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又迎尷尬時刻!公募瘋狂減持 銀行股東、高管卻買買買 到了貪婪時刻?

  銀行板塊正迎來投資的“兩極世界”。

  今年以來,銀行股東高管紛紛出手增持股票,有11家銀行累計被增持金額超135億。最近一週(7.22-7.28)就有瀘州銀行郵儲銀行成都銀行3家宣佈增持計劃,其中瀘州銀行是由股東個人增持2400萬股;而郵儲銀行是控股股東郵儲集團增持;成都銀行是高管12人增持。7月以來,還有浦發銀行的高管、江蘇銀行的股東進行增持。

  而在另一面,是公募基金在第二季度中對銀行股的持股倉位繼續下滑,降至歷史次低水平。農業銀行民生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中國銀行等5家銀行分別遭減持超2億股。

  低估值、高ROE的銀行股為何遭受公募基金減持?銀行股不被資本市場看好,股東、高管又為何要逆勢繼續增持?

  公募二季度調倉,5家銀行遭減持超2億股

  隨著公募基金中報重倉股逐漸披露,基金經理們的投資偏好也呈現在公眾面前。

  資料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基金持股市值前五名的行業分別為生物醫藥、電子、食品飲料、計算機和非銀金融,其中醫藥生物重倉市值超3000億元。與此同時,二季度公募基金減倉最多的10家上市公司中,銀行股佔了一半。

銀行股又迎尷尬時刻!公募瘋狂減持 銀行股東、高管卻買買買 到了貪婪時刻?

  據記者梳理發現,二季度公募基金減持最多的個股為農業銀行,共有122家基金持有,減持5.78億股,剩餘持股總量為4.81億股,持股總市值16.25億元;對比一季度時,有217家基金持有農業銀行股份,一季度期內增持2.88億股。

  除農業銀行以外,還有民生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中國銀行遭減持股份數量位居前10位,分別遭公募基金減持3億股、2.75億股、2.62億股以及2.41億股,此外二季度減持超過1億股的還有平安銀行交通銀行北京銀行招商銀行

  中信證券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二季度公募持倉銀行股進一步降至歷史次低水平,全部公募基金和主動型基金重倉持股中銀行股佔比4.1%/2.3%,較一季度下降2.2pct/1.3pct。總體而言,銀行讓利及資產質量方面的市場悲觀情緒,是二季度銀行持倉降至歷史次低點的主要原因。

  對於二季度倉位下降的原因,天風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在新冠疫情衝擊下,銀行資產質量下降的預期升溫,疊加政策因素的影響,引發投資者對銀行業績的擔憂。”

  今年二季度,機構重倉銀行個股佔比前五家依次為工商銀行上海銀行、重慶農商行、寧波銀行成都銀行,均為一季度業績資料較好的銀行。其中工商銀行機構增持4.08億股、上海銀行遭機構增持8460萬股。

  針對基金機構減持銀行股的問題,長城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鄒恆超指出,市場可能低估了下半年經濟回升的空間和力度。目前銀行板塊估值0.74xPB,估值與機構持倉均處於絕對低點,看好下半年銀行股的絕對收益。

  他認為,一是下半年 LPR 利率可能不做調整,對銀行息差的預期已經見底;二是作為銀行資產質量的前瞻指標,逾期率有望在二季度見頂;三是經濟復甦方向確定,預計銀行股的投資邏輯正在迎來拐點。

  股東、高管紛紛出手增持股票

  7月初迎來罕見的5天連漲行情後,銀行板塊股價再度重回下行通道。資料顯示,銀行板塊在7月18日—7月24日期間下跌2.96%,跑輸滬深300指數2.1個百分點。

  興業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傅慧芳分析指出,上週行業繼續錄得超額負收益,一方面與從嚴的監管基調有關,另一方面板塊賺錢效應減弱,資金明顯流出銀行。後續隨著經濟逐步企穩及中報業績落地,行業基本面壓制因素將逐漸解除。

  據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7月24日,瀘州銀行(01983.HK)獲股東羅志鵬以2.75港元/股增持2400萬股,涉資約6600萬港元。增持後,羅志鵬最新持股數目為1.13億股,持股比例由14.19%升至18.01%。

  此外,7月24日晚,郵儲銀行公告稱,2020年4月24日至2020年7月23日,郵政集團增持該行A股600萬股,增持金額2882.95萬元,佔該行已發行普通股總股份的0.0069%。

  成都銀行7月23日晚宣佈,自6月9日起30個交易日內,該行12名時任非獨立董事、高階管理人員以自有資金增持成都銀行股份31.56萬股,合計增持金額261.31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共有11家銀行的大股東和高管展開了增持操作,累計金額超過135億元。其中涉及金額過億元有4家上市銀行。1月7日,上海銀行三大股東增持19.03億元;6月9日,郵儲銀行控股股東郵儲集團增持39.82億元;6月16日,紫金集團及其子公司、一致行動人累計增持南京銀行7.79億元。年內增持金額最高的為江蘇銀行,高達68.72億元,增持主體為江蘇銀行第二大股東鳳凰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鳳凰資管。僅以這4家銀行的增持金額來算,已經超過了135億元。

  從披露的資訊看,對於增持原因,多家銀行公告稱“基於對本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本公司成長價值的認可”,“基於對行業投資機會的看好,以及對上市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基於對戰略投資的考慮”等。

  但也有部分銀行是為了穩定股價。包括上述的上海銀行在內,還有6家銀行的高管、股東為此增持,分別是蘇農銀行鄭州銀行浙商銀行、渝農銀行、長沙銀行以及成都銀行,增持金額少的僅有70來萬元,多的高達7800多萬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稱,“一方面,疫情對銀行股股價產生了一定的負面衝擊,股價出現被低估的現象,股東增持是看好未來股價的上漲空間;另一方面,股東、高管以實際行動向市場投資者傳遞對自身公司的信心。持續增持對上市銀行是較大的利好,既可帶來增量資金,又可釋放積極訊號,對其他投資者形成引導效應。”

  中長期將迎來估值修復

  展望下半年,東北證券分析師王鳳華認為,銀行的負面因素全都已經消化。金融系統讓利1.5萬億,已經能夠詳細拆分:第一塊,利率的下行實現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讓利,即利息的讓利,大概是9300億元;第二塊,直達工具和延期還本付息是2300億;第三塊,透過銀行減少收費3200億元。透過讓利1.5萬億的拆分,預測下半年降準降息比較有限。

  銀行(申萬)指數當前PB估值是0.70倍,處於歷史底部位置,當前估值已無任何向下空間,安全邊際足夠。股息率方面,有超過20家上市銀行股息率超過4%,其中民生銀行北京銀行交通銀行股息率超過了6%,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受疫情影響和後續發酵,二季度政策可能影響不良確認、動態撥備計提、風險處置、盈利增長等指標,銀行業營收、撥備前利潤與盈利增速差預計會拉大。但市場對於中期業績預期逐步形成共識,在行業營收穩定的基礎上,更應關注優質銀行投資價值的顯現。

  銀行板塊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率、低倉位的特點。對於銀行股後期走勢,市場一直存在分歧,8月份將進入上市銀行半年報披露期,中報業績已經成為機構關注的焦點。

  多位銀行業分析師指出,未來銀行股將出現較劇烈的分化,板塊同漲同跌的局面會減少,優秀的銀行會受到資本追捧,估值差距懸殊或將成為常態。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72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股又迎尷尬時刻!公募瘋狂減持 銀行股東、高管卻買買買 到了貪婪時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