解時,掏出自己的200元錢塞給對方,說是村裡對你們家的補償,令這戶人家又感動又不好意思。從那之後,村裡再有什麼活動,這戶村民都會積極配合。”村民張玉成說。

  “當人民調解員的工資,我都花在平時工作的交通費、食宿費上了,幾乎剩不下什麼錢來。”王建軍說,愛人和家人也時常埋怨他,說他從來顧不上家裡的“正事”,老是忙外邊的“閒事”。

  八年來,王建軍親自參與調解的糾紛達三百餘起,其中涉及人員受傷、財物被損的嚴重糾紛,達五十起以上。由他經辦的調解案件,化解率幾乎達到100%。2014年,王建軍當選為前晉祠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2017年8月,受到國家司法部表彰,獲評為“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全國獲此榮譽的,僅有995人。

  “我選擇當人民調解員啥也不圖,就是想幫鄉親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看到鄉親們能夠把話說開、把矛盾擱下,我就感覺很高興、很充實。只要我有精力,我就會把調解工作堅持做下去。”王建軍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