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自購”已是重頭戲,今年以來74家基金公司自購基金產品,一場熱鬧與焦慮並存的博弈

財聯社(深圳,記者 沈述紅)訊,基金公司和基金公司員工自購基金,通常被不少基金公司當做“賣點”進行宣傳。自購,已然成為基金市場的常見操作。

資料顯示,年初至今,累計有74家基金公司自購了基金產品,淨申購金額為20.84億元,這一資料相比去年同期增幅明顯。在所有涉及自購的產品中,新基金成為公募自購的重頭戲。截至目前,已有164只年內成立的新基金成為各大基金公司的投資物件,佔比96.47%。

雖然基金公司的自購行為往往被市場解讀為“對自家基金收益有信心”,不少投資者也因此跟隨基金公司買入相應產品,但有一點始終備受關注,那就是:自購基金真能賺錢嗎?

財聯社記者發現,今年以來,170只涉及自購的基金收益參差不齊,僅有6成基金實現了正回報,其餘則處於虧損狀態。

基金自購的熱鬧背後,還有如影隨形的基金營銷。但與之對應的業績壓力也壓在了基金經理頭上。尤其是自購資金追求長期收益的想法與市場過於注重短期收益的想法相背離,使得基金經理在操作中容易受到質疑。

此外,在基金自購浪潮中,並非所有基金公司員工都願意都買自家的產品,很多中小基金公司員工並沒有太多的自購意願,除非自家公司‘強制’員工購買,或提供相應獎勵。“然而,雖然業績不好的產品員工便不會購買,但對外銷售則是可能就是另一回事了。”有公募投研人士直言。

基金自購頻現

7月17日,華夏黃金ETF聯接基金在基金合同生效公告中透露,公司利用固有資產1000.1萬元購買了該產品,佔比基金總份額的8.21%,並承諾持有期限不少於三年。

雖然首募規模僅有1.22億元,但這隻基金還是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產品管理和收益的期待。

事實上,這僅僅是今年以來基金行業產品自購潮的一個小小縮影。在今年A股的波動行情下,公募自購熱情此消彼長。星礦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截至7月17日),公募基金自購淨申購金額達到20.8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3.74億元自購總額,今年基金管理人的自購規模增幅近5成。

基金公司自購的熱情參與機構數量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目前,參與自購的公募數量達到74家,離去年全年的80家也已相去不遠。

整體來看,基金公司延續了去年以自購債基為主的行為。今年以來自購債基規模達到11.14億元,佔下基金自購規模的一半江山;自購混合型基金規模為5.70億元,佔比27.36%;自購股票型基金則相對較少,其規模僅有2.7億元,佔比12.96%;此外,公募還份額自購了7001萬另類投資基金和6001萬元的QDII基金,分別佔比3.36%和2.88%。

“基金公司自購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為了自有資金能獲取一定收益,因自有資金的投資偏好會偏於謹慎,所以債基在自購規模中佔據較大比重。”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

在所有涉及到自購的產品中,新基金成為公募自購的重頭戲。截止目前,已有164只年內成立的新基金成為各大基金公司的投資物件,佔比96.47%。

“國外是有需求才發新基金,國內則是拿著產品找市場。因此,新發基金的發行數量對基金公司來說非常重要,這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領導的面子和公司的形象。因此,公司傾向於自購自家新基金並不奇怪。”上述人士稱。

記者發現,今年僅有匯添富一家機構購買了旗下6只在2009年到2018年期間成立的老基金,且均為偏股型老基金,包括匯添富價值精選、匯添富消費行業、匯添富創新醫藥、匯添富移動互聯、匯添富民營活力及匯添富消費升級。

