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美國獨角獸隕落:估值縮水超過3000億,創始人被踢出局

2020年5月18日,軟銀釋出了2019財年(截至3月31日)業績報告,集團創下了破紀錄的1.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20億元)經營虧損。與此同時,阿里創始人馬雲宣佈退出軟銀董事會,這也是半年內第二位離開的孫正義老戰友,去年年底,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已選擇退出。

不出所料,2019財年軟銀虧損源於押注的多家科技公司價值暴跌,其中就包括網約車Uber、共享辦公WeWork、印度OYO酒店等。今年以來,這些公司更是備受打擊,像WeWork的估值已降至29億美元。

從最高的470億美元跌入谷底,這隻獨角獸的估值縮水了94%(4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00億元)。從瘋狂擴張,到上市折戟、CEO亞當·諾依曼被掃地出門,再到不斷裁員、與軟銀反目,公司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

又一個美國獨角獸隕落:估值縮水超過3000億,創始人被踢出局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已有十年的WeWork,主要為企業家、自由職業者、小型企業及大公司員工,提供共享辦公的空間,在全球29個國家111個城市有528處經營地點。

08年的時候,來自以色列的年輕人諾依曼,在紐約經營一家嬰兒服裝企業。為了節省開支,他決定對辦公室進行分隔,將其中一部分轉租出去。這一舉動引起了旁人的注意。同在一棟樓辦公的米格爾·麥凱維決定加入進來,共同把想法變成一門生意。

兩人成功說服房東後,便成立了綠桌公司(Green Desk),將原來的物業重新分隔,然後出租。當時有大批失業人員紛紛轉向自僱傭,對於廉價的辦公場所需求十分迫切。正是抓住這一機遇,公司迅速發展。

十年前,諾依曼和麥凱維決定另立門戶,創辦了WeWork。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新開了四個辦公空間,並得到標杆資本(參與過推特、Uber的投資)青睞。得益於此,公司快速發展,並開始向海外市場進軍。

又一個美國獨角獸隕落:估值縮水超過3000億,創始人被踢出局

三年前,諾依曼第一次見到孫正義,兩人進行了一番簡短交談。孫正義在聽完介紹後,隨即決定投資44億美元,並叮囑說:“還不夠瘋狂,我要你把它做大100倍。”

WeWork確實不負眾望,在資金的助推下瘋狂擴張。公司估值一度高達470億美元,坐上了美國估值最高創企的交椅。孫正義大為讚賞,稱之為下一個阿里。其業績也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從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從4.36億美元增長至18.21億美元,每年同比增長100%以上。去年上半年營收達到15.35億美元,增速依然不減。

又一個美國獨角獸隕落:估值縮水超過3000億,創始人被踢出局

然而這一切,隨著上市檔案逐步公佈,瞬間化為泡影。鉅額虧損、管理無序等問題的曝光,更是引發各界譁然。前年,這家企業虧掉了19.27億美元。去年上半年虧損更是高達9.04億美元,同比增長25%。

至於管理無序,與諾依曼的作為有很大關聯。他曾揮霍公司6000萬美元購買私人飛機、利用公司品牌進行牟利、在管理上任人唯親。以至於孫正義曾以近乎謝罪的姿態坦承:自己的決策出現重大失誤,對於諾依曼“過分放大了他的優點,而對他的缺點視而不見。”

更重要的是,WeWork的“燒錢”模式備受質疑。儘管用許多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科技手段來包裝,但本質上依然是商業地產租賃業務。簡單來說就是“二房東”,將商用物業透過長租的方式承攬下來,再短租給客戶。

又一個美國獨角獸隕落:估值縮水超過3000億,創始人被踢出局

在WeWork身上,軟銀已經投入了100多億美元。此前他們曾承諾追加30億美元投資,但最終反悔了。這對於WeWork來說,境況正日益變得慘淡。未來將何去何去,還有待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58 字。

轉載請註明: 又一個美國獨角獸隕落:估值縮水超過3000億,創始人被踢出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