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資訊網路,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新基建,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而早些時候,國家發改委就對新基建的概念和內涵做出權威解讀,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資訊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慧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包括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於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改善民生福利,以“新基建”為基礎的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雲化發展正深刻改變產業格局和生產生活方式。
新基建的建設,離不開大量的人才。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稱,綜合資訊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過去幾年的人才供需走勢,以及新基建相關政策推行等未來因素,基於計量模型預測,2020年底,資訊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人才的缺口將達到417萬人。
事實上,從反映人才市場供需關係的CIER指數,新基建資訊基礎設施產業的核心技術人才近年來處於供不應求狀態,CIER指數長期大於1,且呈“先揚後抑”態勢,指數在2017年四季度達到近年來高值2.21,即每個求職者面臨2個以上工作機會,隨後有所下降,2019年四季度指數為1.91,較高峰值下滑0.3。
究其原因,這一態勢,與全國就業市場的大趨勢有關。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及增長方式轉型升級,市場主體企業對人才的招聘特徵也發生了變化,告別市場擴張單純依賴人才數量增長轉而更加追求人才質量,而2017年是網際網路產業泡沫回落的一年,2018年進入理性發展期。綜上因素,全國CIER指數自2018年以來整體呈下降趨勢。
“新基建”是中國科技和產業經濟彎道超車、產業升級的黃金機遇。其中,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的四大分支領域,未來就將釋放數萬億的市場空間。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到2025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2030年超過1萬億元;5G產業到2025年建設投入將達到1.2萬億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累計達3.5萬億元;2019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109.1億元,而預計未來三年將以14.4%的年複合增長率穩定增長,到2022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規模將達到9146.5億元。
各地在推進新基建建設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舉措予以支援。比如,江蘇、上海等地先後推出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擴大資訊消費和支援發展5G網路的政策意見、《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積極佈局新基建;湖北省公佈了《關於加快推進重大專案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的若干意見》,強調要聚焦新型基礎設施領域,謀劃一批5G移動寬頻、大資料中心、人工智慧超算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專案。可以預期的是,未來資訊基礎設施產業人才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