在自購金額方面,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等都是今年以來大手筆自購的代表。

其中,匯添富基金年內對旗下6只產品的自購金額達2億元,購買的基金產品包括等基金;易方達基金年內對旗下易方達高階製造、易方達全球醫藥行業、易方達金融行業等10只產品進行了自購,申購金額達到1億元;華夏基金自購了旗下華夏恆慧一年定開、華夏磁療豆粕期貨ETF連結A等9只產品,申購金額達9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天弘基金年內自購次數達到11次,在參與自購的公募機構中表現最為活躍,該公司將6000萬元投向了旗下債券型基金,另有2000萬元投向了QDII基金。南方基金和招商基金在債券型基金上的自購金額也達到了6000萬元。

年內已有兩輪自購潮

基金公司自購往往發生在市場一輪較大級別調整後,且出於兩個目的,一是在市場環境不好之時,為增強投資者信心;二是在市場行情較好時,為增加公司額外收益。

今年的自購資料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年初至今,基金公司自購出現了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出現在3月份,期間多隻“黑天鵝”持續衝擊市場,國內A股和債市受疫情和流動性寬鬆等因素影響接連調整,市場情緒達到低潮。這時,公募自購基金數量卻達到了37只,較前兩個月有不俗的增長態勢。

這一階段,基金公司對自購基金給出的說法大多為:“市場短期風向的好或壞,並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中長期的增長要素與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趨勢。公司將繼續長期持有已投資的公司旗下基金,並決定以部分固有資金新增投資旗下產品。”

華南一家參與了自購的公募市場人士認為,這個時候基金公司自購,主要還是為了提升投資者信心,表明公司與投資者風險共擔,避免出現鉅額贖回。另外,也說明公司判斷目前風險不高,對基金產品長期發展有信心。

“不得不承認,在基金髮行較為困難時,自購是一種比較好的做法。這樣基金公司的自營資金既能提高基金規模,又能分享投資回報。”上述華南公募人士稱。

而在4、5月份市場市場趨於平淡後,基金自購現象也轉弱。隨著6月份市場開始強勁反彈,基金公司再次加大自購基金力度。這一個月,公募自購基金數量達到了31只,較5月份增長逾6成。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基金公司利用固有資產自購基金外,今年還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鼓勵基金公司管理人員、基金經理和員工及親屬自購旗下基金產品。但由於此類自購資料並不公開,公募基金的自購金額實則比公開統計出來的資料還要高出許多。

華東一家中型公募基金經理坦言,出於對科技行業的看好,他本人在疫情發生後也買了自己所管理的科技類基金,並長期持有。而後的6月份,公司也用固有資金購買了他管理了另一隻新基金。

收益參差不齊

不過,雖然基金公司的自購行為往往被市場解讀為“對自家基金收益有信心”,不少投資者也因此跟隨基金公司買入相應產品,但有一點始終備受關注,那就是:自購基金真能賺錢嗎?

財聯社記者發現,今年以來,170只涉及自購的基金收益參差不齊。剔除收益率為0的基金,還有108只基金實現了正回報,其餘則處於虧損狀態。

其中匯添富自購的幾隻權益類產品均有非常不錯的表現,在上一輪自購潮中賺得盤滿缽滿。具體而言,匯添富創新醫藥今年以來的回報達到68.9%,匯添富移動互聯、匯添富消費行業、匯添富消費升級年內回報超過5成,匯添富民營活力A年內收益率達到了49.5%,而稍稍落後的匯添富價值精選A年初以來的收益率也有23.32%。

另外,西藏東財創業板A、銀華長豐、淳厚信睿核心精選A、財通資管價值發現、平安匠心優選A、華夏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聯接A等15只基金年內也獲得了3成以上的回報。

另一方面,截止目前,仍有65只基金年內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這其中含有48只債券基金。同時,公募專戶產品也成為虧損的主力,佔據約8成比例。

