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綠地集團宣佈,啟動新一輪深度混改,進一步降低國資持股比例。對於已從地地道道的國企變為無實際控制人的綠地而言,這意味著,綠地將在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下邁出更大的一步。
然而,作為一家市值近千億元的大型房企,無實控人對綠地是利是弊?為何啟動這次混改?綠地集團的問題究竟在哪?
綠地混改加劇無實控人局面
日前,綠地控股集團釋出公告,集團第二大股東上海地產和第三大股東上海城投擬透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不超過綠地總股本17.5%的股份。
綠地集團工作人員對此表示,這意味著綠地啟動了新一輪混改。
不過,從股權上看,一旦本輪二次混改實施完畢,綠地將在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下再邁出一步。
綠地成立於1992年,曾是名副其實的上海市國有企業,於2015年借殼上市,目前是房地產業的前十強。在上市之前,綠地進行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多元混改,一方面在內部實行管理層持股,另一方面從外部引入社會資本持股,其股權由國資單一持股變為多元持股,最終實現整體上市。
根據綠地控股2020一季度財報,以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等管理層為首的員工持股平臺——上海格林蘭持有綠地35.45億股份,持股比例為29.13%;上海地產持有綠地控股31.42億股,持股比例25.82%;上海城投持有25億股,佔比20.55%。剩餘社會資本持股比例為24.5%。
在股權穿透後,其第二大股東上海地產和第三大股東上海城投都是上海市國資委旗下企業,其國資合計佔比超過46%。雖然就單一股東而言,其股權都低於上海格林蘭,但國資合計持股比例要超過上海格林蘭。因此,在外界看來,綠地一直被視作一家國企。
不過,對於其混改後自身狀態的界定,綠地在公告中表示,“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根據第二次混改方案,上海地產和上海城投合計轉讓17.5%的股份後,合計持股28.5%左右,這意味著,如果此次綠地混改完成,上海市國資合計持股比例很可能低於管理層的持股平臺上海格林蘭,即本次混改後的綠地將變成管理層持股一股獨大。
綠地對此稱,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預計公司仍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但公司控制權結構可能發生較大變化。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從公司法角度看,綠地的持股結構確實不構成單一股東形成控制的局面。
對於一家曾經由國資持股100%的國企而言,如今綠地演變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並且隨著二次混改國資持股的下降,綠地的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將進一步加劇,這種狀態究竟是利是弊?
誰是新實力投資者?
自第一次混改整體上市後,對於綠地的狀態,股市無疑是最直接的反應。
2015年,在借殼金豐控股上市後,綠地控股集團的股價持續漲停。當年其股價一度高達40多元,市值超過3000億元,超過萬科萬達。但隨後其股價就掉頭向下大幅下跌,進入了漫長的下跌期,其最低價僅為5元左右,市值只有近600億元,大幅縮水80%。
8月6日,綠地控股股價在7.8元左右徘徊,其市值只有950多億元,相較於其上市後的峰值,市值縮水超過2/3。
在股價持續低迷的背景下,2019年6月17日,綠地控股被調出上證50指數。
綠地股價持續大跌引發廣泛質疑。在公開場合,對於股價的下跌,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表示,股價“確確實實被低估了”。
張玉良認為,是地產行業總體偏低,再加上綠地的流動性不夠所致。“因為綠地兩個國有大股東合計持股超過46%,大家覺得資本沒法做,這個動一動會比較好一些。”
基於此,有市場觀點認為,綠地此次進行二度混改,很大程度指向了綠地的市值,透過引入新的資本,股權多元化,有望提升在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
對此,上述綠地集團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上海地產集團及上海城投集團這兩大股東之所以出讓股權,是為了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最佳化國資佈局結構調整,完善公司股權結構,綠地集團是根據兩大股東的通知披露了這一相關資訊。
不過,在股權轉讓公告發布十分鐘後,綠地集團即在官微發文稱,新一輪混改將要引進“新實力戰略股東”。
“作為混改樣板實現整體上市5年後,率先啟動新一輪深度混改”,綠地集團稱,透過給上市公司引入新的優秀戰略股東,支援企業進一步提高市場化程度,提升經營管理自由度。
“應該是一家重量級的企業”,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對於綠地的新實力投資者,可能是一家有資金實力的金融機構,因為綠地的財務壓力還是挺大的,引入央企背景的金融機構,可以更好解決負債問題。
不過,也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引進的新股東很可能是一家有產業背景的央企,綠地的多元化更需要產業的支撐。
到底是誰啟動了這次混改?是綠地兩大股東還是綠地本身?綠地集團公告和官微發文的指向性略有不同,但這些回應均顯示出,從更深層次來看,綠地集團急需做出改變。
業績不好就換股東?
