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區守堤人:成排“掃雷”防範隱性風險

中新社益陽8月1日電 題:洞庭湖區守堤人:成排“掃雷”防範隱性風險

作者 王昊昊 付敬懿

在洞庭湖區藕池河烏嘴鄉段寬約10米的河堤斜坡上,10餘名守堤人排成一排,各拿一根長竹竿在草叢中緩慢前進“掃雷”。

他們的目標是當地隨機投放的查險標識物——一個用細鋼絲穿過的橘黃色乒乓球。

這是湖南益陽南縣為築牢防汛大堤而想出的新招。南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每天會隨機選擇鄉鎮,於凌晨將查險標識物按平均每公里一個的標準,隨機佈置在大堤禁腳150米範圍內的抗旱溝、旱改水田等險情易發高發區,防汛人員需在規定時間內找到規定數量的查險標識物,藉此克服疲倦鬆懈思想。

7月以來,受長江來水等影響,洞庭湖水位逐日攀升,其標誌性水文站城陵磯站的水位一度超過保證水位0.15米,是該站本世紀以來第二高水位。截至8月1日13時,環洞庭湖區仍有16站超警。其中,洞庭湖南縣(羅文窖)水文站超警戒水位0.56米。

記者在南縣境內的藕池河沿岸看到,尚未完全退去的洪水淹沒了岸邊樹木的大部分樹冠,沿岸的部分廢棄房屋不同程度被淹,眾多防汛人員在大堤上來回查險巡邏。

“目前防汛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守住大堤,洪水長時間浸泡河堤,要防止河堤滑坡等隱性風險。”南縣政協委員、浪拔湖鎮防汛抗旱指揮所副指揮長尹伏秋介紹,一個鄉鎮就有上千名防汛人員,時間一長難免會有人磨洋工,甚至釀成大錯。尋找查險標識物就是南縣政府為激發防汛人員積極性出臺的創新舉措。黃球佔總數60%以下的鄉鎮會通報批評甚至被問責,超過70%的鄉鎮則給予0.5至2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黃球要在每晚8點前找出來,31日我們的發現率是80%,得到的獎勵會用來改善守堤人的伙食及工作條件,找到球的個人也會拿到300元的獎勵。”南縣烏嘴鄉防汛抗旱指揮所副指揮長劉卓介紹,該鄉有8個防汛中隊、1000餘人守堤,約八成是當地村民。“我們守堤不是為了獎勵,也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守護家園。”

今年57歲的王臘光是南縣烏嘴鄉窯嘴村防汛中隊中隊長,也是一名老守堤人,從7月初至今已在大堤上守了近一個月。

“以前守堤條件艱苦,大家累了就睡在草地上;現在條件改善了,政府搭了守堤棚,配備了電風扇、蚊紗等物資,守堤方式也更科學,清淤工具實現了機械化。”王臘光說,守堤最累的是中午和半夜,中午怕熱,半夜容易困,一打瞌睡他們就輪流巡邏提神。

“往年防汛都靠留守在家的‘386199部隊’(指婦女、兒童和老人),今年大堤上除公職人員外,還出現了不少大學生等新面孔。”尹伏秋介紹,他們中有因新冠肺炎疫情未返校的大學生,也有剛參加完高考的“00”後等。

“願洪水早日退去,家園長久安寧。”尹伏秋說,今年防汛期預計要有40天,比往年多出10余天。洪水不退,他們不會離開大堤。(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29 字。

轉載請註明: 洞庭湖區守堤人:成排“掃雷”防範隱性風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