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股東變顧客?“精神病院第一股”上市三年股價跌超70%!

作者:任尚坤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2015年是康寧醫院的高光時刻。年底,它以“首支精神病醫院概念股”的名義在港交所上市,股價達49.95港元/股。之後一路走跌。2020年6月30日,康寧醫院股價至13.2港元/股,跌幅近74%。剛過去一個月,受醫療板塊整體帶動,其股價有所回升但仍在低位徘徊。

不過這也給了股東們減持套現的機會。

7月23日、24日兩天,康寧醫院大股東Barings LLC合計減持25.84萬股,套現518.24萬港元。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Barings LLC經數次減持將持股比例從8.33%降至瞭如今的5.96%。除此外,多家機構也在頻繁減持,顯現資本市場對康寧醫院的悲觀態度。

康寧醫院起步於溫州,是一家從“夫妻店”發展而來的國內最大的民營精神障礙專科醫院,也是全國唯一一家列入三甲醫院的精神障礙專科醫院。它既因享受到政策紅利而逆勢崛起,也同樣受困於政策給其帶來的增長瓶頸。

管偉立是康寧醫院的創始人。他1987年從溫州衛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當地精神病醫院當醫生。他從中看到了市場化運作空間。1996年,管偉立搭建了自己的康寧診所,他所用的本金是賣掉家裡打火機廠的錢,以及銀行貸款和朋友借款。起初,診所只有20張床位,員工4個人:管偉立與妻子王蓮月,還有1名護工,1名清潔工。1998年,康寧醫院正式成立。

有十年時間,康寧醫院都處於虧損狀態,它的經營範圍也侷限在紮根本土溫州的這一家自營醫院。直到2009年,國家取消了對民營醫院的營業稅,康寧醫院才實現盈利。而2010年又一項政策出臺,對康寧醫院的發展則幾乎起了決定性作用。國家下發檔案明確:鼓勵和支援社會資本舉辦各類醫療機構,同時,調整和新增醫療衛生資源優先考慮社會資本。

在之後的一年時間裡,管偉立接待了近100家基金公司。康寧醫院也在青田開了首家分院。2013年是個分水嶺。康寧醫院引入德福基金和北京鼎暉兩家投資公司,由此開始了資本運作高速擴張:全國數家分院成立,床位總量五年時間增長三倍。

醫療同樣是個重資產行業。2015年,康寧醫院衝擊港股IPO,其計劃募資額度為2.23億元,並稱所募集資金主要就做兩件事:耗資6912萬元在溫州平陽縣開家分院;花費1.33億元進行蒼南縣分院搬遷擴建專案。

政策紅利下,社會資本對醫療產業的追逐和熱捧都不足為奇。

衛計委資料,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有99萬多個,其中民營醫院數量佔比63%。而在此前兩年,中國民營醫院還僅有1.72萬個。清科私募通2017年統計顯示,過去十年,中國醫療領域投資額由每年5億美金上升到44億美金,其中41%來自社會資本。

這背後,存在著精神障礙專科的病患需求和巨大的市場空間。

2015年港股上市時,康寧醫院在招股書中稱,根據市場研究顧問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報告,中國現時有1.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按14億總人口計算,我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為13%,即每8人當中,就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醫院方面也做了進一步解釋:中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與情緒、焦慮、濫用藥物及精神紊亂有關。

2014年,中國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429.7萬,2016年該數字達到540萬。這並非完全由於現代人壓力過大導致精神疾病突增,而是人們愈加意識到精神疾病的存在和嚴重性。同時,精神障礙患者的治療費用也在上漲。2017年上半年統計的6350個患者中,治療費用在20萬以上的有兩個,10-20萬之間的有50個。

到2017年底,康寧醫院提交的A股IPO招股書中引用了上述資料。不過,康寧醫院登陸A股計劃並未透過稽核,倒是從其招股書中能大致看出未來制約公司成長的一大因素:醫師資源。康寧醫院招股書“風險提示”裡兩次提到醫師資源。資料上,康寧醫院在資本和硬體資源不斷擴張的情況下,高階醫療人員的數量正逐年減少。

“騰訊新聞”的文章中,援引一位私募基金行業研究員的觀點稱,醫療服務行業發展最大的壓力來自於醫療資源的稀缺,而醫師又是其中的核心資源。在“多點執業”並未實際實行的前提下,醫生無法自由流動,直接導致複製擴張的商業模式下,醫師資源無法同步跟進。

除此之外,康寧醫院既受益於醫保政策,又受限於醫保政策。

財報上,康寧醫院的營收主要分為三部分:自有醫院的診療和藥品銷售收入、其他醫療相關業務收入、房地產業務收入。

2014年-2017年上半年,康寧醫院營收中診療服務佔比在70%,藥品收入佔25%,其中二者合計有90%屬於醫保賠付專案。很長時間,民營的康寧醫院為確保市場地位,同公立醫院競爭都會參照醫保定價。醫保兜底增強了患者的支付能力,促進了康寧醫院的業績增長。

但在近年醫療改革、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康寧醫院診療服務收入毛利潤明顯下滑,藥品價格降低的同時,住院床位日均藥品銷售和門診日均藥品銷售額都在下降。有業內人士認為,醫改下的醫保控費將減少醫院過度醫療而患者樂於接受的情況,可削減不必要醫療費用。

康寧醫院2019年報顯示,近三年,醫保結算金額佔醫院營收比重分別為53.8%、56.6%和58.2%。這也被醫院層面歸結為未來的“風險因素。另外,儘管營收同比去年增長15.38%,淨利潤卻同比減少了49%,淨利潤也是近五年內最低。

而房地產業務收入已經超過了其他醫療相關服務收入,同比實現翻倍式增長。

有網友戲謔道,如此下去,難道康寧醫院寄希望於被逼瘋的股民來實現業績的大幅增長和股價的上升嗎?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19 字。

轉載請註明: 要把股東變顧客?“精神病院第一股”上市三年股價跌超70%!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