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城新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城信託”)收到新疆銀保監局的批覆,同意天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瑞集團”) 受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疆新疆兵團國資公司公司”)持有的長城新盛信託1.05億股權(佔比35%)。轉讓完成之後,天瑞集團將成為僅次於長城資產的第二大股東。
之所以關注這個事情,並不是要去討論此次收購之後,長城信託會如何如何。而是此次收購的價格,值得關注和品味:本次股權轉讓價格為每股價格8.26元。天瑞集團以8.67億元受讓長城新盛信託35% 股權。單從數字來看,假設收購長城信託100%的股權,需要的價格24.77億元。
看出什麼問題來了?信託牌照的價格縮水了!
作為國內金融四大支柱之一的信託,與銀行、證券、保險齊名,是目前國內最貴的金融牌照。而且從數量上來看,信託公司的數量最少。而且作為唯一能夠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業投資領域的金融機構,加上銀保監會明確不再發放新信託牌照,因此信託牌照一直被稱為中國最稀缺的金融牌照,沒有之一。
無論是去年雪松控股收購中江信託,還是上實集團溢價收購天津信託,都付出了不菲的價格。其中雪松控股拿下了中江71.3005%的股權,花費目前暫不確定,據說在百億左右;而上實集團更是溢價90%,花費74.18億元收購了天津信託近52%的股權。
簡單一算,這兩塊信託牌照的價值都在百億左右。而如今長城信託牌照的總價值,也就25億不到。可謂是打“骨折“不止,不過簡單對比的背後,沒有考慮到信託公司自身的一些特點。
從長城信託的股東來看,可謂是名企彙集。無論是之前的還是現在的股東,都是500強企業。尷尬的是,長城信託在行業內的排名,與股東的實力明顯不相匹配。具體原因不瞭解,截止2019年末,長城信託的總資產只有178.55億元,註冊資本3億元,排名倒數第一。
從業務規模來看,長城信託是非常靠後的,不過長城信託也有好幾個明顯的好處:
第一個就是股東相對集中,此次收購完成之後;長城信託的第一大股東還是長城資產,直接和間接持有62的股權;加上天瑞集團35%的股權,其股東結構簡單、集中,看著清爽;
第二個就是長城信託資產規模小,沒有什麼歷史包袱;專案的存量風險較小,而且幾乎沒有什麼負面新聞,在去通道的大背景下,長城信託“船小好調頭”;
第三個就是天瑞集團的引入,是貫徹高層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體行動;對於天瑞這家民營信託公司而言,也是一個拓展業務領域的機會。而且如果能引入市場化的激勵和考核機制,長城信託或許能夠輕裝上陣。
為什麼慌?
從此次天瑞收購長城35%的股權案可以看到,信託牌照價值的下降是大機率的事情。這對於兩家處在關鍵時期的信託公司而言,絕對算不上是一個好訊息。
安信信託目前處於重組的關鍵階段,幾乎沒有更多訊息放出了,僅有的幾則公告要麼是訴訟要麼就是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而四川信託呢,雖然鬧得火熱,但是目前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兩家信託公司的複雜性,超過大部分人的想象和預期。
兩家信託公司的戰略重組中,信託牌照的價值對於風險的化解顯得非常重要。在監管去通道、壓縮融資性信託以及非標轉標等要求下,信託牌照的價值不復從前。那麼對於面臨重組的信託公司而言,重組方所支付的牌照對價,相對應也會打一個折扣。畢竟國企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收購完之後還是要盈利,而不是來做慈善的。
從這角度來看,道人有點慌。
三公子說過:“某些民營信託公司,透過表面合規的非關聯交易,自然是給大股東輸送過利益的。利潤回撥又能有多少?一張牌照的價值不過25億元,動輒百億的窟窿,怎麼選擇,答案顯而易見。”
在前段時間的增資上,川信大股東“宏達系”就明確表示不進行增資。賬肯定是算好了的,等到整體暴雷,投資人要求監管主持公平正義,監管要求壓實股東責任,而信託公司的最優解就是:不要股權。
臉都不要了,還要什麼股權?
川信這樣做是基於自身實際情況的理性選擇,但是這樣的做法,自然遭到監管、業界以及投資者的唾棄。對於川信無所謂,反正已經失去了投資者的信任。說多了,還費筆者的筆墨和口水。
川信如此,安信會怎麼樣?不知道,但是投資者是真的無辜和可憐啊,幾百萬的真金白銀投進入;結果違約如此長的時間,其中的冷暖心酸恐怕只有投資者自己知道。
事情並不是絕對的,投資者還是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