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香港本地23天“零確診”斷纜 專家稱偶發式現象屬預期之內
中新社香港5月13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經歷連續23天本地“零確診”、距離28天的“疫情參考指標線”僅剩5天之際,13日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通報,新增2宗本地確診個案。同日,有香港醫學專家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指出,本地個案再度出現屬偶發式現象,是預期之內且無法完全避免,只需做好追蹤、及早隔離,情況仍然可控。
13日,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通報,新增3宗確診個案,當中2宗為本地個案,涉及一名66歲家庭主婦(第1049宗)及其5歲的孫女(第1050宗)。香港連續23天保持本地“零確診”的紀錄終結。
對此,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指出,疫情有很多變化,比如零星個案和社群暴發出現,亦以近日韓國首爾梨泰院出現夜店大型群組暴發為例,坦言這些情況不可能完全避免。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樑子超表示贊同,他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新增本地個案屬偶發式情況,出現隱性傳播屬預期之內。具體而言,新增兩宗確診個案,儘管或引致一定範圍的家族內傳播,但接觸者均可以追蹤,只要做好早追蹤、早隔離,情況仍然可控。
他坦言,隱性傳播和家庭群組是新冠肺炎病毒很明顯的特徵,從世界各地的防疫情況可見,這都是無可避免的。因此暫時毋需改變特區政府整體防控計劃。
樑子超強調,現在“不是害怕的時候,而是做事的時候”。特區政府必須再度收緊對外防控,及時攔截輸入個案,同時做好新增個案的接觸者追蹤,包括他們曾到訪的地方、參與的社交活動等,建議將篩檢範圍擴大至社群,以防止小社群內連鎖暴發,發現任何無源頭個案輸入社群必須快速撲滅。他提到,特區政府還應進一步保障院舍、紀律部隊、醫院等高危地點和相關職員,嚴防大型群組暴發。
至於各普通科門診、私家醫院等,樑子超建議他們留意、篩檢無病症的隱形病人;市民則不可鬆懈,應繼續做好個人衛生和各類防護措施。
樑子超認為,需留意接下來一個星期,如果繼續出現無源頭本地個案,或大型無法追蹤的群組暴發等,則屬於“危險訊號”,意味著現時防疫措施有漏洞出現,屆時特區政府就需全盤檢討防控策略。
同日,特區政府抗疫專家顧問之一、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也表示,出現零星確診個案是預計之內,但現在最大問題是找不到感染源頭,不排除是港人回港完成家居隔離後才發病。
他認為,現時限制社交距離的措施未必需要實時收緊,但一定不能放寬,例如可以維持酒樓每個桌子最多坐8人,但在人多的地方必須戴口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