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不足1元/股而觸發面值退市標準,投資者紛紛離開低價股,相關上市公司則頻頻發起自救。市場人士認為,隨著註冊制逐步推進,A股市場化退市機制逐漸成型。
投資者“退避三舍”
“股價再跌幾天就有退市風險了。”投資者李東(化名)最近感到很鬱悶,2019年3月以來他持有的*ST夢舟股價持續下跌,期間下跌60%,近日在1元/股附近徘徊。
李東的擔憂並不是毫無來由,“面值退市”漸漸成為A股的常態。今年以來,已有ST銳電、中廣天茂、*ST美都、神霧環保、盛運環保、ST天寶6家A股公司觸發面值退市標準。
A股以往經常出現“炒新炒爛”的情況。“我這樣的老股民喜歡買一些低價‘破爛股’。”李東坦言,頻頻不斷的資本運作預期,成為吸引“李東們”大膽買入的原因。
隨著註冊制逐步推進,高懸在低價股頭頂的退市風險之劍讓不少投資者退避三舍,其中的一個現象就是相關個股股價持續走低。資料顯示,包括退市保千等個股在內,截至5月26日收盤,65只個股股價低於1.5元/股,63只個股今年以來發生了交易。其中,僅*ST中南股價上漲3.65%,其他62只個股全面下跌,28只個股跌幅超過50%。
同時,此類個股成交量低迷。以李東持有的*ST夢舟為例,5月26日成交額為2148萬元。
“面值退市案例增多,使得投資者將注意力更多放到具備內在價值的個股上,引導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理念。未來績優龍頭將獲得更多資金關注,缺乏投資價值的公司邊緣化情況會越來越明顯。”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分析師莊博表示。
相關公司設法自救
退市風險近在眼前,投資者緊張不已,上市公司也在想方設法自救。
“如果股價跌破1元/股,管理層有什麼對策?”有投資者近日向*ST華映提問。股價同樣在1元/股附近徘徊的剛泰能源、*ST飛馬等都在面對投資者類似的提問。
部分公司公佈了自救計劃。*ST華映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明確了發展目標,將進一步抓好生產經營,努力提升產品產量和銷量,改善經營業績。同時,著力盤活存量資產,增加企業收入,全力避免公司退市。
5月20日晚,ST銀河與北京中房簽署《土地合作開發專案框架協議》,公司擬與北京中房展開合作,就相關開發地塊成立合作開發公司。專案全部開發資金和公司開發地塊遺留問題均由北京中房負責解決。公告發布後,ST銀河連續漲停,截至5月26日報收1.31元/股。此前,包鋼股份的大手筆回購同樣引發市場關注。
市場人士坦言,部分公司基本面惡化,自救措施恐難以奏效。比如,退市銳電之前多次醞釀回購、重組等事項,但最終仍難逃退市命運。
隨著註冊制的不斷推進,“面值退市”等制度逐步發揮作用。
聯儲證券董事兼首席經濟學家李全表示,“面值退市”制度意義重大,彰顯了監管部門改革的決心,讓劣質公司儘快出清,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同時,市場日趨成熟,各類投資者“用腳投票”,決定了這些公司在公開交易市場的表現。這將深刻影響上市公司的後續發展。
“‘面值退市’案例增多,意味著市場化退市機制建設前進了重要一步,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和主動退市制度預計也會完善。”莊博表示。
李全坦言,市場化退市機制是一個完整體系,“面值退市”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成熟資本市場除了對財務指標的規定外,還在股票流動性、公眾持股量、公眾持股市值等交易性指標上作出了相關退市規定。這些市場化指標可以最佳化上市公司群體。
“國內資本市場的獨特性決定既要借鑑發達資本市場的經驗,也要遵循自身特點。《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強制退市和主動退市制度。在此大背景下,退市制度市場化會繼續加快,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日趨成熟。”李全說。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