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業績雖然集體回暖,但仍然不可忽視信用減值損失問題。
根據已有31家上市券商2019年年報,共有27家券商計提信用減值損失,4家信用減值回撥,31家上市券商共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70.48億元。而在2018年,這31家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為148.56億元,相當於同比增加14.76%。
儘管有分析觀點提醒,當前股票質押仍是券商業務最大風險。但也有分析師認為,隨著股票質押規模收縮,且各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進一步計提充分,券商信用資產的質量反倒會持續提升。
31家券商計提170億
上市券商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究竟有多大?我們或許可以從年報合併利潤表中略窺一斑。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統計口徑的不同,此次2019年的統計專案為“信用減值損失”,部分券商2018年並無這一專案,則參考“資產減值損失”資料。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在已釋出2019年年報的31家上市券商中,共有27家出現了信用減值,合計損失171.68億元;另有4家券商合計回撥了1.21億元信用減值計提,31家上市券商共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70.48億元。
而在2018年,同樣是這31家券商,其信用減值損失合計為148.56億元,相當於2019年同比增加14.76%。
不少券商此次信用減值損失規模頗大。2019年共有6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海通證券最多,為28.47億元,其次是國泰君安的20.5億元;其餘4家分別為中信證券、光大證券、東方證券和國信證券。
而相比於去年同期,東方證券和華安證券的信用減值損失在2019年增長最快,同比增速分別為564.78%、528.57%,遠遠超過其他上市券商。而國海證券、國元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4家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速也超過了100%。
充分計提釋放股質風險
考慮到不同體量券商信用業務規模不同,我們再把信用減值損失與同期的歸母淨利潤進行對比,粗略估計信用減值對券商當期利潤的影響。
資料顯示,共有5家上市券商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規模超過了當期歸母淨利潤的一半。其中,中原證券信用減值損失為3.5億元,相當於同期歸母淨利潤(5822.27萬元)的6倍!與此同時,光大證券、西部證券的信用減值損失同樣超過了當期歸母淨利潤,佔比分別為224.07%和107.09%。
據天風證券研究所非銀團隊分析,當前信用減值損失計提主要發生兩方面的變化,首先是信用減值損失不僅限於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以國泰君安為例,除買入返售金融資產(10.4億元)外,融出資金也計提了7.7億元,較2018年大幅提升226%;其次是受香港市場波動影響,上市券商孖展業務計提信用減值規模也較大。
針對上市券商大額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有分析師樂觀估計,此舉有利於券商股票質押業務違約風險顯著出清。也有分析觀點認為,2019年上市券商計提信用減值損失雖然看起來較2018年有所提升,但若考慮會計調整因素,其計提規模實際應較2018年有所下降。
一季度三券商又計提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券商的減值計提並未隨著年報的釋出而暫告一段落。截至目前,又有3家上市券商公告了一季度的信用/資產減值計提情況。
25日,興業證券表示,一季度合併報表共計提信用減值準備2.59億元,將減少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34億元。其中,受質押證券市值波動影響,本期計提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6058.18萬元;融出資金減值準備1.89億元;其他金融資產減值準備965.10萬元。
10日,方正證券一季度計提各項信用減值損失及向資產管理計劃提供流動性支援而確認預計負債,確認信用減值損失共計3.51億元,預計減少當期淨利潤約2.63億元。其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信用減值損失淨增加2.16億元,主要為對股票質押業務計提的減值準備。
幾乎同一時間,中原證券一季度對發生信用減值的單項金融資產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共計6650.15萬元,具體涉及神霧節能、新光圓成、長城影視等5只個股的股票質押專案。
山西證券證券業分析師劉麗認為,2019年一季度二級市場大幅上揚,券商業績基數較高,而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業績下滑可能性較大。已披露一季報的7家券商中僅有中信建投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實現增長,其餘6家券商業績均同比下滑。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