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拐點之年到來
2020年可能是雲的拐點之年。
我們可以先看看兩組資料。
2020Q1,AWS單季度營收首次突破百億美元,達104億,注意這裡是美元。
再看後發廠商的資料會發現,部分國內廠商全年營收甚至不超過100億,注意這裡是人民幣。
如果你再看蘇寧雲、美團雲相繼停服事件更會意識到,雲市場的馬太效應其實正在加劇,未來市場只會越來越集中。中小廠商不再具備發展雲的權利,只有大廠才能投入資源和技術,支撐雲的長期發展。
頭部廠商擠壓、中小廠商停服,並不意味著市場就不再有空間。
IDC《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跟蹤》報告就顯示,2019下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69.6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同比增長60.9%,PaaS市場同比增長76.3%。
市場大環境其實依舊處於大盤增長的狀態,後來者的增長依舊迅猛,細分市場的機會始終都在。不管是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百度雲乃至金山雲的種種舉動,都可以察覺到這一年似乎不太一般。
我們可以先梳理一下這一年來雲市場關鍵事件的時間線。去了解雲廠商所處的宏觀環境是怎樣的——新冠疫情和新基建是討論雲廠商不可避免的宏觀環境。
疫情前,不少雲廠商接連組織架構調整,把雲在集團中的地位迅速拔高,打響了2020年雲拐點之年的發令槍。
疫情中,雲的需求激增,國家決策層疫情後再提出“新基建”的號召。大環境突變,原本在2019年就開始緩慢提速的賽道迅速進入膠著狀態。騰訊2019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則是顯示,騰訊雲2019年營收超過170億元。
疫情後,36氪報道稱百度雲2019年營收目標為100億元,2019年完成70%。2020年百度雲OKR為扭虧為盈。金山雲5月8日赴美上市,騰訊在5月13日釋出Q1財報,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再次成為其中的亮點。
行至今日,所有云廠商都到了需要刀刀見血拼刺刀之時,你從各個雲廠商上上下下的反應,以及釋出會的頻次,乃至和合作伙伴之間的聯動,就能察覺到到其中的焦慮感。
二
家家都有本經
對雲廠商而言,家家都有本經,我們可以去審視每一家企業當下面臨的挑戰。
華為雲在年初升級成為Cloud&AI BG ,成為華為第四大BG,“獨立”和“突破”是核心目標。
要知道,過去華為雲在IT私有云部署的戰場因華為政企業務的支撐,具備較大優勢。但公有云趨勢不可避免,阿里雲等雲廠商的市場表現極為誘人,華為雲逐漸獨立,華為雲BU過去處在華為政企業務之下,2019年逐漸有獨立脫胎之勢。
華為雲甚至還在重新界定混合雲的問題——用公有云牽引私有云發展。
畢竟政企客戶對安全需求極高,往往需要私有化部署,過去那種在企業內部做私有云部署業務軟體的模式不再可行,基於公有云提供標準化、可規模化複製的產品成了華為雲接下來的思路。
對百度雲而言,今年是組織架構不斷調整,業務線不斷梳理的一年,“整合”與“盈利”是最大主題。
2020年1月百度雲組織架構調整,原AIG、TG、ACG整體整合為“百度人工智慧體系”。新AIG包含技術中臺群組和智慧雲事業群組兩大群組組成,由百度CTO王海峰整體負責。
5月7日百度雲2020年第一季度內部會上,百度CTO王海峰提到“力出一孔”的原則。百度雲“雲 AI”加速整合,以及提到追求規模轉變為考核利潤、扭虧為盈。
其實在這種環境下,你也能理解金山雲上市的考量。
從外部環境去觀察,巨頭林立市場過於激烈,金山雲有必要找到一個相對契合的時間節點。此時不上市,之後或許再難尋覓上市良機。
從內部治理去考量,雲戰爭全面打響前,上市對企業內部有一定激勵作用,可為下階段的競爭做好鋪墊。
在中概股遭遇瑞幸事件重創,美國證監會甚至直接警告美國投資者警惕中概股之際,金山雲上市首日還能股價大漲40%,成為國內首個純雲計算中概股投資標,可見市場對中國雲市場的看好。
雲廠商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其實很大程度已經展現出了中國雲計算的想象力和大廠們的增長空間。
那麼回過頭來看,騰訊雲當前所處位置究竟是怎樣的?
