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常會:再提前發1萬億專項債新增限額,力爭月底發完

由 尉遲長喜 釋出於 財經

新京報訊(記者 程維妙)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變化,抗疫政策仍在不斷補充完善中。據央視5月6日報道,當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在年初已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1.29萬億元基礎上,再提前下達1萬億元專項債新增限額,力爭5月底發行完畢。會議還明確,允許小微企業延緩繳納所得稅、對保持就業崗位基本穩定的企業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

擴大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是財政部門對沖疫情負面影響的一個抓手。此前下達的專項債投向了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基礎設施等七大領域,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4月初的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新一批專項債將體現疫情防控需要和投資領域需求變化,比如將國家重大戰略專案單獨列出、重點支援;增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領域,允許地方投向應急醫療救治、職業教育、城市供熱供氣等市政設施專案;加快建設5G網路、資料中心、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

國常會同時提出,目前疫情尚未過去,允許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所得稅,延長支援疫情防控保供相關稅費政策實施期限。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收入,延長免徵增值稅時間。對保持就業崗位基本穩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並創設政策工具支援銀行更多發放信用貸款。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掉頭向下。資料公佈當天(4月1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罕見提到降準、降息,並在六穩之後,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最新一次國常會強調,要把做好“六保”作為“六穩”工作著力點,穩住經濟基本盤。進一步落實落細已出臺的支援企業紓困發展政策,讓企業得到更多實惠,穩定就業崗位,保障基本民生。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消費回升。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抓緊修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對於此前已推出的8個方面90項抗疫政策措施,國常會也公佈了最新實施情況。主要包括: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增值稅減免;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旅遊等行業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減免企業繳納的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上半年達6000億元,實施穩崗返還政策惠及8400多萬職工;免收公路通行費1400多億元。實施降準釋放1.75萬億元資金;透過專項再貸款再貼現、增加政策性銀行專項信貸額度等,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低成本貸款2.85萬億元;對超過1萬億元貸款本息辦理延期還本或付息。加大對春耕生產、畜牧業發展等支援。

會議指出,上述舉措的成效正在顯現,復工復產正逐步達到正常水平,企業困難得到一定緩解,經濟社會執行逐步趨於正常。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