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任世碧
5月19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我們正在組織編制面向未來15年的科技發展規劃和“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科技需求,加強科技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不斷髮展,必將成為加速科技創新的關鍵性助力。自2018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已然向目標加速邁進:科創板註冊制、再融資放鬆、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等重大舉措不斷落地。由此可見,A股市場能夠更好完成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最佳化資源配置、為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注入新動能的重任。
對此,國盛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隨著中國經濟、企業的快速崛起,只有加快科技創新實現國產替代、掌握核心科技“硬實力”,引領前沿技術的科技成長企業。A股正在迎來一個雙向擴容、為轉型升級與科技創新服務的資本市場,科技成長將成為中長期主線。
對許多老股民來說,20年前科技股酣暢淋漓的走勢歷歷在目,科技股表現異常強勁,成為帶動市場上攻的主線。今年是否有望重啟?
八陽資產表示,科技是中長期的主線。歷史上科技股板塊大漲的動因是海外科網泡沫,所以在短暫的上漲後陷入極長期的低迷。經過了20年,中國經濟的量和質都已經有了顛覆性的變化,本輪行情主要是由中長期產業趨勢驅動的,其持續性及跨度將會遠遠強於歷史。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科技股前期走好,是基於長期邏輯向好的預期。其內因是資訊保安、自主可控的政策推動,以及5G需求的加速。科技自主創新的路不容易,也絕不會一帆風順。投資建議是堅定看好長期發展的空間,但選股上要保守,選擇具備市場應用的前景,企業研發投入高,且具備好的現金流的科技企業。”
“近期科技股已出現了一定表現,一些資金開始抄底科技龍頭股,特別是新基建的七大領域,像5G、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大資料中心、城際鐵軌、特高壓以及工業網際網路這七大方向,都是屬於今年重點投資的方向。科技股代表經濟轉型的方向,國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勢必會進一步增加。中芯國際也獲得了大基金二期和上海積體電路基金二期共22.5億美元的增資,從美股私有化,計劃在5月份衝擊科創板,應該說科技板塊特別是晶片半導體板塊有可能迎來一波較好的機會,從這兩年華為的發展來看,並沒有因為美國的打壓而出現盈利下降,反而盈利和收入均出現較好的增長。因此,晶片產業鏈上的板塊和個股可以重點關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政策大力支援下,科技板塊上市公司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行情300033,診股)資料統計發現,在353家科技類上市公司中,有109家公司2020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佔比逾三成。其中,有30家公司報告期內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
在多重利好提振下,5月份以來,科技板塊表現較為強勢,230只成份股股價實現上漲,佔比逾六成。包括*ST信通(行情600289,診股)、誠邁科技(行情300598,診股)、虹軟科技、當虹科技、寶蘭德、煉石航空(行情000697,診股)等在內的12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逾20%。
表:QFII連續五個季度持倉的科技股
製表:任小雨
值得一提的是,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已提前佈局科技概念股。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有35只科技概念股獲得QFII持倉,其中,啟明星辰(行情002439,診股)、工業富聯(行情601138,診股)、東軟集團(行情600718,診股)、廣電運通(行情002152,診股)、華宇軟體(行情300271,診股)、海能達(行情002583,診股)、光環新網(行情300383,診股)、中際旭創(行情300308,診股)等8只科技概念股QFII連續五個季度持倉。
淳石資本執行董事楊如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技行情早已經產生了,而不是將來要發生,國產替代的概念從去年10月份延續到了現在,就算疫情也沒有阻擋行情的發生。所有利空,比如疫情和美國打壓,不給零部件都沒有影響反而加速了行情,目前將中國半導體企業按現在市值賣掉,可以收購同行業歐美最頂尖的企業。”
(編輯 孫倩 策劃 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