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中國“大件物流老大”的德邦,日子有點難過。
4月的最後一天,德邦股份公佈了其2019年的業績。年報顯示,德邦股份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59.22億元,同比增長12.58%;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24億元,同比下滑-53.82%。
僅從財務表現來說,上市不久的德邦股份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頓之中。
德邦股份,全稱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於2009年8月6日在上海成立,實際控制人為崔維星,2018年1月成功登陸上交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德邦基本實現了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全覆蓋,鄉鎮覆蓋率高達 94%。
德邦以大件快運起家,號稱中國“零擔物流老大”。一直致力於為中小企業提供高品質的公路快運與快遞服務,主要產品包括快運及快遞業務。
在頭部快遞服務企業當中,德邦是與順豐控股一樣,為數不多采用直營模式的快遞服務企業。如今看來,同為直營模式的順豐已經成為A股首個營業收入破千億的快遞服務企業。而誕生於2009年的德邦卻總給外界透傳遞出一種“掉隊”的感覺。
轉型快遞,但能力跟不上野心
2018年對德邦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2018年1月16日,德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機板掛牌,成為中國首家透過IPO 登陸A股的快遞服務企業;2018年7月2日,德邦在水立方召開戰略釋出會,宣佈將品牌名稱由“德邦物流”更改為“德邦快遞”,全面發力大件快遞業務。
從時間線上,2019年是德邦轉型的第二年。但從業績的表現來看,德邦的轉型之路並不順利。
德邦表示,2019年公司淨利潤及利潤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係為提升戰略業務大件快遞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在運輸、分揀、末端派送等環節加大資源投入,故營運成本增幅大於營業收入增幅。
資料顯示,2019年德邦擁有網點28725個,其中直營網點數量6238、合夥人網點數量2535。
據財報披露,截至2019年12月31日,德邦新增自有車輛2105輛,疊加2018年已經擁有的運輸車輛,2019年德邦現存車輛12980輛。即便如此,德邦的運輸成本中依舊包括著外請運力的費用。
德邦運力採購的費用可以透過應付賬款體現出來,德邦的應付賬款主要分為運力採購及貨款、裝修工程款及裝置款三大部分,其中運力採購及貨款從2017年至2019年佔比均超過77%,且2018年及2019年同比增長均超過54%。
2019年的年報中德邦並未披露其運力採購佔比,但在2019年半年報中,德邦披露其外請運力佔比高達69%。
外購的運力,很難保證其“認同並遵守”德邦的服務理念及服務質量。據天眼查顯示,目前德邦所涉及的法律訴訟多達224條,其中,僅有31起是勞務合同糾紛;剩餘193起案件中,有90起運輸合同糾紛,28起公路運輸合同糾紛及11起合同糾紛。
此外,目前的德邦已基本實現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全覆蓋,鄉鎮覆蓋率高達 94%。在如此高的業務覆蓋率下,德邦需依賴運力採購才能完成其承接的業務量。從運力上說,德邦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其野心。
快遞合夥人?是直營還是加盟?
典型的直營模式,就是如同順豐一樣,資產都是自有的,對業務的各個環節擁有絕對的控制。但德邦定義下的“直營”卻是直營和事業合夥人的模式。
2015年8月,為更加有效地覆蓋業務區域,實現運輸網路的廣泛延伸,德邦正式啟動了事業合夥人計劃。針對網路覆蓋相對薄弱的地區,德邦邀請具備物流配送能力的個人或商戶作為快運或快遞業務的事業合夥人,透過與公司直營網點良性互補與共同合作,實現共同成長。
德邦的事業合夥人制度,雖是合夥人,卻又透露出一股加盟制的味道。有意思的是,德邦一直表示堅持直營模式。但這種直營疊加事業合夥人的模式,更像是吸收了直營和加盟模式兩者特色的產物。
此外,直營模式的一大特色就是重資產,如同順豐一樣“能買就買”,相比之下的德邦並不是。
德邦在其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在業務快速發展階段,為加快資金運轉效率,公司全部營業網點及分撥中心採取租賃形式取得而並非自有。
既是租賃,德邦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租賃合同到期、房租漲價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德邦在網點覆蓋率方面,2019年的鄉鎮覆蓋率雖然高達94%,但相較於2018年的95.2%有所下滑。
德邦“含糊”的直營模式,亦給其口碑帶來了衝擊。據國家郵政局釋出的《2019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通報》顯示,在被調查10家全網型快遞服務品牌中,德邦快遞排在第9位。
物流、快遞二選一?
2019年12月26日,德邦在廣東佛山舉辦的釋出會上表示將推出一套升級版傢俱物流解決方案,為提升使用者體驗,德邦快遞從倉儲到末端配送,推出一系列措施。然而,措施的背後德邦瞄準的是傢俱物流市場。
正如德邦物流改名德邦快遞一樣,德邦想做的是將大件物流快遞化。改名之後的德邦,亦開始在快遞業務發力。
業務量方面,2017年至2019年,德邦快遞業務分別完成2.73億票、4.47億票、5.2億票。值得注意的是,據2017年及2018年財報披露,德邦分別完成業務量3.13億票及4.83億票,也就是說,快遞業務量在公司總業務量中佔比超80%。
從業務量的絕對值來看,德邦在快遞業務戰績喜人。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及2018年德邦快遞業務量分別以69.41%及63.87%的速度增長,但在2019年快遞業務同比增長僅為28.86%,增長速度大幅下滑。
收入方面,快遞業務的營收佔比已超越其深耕多年的快運業。資料顯示,2019年德邦快遞業務創造營業收入146.67億元,同比增長28.69%;快運業務創造營業收入107.46億元,同比下滑4.11%。
無論從業務量資料還是造血表現,2019年,德邦的快遞業務增長明顯乏力,其傳統的快運業務也開始呈現下滑態勢。
事實上,將大件物流快遞化,二者可以齊頭並進、相互扶持,德邦在大件物流領域的優勢和經驗可以在快遞化的過程中發揮效用。而目前的德邦,在加足馬力衝刺快遞業務的同時,更像是“拋棄”了其深耕多年的大件物流,沒有發揮其原本就具有的優勢,在轉型的關口做了一道非此即彼的單項選擇。
據虎嗅報道,2018年德邦在水立方釋出會中亦宣佈,“未來三年,德邦將每年投入35億元,用於構建大件快遞的整個運營配送體系,打造大件快遞的核心競爭力,給電商賦能。”照此計算,三年累計下來,一共要投入105億用於快遞業務的市場爭奪。而截至30日上午收盤,德邦市值僅為92.93億元。
現金流方面,德邦2019年經營活動實現現金淨流量僅為6.596億元,相較於2018年的15.87億元大幅減少。
既然自有不足,便只能靠外力彌補。2019年德邦為籌集資金所產生的本金償還、利息支出等活動的現金流出34.32億元,已超出其吸收投資、取得借款等籌資活動帶來的32.11億元現金流入。而貨幣資金方面,截至2019年德邦賬面貨幣資金13.17億元,略大於其短期借款11.62億元。
整體而言,德邦的資金鍊並不富裕。2019年是德邦105億元三年計劃的第一年,無論成果如何,德邦都在為未來鋪路、買單,但鑑於其造血能力,是否能如願以償,還存在很多懸念。
此外,受2020年春節期間突入起來的疫情衝擊,德邦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92 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0.43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