而主要投資于越南市場的QDII——天弘越南市場年內收益率則處於末位,僅為-3.27%。

在今年1月份,天弘基金曾在基金合同生效公告中透露,公司利用固有資金1000萬元購買了該產品,佔當時基金總份額比例的5%,且持有期限不少於三年。由於疫情以及全球資本市場的動盪,該基金在3月份淨值一度跌到0.75元。而後,越南政府相繼宣佈了降息、增加銀行信貸額度、稅收減免、加大公共財政支出等計劃,該基金收益率也因此出現了反彈,但目前淨值仍位於1元下方。

此外,易方達年年恆春純債一年定開債A、華夏中證人工智慧主題ETF聯接A、招商鑫福中短債A、華泰紫金週週購12個月滾動持有A、易方達中證紅利ETF聯接A等在內的基金年內收益出現了虧損。

“在這個層面,基金公司的自購行為只能為投資者提供決策參考,不能簡單認為自購基金就一定能賺錢。”上述華南公募人士稱。

熱鬧與焦慮的博弈

與基金自購的熱鬧相對應的,是如影隨形的基金營銷。

基金公司及旗下管理人員、基金經理和員工大手筆自購基金,被認為是市場的一大風向標。在此背景下,不少基金公司將“自購”作為賣點進行宣傳。

過往的資料亦佐證了這一點。根據2019年年報,基金公司員工持有規模靠前的權益類基金中,百億級別的爆款基金身影隨處可見,如興全趨勢全球、南方三年戰略配售、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在2019年底員工持有份額分別高達3274.71萬份、3217.42萬份和2235.34萬份。此外,東方紅滬港深、匯添富三年戰略配售、富國天惠精選成長、興全新視野、興全合宜等基金在2019年底員工持有份額均超過了1000萬份。

頗為亮眼的自購成績單,自然也就成為了基金機構宣傳的一大亮點。然而,與之對應的業績壓力也壓在了基金經理頭上。

一方面,鑑於個體資金屬性存在差異,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各有不同,其資金投資週期也都不一樣。在市場出現回撥,基金業績下滑的時候,很多之前跟隨公司自購後買入基金的投資者,會因此質疑基金經理的能力。另一方面,由於購買自家基金需要申報,且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贖回。如此一來,基金從業者要麼就長期投資,要麼就不投資。

“事實上,基金自購一般都是基於資金追求長期收益,也是為了引導長期投資,這與目前市場過於注重短期漲跌的心態相背離。一旦遇到市場出現調整影響基金收益,容易引發投資者質疑,基金公司也很無奈。”前述深圳公募投研人士道出了這一矛盾。

他還透露,作為基金自購浪潮裡不得不提的員工自購也存在著較大分化,並非所有基金公司員工都願意都買自家的產品。這其中,頭部公司員工自購熱情較高,且業績較好、規模適中的產品更受歡迎。除此之外,很多中小基金公司員工並沒有太多的自購意願,他們可能更願意購買其他公募的績優基金。“除非自家公司‘強制’員工購買,或提供相應獎勵等,他們才會進行自購。”

此外,“雖然業績不好的產品員工便不會購買,但對外銷售則是可能就是另一回事了。畢竟,王婆賣瓜通常都自賣自誇。”該公募投研人士補充道。

悖論的背後,還有公募基金對規模的焦慮,以及基金銷售面臨的“適用性”尷尬。上述華南公募人士解釋,這在本質上是因為公募頭部效應加劇,公募基金產品有好幾千只,能獲得規模效應的只有20%,甚至更少,但剩下的產品也要努力生存,需要市場關注度帶來的‘吸金’效應。“因此,有些基金銷售時會出現沒有全面考慮投資者需求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有部分被基金公司自購併且賣力營銷過的產品,看起來吸引力並不大的原因。”

“也正因為如此,大家更應該把基金公司的自購行為看成獨立的投資者行為,自己購買基金還是要遵循自己的投資邏輯。同時,基金公司也應當在實施自購行為後,相應產品降低高風險配置時,對投資者進行一定提示。”他表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420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基金“自購”已是重頭戲,今年以來74家基金公司自購基金產品,一場熱鬧與焦慮並存的博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