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高的兒子今年十八歲了,正處在被人們所熟知的"青春叛逆期",動不動就跟小高鬧脾氣,昨晚上還把家裡的電視給砸了,理由就是小高催他早點睡覺,要沒收他手機。
我不禁細想,現在孩子所接觸的環境和思想都與兒時的我們不同了,如果繼續按照傳統的教育經驗真的是捉摸不透孩子的想法了。
孩子處在青春期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行為?
1、 暴躁、脾氣大,情緒不穩定。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易怒脾氣大,做事情往往不考慮後果,容易把旺盛的精力傾瀉在朝夕相處的父母身上。認為父母是不可能離開自己,發脾氣就更加肆無忌憚,嚴重阻礙了親子間的有效溝通。
2、 追求自我,渴望像大人一樣自由。青春期的孩子是個追求自我的冒險家,認為父母的觀念陳舊了,不再適用於自己的身上,也不願意被父母定下的條條框框束縛住,追求自我,時尚新潮的個性又與父母格格不入,父母總是阻撓,想把一切不順從的事情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3、 叛逆,不服從管教。與此同時,家庭中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相差異的教育執行理念,勢必導致雙方的爭鬥爆發。孩子會變得不服管教,公然挑戰父母,以自我為中心看不到父母是為自己好;就算明知道父母是對的,孩子也不願意承認,因為在自己的心理,我也是對的,憑什麼我要聽你的。
種種與家庭教育相悖的行為,從側面反應出了當代父母教育理念的缺失,沒有用好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時也體現了現代社會的多樣性和浮躁性,孩子處於這樣的環境背景之下,久而久之也會出現許多的問題。
孩子的叛逆行為會造成什麼不良影響?
1、 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暴躁易怒的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既傷害自己,又損害他人,會使得周圍人遠離自己,受到大眾群體的排擠。儘管周圍人覺得孩子太狂妄了,但實則孩子是發自內心的自卑。
2、 孩子遇事總逃避。孩子總是跟家長對著幹,不論對錯,總覺得"我長大了,我能行,我也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事實上,真正的遇到事情總是父母在擦屁股,孩子出來不敢正面對待問題,不敢正視自己的錯誤。久而久之,孩子在未來的工作上也同樣有著逃避的思想。
3、不良的親子關係成為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長期錯誤的相處方式,使得親子之間工作、學習愈發的不順,父母喜歡打壓命令式的教育孩子,孩子就喜歡忤逆違背父母的管教,而和諧的親子關係一定是雙方可溝通,可以靜下心來面對面交談的那種場景。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誰都不想把孩子放到自己的對立面,不僅自己為此心力交瘁,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所以,我們要採用正確的方法來維繫跟孩子之間的感情。
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與這階段孩子的關係?
首先,拒絕嚴詞厲色,要溫柔以待。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是敏感脆弱的,且不說對錯,站在孩子的角度父母也應該考慮到,孩子也有自我評判的標準,出現問題了做父母的就應該去了解孩子此刻的感受,避免言語中的二次傷害,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影響。
其次,正確的引導和溝通,多以解決方案為主導展開討論。家長採取的教育方法,直接決定了與孩子今後的關係,應當注重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的交流,可以輕柔地拍拍孩子肩膀說:沒事兒,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現在要想辦法去彌補自己犯下的錯,將來該怎麼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此舉措對於孩子來說是充滿愛意的,孩子也會覺得父母是自己堅強的後盾,由衷感謝父母的傾聽與開導,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自己。
最後,給孩子足夠的理解和尊重。"事出反常必有妖",雖然青春期的孩子個性張揚,無畏無懼,但這就是那個年齡應有的特質,作為父母的也應該多一些鼓勵,多一份理解,誰都經歷過這樣的時期,有教無類,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其實,青春期並沒有所說的那麼"危險",相反的,這是加強了父母與孩子的深度交流,傾聽到了孩子內心的訴求,父母也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孩子的人格塑造和思想形成基本上就是處在青春期這一階段,家長要正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