綠地怎麼了?
對於綠地而言,市值持續下跌只是表象,在5年時間裡,其股價一路下跌,距高峰跌去了80%。這意味著,至少在5年時間裡,這家公司並不被資本市場投資者看好。
這顯然與綠地集團的光環大相徑庭。
年報資料顯示,2019年綠地控股實現營業收入4225億元,同比增長21%;利潤總額305億元,同比增長35%;歸母淨利潤149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房地產主業實現結轉收入1947億元,同比增長21%;基建板塊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866億元,同比增長47%。
對此,張玉良表示,綠地控股已經成功轉型,形成了“房地產、基建兩大主業並駕齊驅,金融、消費、健康等協同產業雙向賦能”的經營格局。
不過,這與綠地此前的預期有較大的差距。2013年時,張玉良表示,今年的經營收入預計會超過3200億元,預計明年經營收入會超過4000億元,後年會超過5000億元。
截至2019年,綠地營收剛過4000億元,離5000億元還有不小的差距。而2020年,在疫情的考驗下,綠地經營含金量更是相形見絀。
據綠地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綠地實現營業總收入2099億元,同比增加4.14%。多個利潤指標降幅更大,其中實現利潤總額153億元,同比減少7.6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0億元,同比減少10.79%。
在佔到整體業績半壁江山的房地產業,綠地更為遜色。2020年1-6月,綠地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031.2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30.7%;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330.29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0.7%。從全國來看,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8.4%、5.4%,綠地降幅遠大於全國平均水平。而從綠地與行業龍頭恆大、碧桂園、萬科等對比來看,這些龍頭房企銷售業績基本維持在小幅增長或降幅不大的格局,相較之下,綠地業績下滑可謂劇烈。
對此,盧文曦指出,綠地近年來發展戰略上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產品線過於偏重商辦專案等,由此導致資金投入大、回收慢,最終衍生出資金鍊危機、管理危機。
此外,其城市佈局在三四線城市佔比過大,整體擴張步子過大,其問題逐漸顯現。去年以來,綠地集團頻頻曝出危機,包括出現多起房屋質量安全事件、超高層建築停工風波等。
對此,張玉良回應稱,2020年綠地將在不加大槓桿的情況下融資,拿地重心回到一二線城市,同時要全面反思,對一般的工程質量問題全面避免,重大的工程質量問題要杜絕。
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重心轉移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綠地是否能夠承受?
綠地業績快報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在營收、利潤總額、淨利潤等有所增長的情況下,綠地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反而由789億元降為776億元,下降了13億元,與此同時,其總資產由11457億元增長至12019億元,增長了562億元,這顯示出綠地很可能採取負債擴張、進一步加大了槓桿。
從公司治理角度看,公司業績不好,股東可以據此對管理層進行考核,甚至是更換管理層。但從綠地股權轉讓資訊來看,目前的局面是,業績不好,同時換股東引入新實力投資者。
王玉臣表示,管理層和股東並不是截然相對的概念,管理層通常而言正是股東的利益代表,股東不存在被動撤換的問題;本次國資減持,很可能還是套現,同時藉機引入新的投資方來最佳化股權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