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A股市場告別“牛短熊長”?

9月6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對外開放有力促進了資本市場執行質量的提升,價值投資理念更加鞏固,投資行為更加理性,市場估值更加合理,長期困擾我國股市的所謂“牛短熊長”,也就是脈衝式的市場正在消失,更加理性的市場為IPO常態化發行和投資者保護提供了基礎。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國策。最近幾年,我國資本市場也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如到今年為止,QFII、RQFII額度限制已全部取消,外資對券商、基金持股比例的限制也全部取消,越來越多的外資已經或正在進入我國資本市場。也正因如此,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對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成就予以肯定,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說到我國股市“牛短熊長”正在消失的話題,筆者認為,就目前的A股市場來說,未免還早了一些。雖然最近兩年,A股市場的行情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漲,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將其認定為“全面牛市”,至多也就是“結構性牛市”,或稱為“慢牛”。而且這波行情還能走多久,也是一個未知數。

而且就外資進入我國資本市場所帶來的作用來看,目前外資進入的數量還是相對有限,其作用還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據方星海介紹,截至今年9月3日,境外投資者透過滬深港通持有我國股市的股票市值2.01萬億元,在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是3.28%,如果加上QFII和RQFII的持股,所有外資持有我國流通股市值的比重是4.69%。跟日本、韓國等股市相比,這個比例是非常低的,因為這些國家佔比已經達到30%以上。也正因為外資持股比例較低,所以目前外資的作用還不足以充分發揮,外資帶入A股市場更多的還只是一種“價值投資”理念,還不足以對A股市場的“牛短熊長”現象帶來太大的改變。

那麼,如何讓A股市場告別“牛短熊長”局面呢?繼續對外開放是必然的,A股市場還要吸引更多的外資加入進來。不過,要改變A股市場“牛短熊長”的局面,僅僅寄希望於外資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把希望寄託在“國內因素”的身上。對於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最終還是“國內因素”,其關鍵主要在於這樣幾點。

首先是要保證A股上市公司的質量,這是股市行情向好的基礎。如果上市公司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公司上市之後業績就發生變臉,那麼,這樣的公司顯然是不足以支援牛市行情的發展的。特別是在外資進入的情況下,一些沒有質量的垃圾公司完全不符合價值投資的要求,是屬於外資拋棄的物件。因此,要告別“牛短熊長”的歷史,A股上市公司的質量要有一個很大的提升,讓A股上市公司普遍具有投資價值,這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其次,要告別“牛短熊長”的歷史,就需要A股市場與投資者能夠走向成熟。這種成熟至少需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股發行價格趨於合理,如果發行市盈率太高,動輒40倍、50倍甚至上百倍,這已經完全透支了股票的投資價值,那麼這樣的股票上市只會加劇股市的“牛短熊長”局面。二是投資者理性投資,而不是投機炒作。如當下的新股上市,在取消漲跌幅限制的情況下,新股漲幅動輒4倍、5倍,甚至達到10倍、30倍的水平,這種瘋狂的投機炒作,同樣也會加劇股市的“牛短熊長”局面。

其三,A股市場要告別“牛短熊長”,也需要股市的一些基本制度能夠進一步完善。比如,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要進一步完善,改變目前控股股東一股獨大的局面,讓首發新股規模達到公司總股本的50%以上。又比如,規範限售股股東的減持,不僅要延長限售股的鎖定期,而且還要進一步控制限售股解禁後每年的減持額度,嚴禁限售股股東“變臉減持”等,避免股市淪為控股股東以及公司高管們的提款機。

此外,股市要切實保護好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增加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信心比黃金更寶貴,只要投資者對股市充滿信心,股市行情的發展就有了保證,A股市場“牛短熊長”的局面自然就會得以改觀。

□皮海洲(財經評論人)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楊許麗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71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讓A股市場告別“牛短熊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