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
眾所周知,任何體育專案想做出點成績,都需要天賦和訓練。
但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若是自認為沒什麼天賦,又懶得鍛鍊,還想比肩甚至超過職業選手,那不如學學前NASA工程師Mark Rober
開外掛搞運動。
就比如保齡球,不管是職業選手還是普通玩家,拿起球都要找角度調力度,甚至有時候還要賭一手運氣,期待一次能把十個球瓶全部打倒。
Mark就不一樣了,他隨便一扔,保齡球就開始蛇皮走位,想打倒多少個球瓶都不在話下。
要說他是技巧有多好,肯定沒人信,但在看過他如何改裝的保齡球,我發現還真是不誰都能模仿。
首先,將保齡球切開再掏空,只留下一對殼子:
然後做一個搖擺裝置:
將其安裝進保齡球之後,下面的鐘擺就會根據訊號向左或向右移動,從而改變球的重心。
而具體訊號,是從Mark背上貼的感測器傳出:
人的身體一擺動,球也就會跟著一起擺動:
最後,只要練好如何操控球,哪怕球扔的歪到偏離軌道,也能調整回來:
一旁湊熱鬧的小朋友,也上手極快:
但凡動作幅度大一點,還能讓不知情的路人懷疑自己進的是保齡球場,還是舞場:可能,這才是保齡球這項運動的正確開啟方式?
除了遙控作弊保齡球,Mark還將飛鏢改裝成了
100%命中靶心飛鏢。
和普通飛鏢盤不同,從背後這些線路裝置就能看出它不一般。
至於100%命中是如何做到的,還是要從飛鏢本身說起。
雖然這飛鏢看似普通,但其實上面已經安裝了很多小型的反射器:
這些反射器的作用,就是為了幫助房間角落的運動跟蹤攝像機,預測飛鏢的飛行軌跡:
被記錄下來的飛行軌跡會被傳輸到電腦上,進而控制飛鏢盤。
在飛鏢盤背後的玻璃板上,安有滑軌、線和電機:
只要接收到訊號,飛鏢盤就會自己向預計的飛行軌跡落點處移動:
這樣一套流程走下來,才能達到100%命中的效果:
基本上用了這一套飛鏢裝備,想不中靶心都難。
不僅跳起來扔飛鏢,能中:
猛然回頭,可能連靶心在哪都還沒看清,照樣能中:
就連蒙著眼睛瞎扔,也是同樣的結果:
看這些體驗者高興的樣子,真是開掛的樂趣,誰開誰知道。
然而,Mark老哥最驚人的開掛嘗試,還要數:
火箭助推高爾夫。
高爾夫職業選手的平均揮杆速度是110英里/小時,揮得越快球就打得越遠,越容易打出好成績。
而Mark為了讓自己的揮杆速度超越這個數值,乾脆設計出一款史上最硬核高爾夫球杆,自稱每次揮杆能達到150英里/小時。
沒錯,就是這根自帶噴射火箭的神奇球杆,既能打碎玻璃:
也能敲爛西瓜:
重點是這球杆還是全自動的,不用自己費力揮杆:
職業選手看了,估計都會忍不住吐槽:我這些年白練了?
至於這根球杆具體是怎麼做的,首先肯定要做個大致的樣子,Mark在這裡使用CAD進行建模:
之後切割金屬,一頓組裝,完成了這個火箭助推高爾夫的雛形:
緊接著再透過3D列印技術,製作出可以容納兩根火箭助推器的外殼:
球杆的部分也有所改良,為了防止速度太快把球杆甩斷,Mark換上了更為結實的金屬作為球杆:
同時,Mark還專門製作了一個發球小工具。
因為火箭助推器這種裝備就像啟動汽車發動機一樣,並不能一開始就瞬間達到最高速度,所以這個發球工具的作用,就是等待球杆轉到最高速度後,再把球頂出來,讓球杆擊打:
到這裡,準備工作差不多做完,也該到戶外的場地試試水了。
剛開始的戶外實驗,Mark只填充了一根火箭助推器,表現看似不錯,球杆徹底展示出了自己的飛天夢:
既然一切順利,那就繼續加速,將兩根火箭助推器都填充進去:
但不安不要緊,一安又出現了新問題:球杆直接給飛出去了。
這個問題出在了球杆與機器裝置的連線處,問題不大,Mark重新加固一番就能夠徹底解決:
最後,再經歷種種改造,這根球杆終於順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高爾夫球像炮彈一樣飛了出去:
慢動作仔細品一品,這哪裡還算是高爾夫球杆,簡直可以稱為行星發動機了……
如此看來,我似乎也想到了最合適這根球杆的主人,畢竟他曾直言:希望用火箭把記者們送上天,換來幾分清淨。
(文中部分圖片素材來源自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玩具、書籍、科技產品,猛戳左下角「瞭解更多」有趣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