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是觀察當前經濟的重要視窗
■在國內疫情形勢向好情況下,我們迎來了“五一”假期,長假中,消費噴發是常態,今年“五一”能在多大程度上推進“補償性消費”,為我們觀察當前中國經濟執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 盛 剛
“五一”假期已經結束。作為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後的第一個長假,也是10年來的首個5天長假,今年“五一”,無疑將成為觀察當前中國經濟執行狀態的重要視窗。
在“五一”到來之前,全國“兩會”時間已確定,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指出,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並再次強調:加快復工復產、復市復業。而最新資料也顯示,中國經濟復甦程序仍在繼續。
國家統計局4月30日公佈了4月份官方PMI資料,製造業PMI為50.8,雖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但仍在榮枯線之上;非製造業PMI錄得53.2,上升0.9個百分點,並帶動綜合PMI上升0.4個百分點至53.4。雖然各指數走勢不完全同步,但都繼續位於擴張區間,顯示國內經濟進一步恢復。
分別來看,儘管製造業PMI環比有所回落,但生產活動保持了復甦勢頭,並明顯好於需求。而需求不足,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出口拖累,新出口訂單從上月的46.4大幅回落至33.5,進口訂單也從48.4降至43.9。疫情給海外經濟帶來明顯的衰退風險,導致我國出口壓力凸顯,並部分傳導到了進口。海外疫情蔓延對中國經濟的二次衝擊逐漸顯現。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則呈加速改善之勢。基建專案陸續落地推動建築業位於高景氣區間,建築業PMI商務活動指數從55.1上升到59.7、餐飲消費活動重啟後,4月餐飲業商務活動指數升至60以上,它們又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生產。這不難理解,在疫情基本控制住後,更多經濟活動會逐漸展開並趨於正常,服務業加快恢復增長在情理之中。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國內生產生活秩序正在恢復,但外需對製造業復甦的制約開始顯現。後續復工復產的實效,一定程度上要看需求的恢復狀況和海外疫情擴散對產業鏈供應的影響。因此,雖然國內經濟逐漸回暖是可預期的,但同比增速能否迴歸常態和全球疫情能否受控密切相關。毫無疑問,由於外需難以把控,如何激發國內市場活力,有效提振內需將成為後續政策關注重點。
在國內疫情形勢向好情況下,我們迎來了“五一”假期,長假中,消費噴發是常態,今年“五一”能在多大程度上推進“補償性消費”,為我們觀察當前中國經濟執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眾所周知,消費連續多年都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第一“主引擎”,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暫時抑制了消費需求,尤其是讓與消費者聯絡緊密的服務行業損失慘重。如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中國經濟社會秩序加速恢復,對消費需求儘快回暖的期盼也愈加強烈。
一個明顯的事例是,4月29日,北京市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一時間,某平臺半小時內北京出發機票預訂量較上一時段暴漲15倍,度假、酒店等其他旅遊產品搜尋量上漲了3倍,另一平臺,一小時內進出北京機票和火車票的成交量,比前一天同時段也分別增長超500%和400%……而從最近兩天的情況來看,雖然由於種種人為“限制”的存在,往年同期那種火爆的消費場景無法再現,但環比看,遊園人明顯增多,路上車開始難行,消費點不斷擴散,是不爭的事實,說今年“五一”假期正在形成中國消費市場回暖“小高峰”並不為過。
總體來看,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期間的限制措施逐漸取消,國內經濟已越來越具備趨於正常的基礎。儘管海外疫情的發展可能給全球經濟帶來衰退風險,並繼續通過出口拖累中國經濟,但不會改變國內經濟恢復的趨勢,總體向好是大機率。當然,對這種全球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的局面不能掉以輕心,而採取有效措施擴大國內消費、深挖消費潛力,培育強大國內市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已愈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