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科技會議暖風吹,數字貨幣概念股“聞風動”七成飄紅
免責宣告: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證券日報
來源:證券日報·金融1號院
作者:邢萌、餘俊毅
5月18日,人民銀行2020年科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2019年以來科技工作成果,深入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與挑戰,並就2020年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會議指出,加強科技支撐,深入開展“數字央行”建設,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金融監管能力;加強金融業網路安全和資訊化統籌指導,推動落實金融領域密碼應用與創新發展,築牢金融網路安全屏障等。
今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滬指逼近2900點整數關口,深成指與創業板指漲幅超過1%。兩市合計成交6415億元,行業板塊多數收漲。其中,數字貨幣、區塊鏈概念股大面積飄紅,超七成股票當日上漲。
數字貨幣概念股超70%飄紅,上個月頻掀漲停潮5月19日,A股市場聞風而動,數字貨幣、區塊鏈概念股表現強勢。
“金融1號院”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統計,截至收盤,數字貨幣指數收於1013.56點,上漲1.67%。31只數字貨幣概念股中有23只上漲,佔比74.19%,其中崑崙萬維、中裝建設分別以7.25%、5.45%的漲幅居前;區塊鏈指數收於883.26點,漲幅為1.14%。205只區塊鏈概念股中上漲的近160只,佔比78.05%,恆生電子、通策醫療當日漲幅均超過4%。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央行數字貨幣腳步臨近,數字貨幣概念股極受投資者追捧。受央行利好訊息影響,短短一個多月裡已掀起數輪漲停潮。
4月7日,數字貨幣概念股全線飄紅,板塊整體漲幅更是高達7.21%。截至當日收盤時,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數字貨幣指數為945.33點,漲幅達7.21%。具體來看,32只數字貨幣概念股中,奧馬電器、美盛文化、海聯金匯等16只漲停,其餘個股也全線飄紅。業內普遍認為,此次漲停潮與此前一個工作日央行數字貨幣利好訊息密切相關。4月3日,央行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要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等。
4月16日,數字貨幣概念板塊再度掀起半數個股漲停潮!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截至收盤,數字貨幣指數大漲6.97%至1012.19點。32只個股集體飄紅,金冠股份、匯金股份、眾應互聯、廣電運通等15只個股漲停,彼時,數字貨幣概念的爆發主要源於近日來央行數字貨幣的利好訊息。
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將帶來多重利好,保持技術領先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金融科技的應用技術和監管技術升級進步。
新時代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數字貨幣有助於打擊詐騙、腐敗、反洗錢、偷稅漏稅、恐怖組織融資等違法犯罪行為;可以提高金融監管效率,彌補金融監管制度的空白,使得宏觀慎重監管更好的發揮作用;同時,數字貨幣將會提高監管的透明度。“同時數字貨幣可能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利好,包括大銀行帶動數字貨幣和錢包的推廣,客戶黏性被提高;其次數字貨幣減少了紙質貨幣在流動過程中的成本,提高了銀行的運營效率;同時負利率的數字貨幣推動商業銀行淨息差的提升;拓展商業銀行業務,促進銀行業發展;最後商業銀行可藉助數字銀行進行資訊化系統改造。”
中泰證券認為,保持在數字貨幣技術上的領先是央行目前的主要目標,大規模應用還比較遠。央行會積極開展數字貨幣的技術研發及測試,在技術能力和推進進度上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國盛證券表示,隨著央行數字貨幣專案的推進,勢必需要新的風險管理機制,金融科技將央行數字貨幣的功能使用和監管兩個層面共同發揮作用。
央行深入開展“數字央行”建設,一年來多次點名“金融科技”人民銀行2020年科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既檢驗了“十三五”期間金融業科技發展成效,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金融數字化轉型更為迫切,金融網路安全形勢更為嚴峻,金融業科技治理任重道遠。要客觀分析新形勢和新挑戰,積極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金融1號院”表示,“今年新冠病毒爆發以來,疫情影響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這或許將會深刻的改變公眾思維觀念和行為模式,同時也有望加快銀行業務結構和服務模式變遷。從近年來看,我國的銀行業堅持以金融科技為引領,將產品和服務從電子化到線上化甚至是向智慧化演進。”
會議要求,要加強科技支撐,深入開展“數字央行”建設,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金融監管能力;加強金融業網路安全和資訊化統籌指導,推動落實金融領域密碼應用與創新發展,築牢金融網路安全屏障;推動金融科技高質量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進LEI應用,最佳化標準供給,提升金融標準治理水平;突出黨建引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科技幹部隊伍。
事實上,一年來央行多次強調發展金融科技,尤其在金融科技三年發展規劃出臺後,金融科技被提及的更為頻繁,金融科技頂層設計脈絡也愈加清晰。2019年8月,央行正式披露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隨著這個領域有了頂層設計的第一份科學、全面的三年發展規劃,相關政策也緊密出臺,開啟了金融科技行駛的列車。
2019年10月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央行釋出了《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目錄(第一批)》和《金融科技產品認證規則》,公佈了11款首批被納入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目錄的產品和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的基本認證模式,對於金融產品的定義給出了答案。緊接著12月5日,央行宣佈推出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北京率先開展,中國版“監管沙箱”正式啟動。
在去年12月30日,央行召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會議上央行強調了2020年要堅持發展與監管“兩手抓”,持續推動金融科技行穩致遠。同時會議研究部署了2020年六項金融科技重點工作。包括“跟蹤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實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數字化轉型,進一步發揮技術、資料等生產要素的重要作用,助力紓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2020年進入了金融科技三年發展規劃的第二年,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年。5月13日,央行的金融科技委員會2020年第1次會議上重點提到關於金融科技標準、金融科技發展指標體系及動態監管等重要工作。會議提到,要充分發揮央行系統內外部力量深入開展金融科技研究,加強研究成果與監管、應用、標準等工作的銜接,為金融科技監管提供理論基礎,為政策制度出臺提供科學依據,為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隨著央行等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科技持續有力的政策引導,越來越多傳統的金融機構轉向金融科技“要業績”,成為其提質增效的一大助力,不過金融科技發展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首當其衝的則是人才尤其是高階複合型人才缺乏。
當前的金融科技的發展對金融行業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對“金融1號院”表示,在國內市場上,高階人才將成為銀行發展的關鍵。但由於金融科技的發展時間相對比較短,供給緊張是高階人才市場面臨的一大特點,尤其是在金融科技人才總體存在缺口的情況下,尤其缺乏具備創新精神的金融科技領軍人才,“一將難求”局面時常出現。
王軍進一步說道,相對國內,歐美等發達國家金融科技發展時間比較長,人才市場相對也更成熟,所以從海外引進金融科技人才或許會成為一條行之有效的渠道,取得金融科技競爭優勢的關鍵,在於對通曉管理能力、業務模式、資訊科技的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技術與業務人才的融合發展,傳統銀行組織限制被打破,適應金融科技發展的高效人才交流機制的建立就變得很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