騰訊雲過去一年高歌猛進,已經躍升至全球市場第五位,且增速位列第一。
騰訊雲2019年全年營收超過170億元,增速超過87%,付費客戶數突破100萬。
騰訊雲過去一年的勢能都在得到釋放,在疫情中雖然也受到雲業務的專案交付及新客戶獲取延遲的影響,但騰訊雲基本方向值得認可,和其他企業形成了差異化競爭:
在網際網路優勢領域持續深掘,在金融、政務等領域進一步拓展;
堅持C2B的策略,在工業、文旅及零售等垂直行業不斷延展機會;
加速國際化佈局,已在全球26個地理區域內運營著 53個可用區;
尤其是C2B的策略,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極為明顯。騰訊可以利用自身社交軟體為聯結器,聚集C端客戶,為B端轉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除了增強使用者的體驗之外,還可以透過企業合作和小程式設計上攫取B端的增效出口。
三
細分、垂直、紮根
在2020年,騰訊雲真正面臨的問題其實是細分、垂直、紮根,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生態擴張。
要知道,雲等核心其實還是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它的本質上連線客戶、結構可視、智慧決策,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數字化改造,從而實現產業降本提效、提高使用者體驗、增加產業收入和升級產業模式。
一組有意思的資料是,2019年騰訊雲合作伙伴數量超過7000家,增長40%,聯合行業合作伙伴在19個行業共同打造了100多個解決方案,共同服務客戶超過20萬家。2019年,來自合作伙伴業務的收入在整個騰訊雲佔比達到了30%。
這樣龐大的生態規模還會持續提升。
行業解決方案面對的是一個多行業、多場景的複雜數字化轉型市場,客戶對服務的關鍵訴求主要表現在兩個維度:
1、在空間維度上,在架構維度上的整合多場景需求,這裡麵包括了前瞻性的架構設計與技術諮詢,還有從行業應用向下延伸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2、在時間維度上,需要透過實踐的方式實現數字化轉型架構的長期運營。要知道,諮詢僅僅只是起步,交付是開始,持續的運營才是關鍵,這需要時間才能驗證。
對騰訊雲來說,它的幸運之處在於。
和其他市場上的雲廠商相比,騰訊雲在2018年930改革之後,就實現了組織架構調整,業務方向相對明確,過去1-2年都處於業務發力的狀態。
騰訊雲對騰訊集團而言是當前的戰略業務,畢竟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所佔營收已經達到了四分之一以上。
其他廠商要麼面臨盈利問題,要麼面臨內部博弈問題,甚至是國際供應鏈問題。騰訊雲的包袱更小,掣肘更少,內部環境、外部環境都相對更為優越,無論從營收結構、未來方向以及公司內的地位而言,騰訊雲當下能夠獲取的資源都是相對優於其他廠商。
在這種專注業務拓展,且得到高層戰略認可的情況下,我們幾乎可以預料到騰訊雲在2020年可能會著重發展的方向。
1、更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財新》報道,這次疫情當中,國內雲企業都在“完全不計成本地投人、投裝置”。以騰訊會議為例,為了滿足疫情期間激增的使用者需求,騰訊雲使用星星海SA2雲伺服器,在8天之內為騰訊會議擴容超過 10 萬臺雲主機,共涉及超百萬核的計算資源投入。這些伺服器未來必然會投入市場。
在“新基建”的宏觀背景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提出了“融合創新的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要求,我們可以在政策檔案中找到一些端倪:
以5G、人工智慧、雲計算、大資料等智慧技術為主要支撐,透過打通全產業鏈,構建基於雲平臺的海量資料採集、匯聚、分析服務體系,支撐製造資源的泛在連線、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最終形成智慧化的生產方式和全新的價值創造生態,是工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前兩天騰訊雲提到要新增多個超大型資料中心叢集,這些資料中心叢集將秉持集約化和模組化模式建設,長遠規劃部署的伺服器都將超過一百萬臺。
要知道騰訊早年在天津、貴安等地不計成本打造了雲資料中心,而這樣的資料中心後來在騰訊幾次春節紅包發展之後遍地開花,這次疫情用雲量激增之後,資料中心只會越建越多。從資料中心叢集建設的力度來看,騰訊雲幾乎和阿里雲不相上下,這其實也是未來騰訊雲在國內的底牌。
2、把握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浪潮
中國實體經濟正在加速擁抱數字經濟。近期,國家積極佈局新基建、資料要素培育,以“上雲用數賦智”行動等舉措助力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國內雲計算廠商也在把握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浪潮。
比如在政府數字化轉型方面,涉及政務民生服務領域,核心在於提高政府效率,做到築基、善政、惠民、興業。騰訊參與打造過標杆案例“粵省事”,疫情期間政務小程式也在全國遍地開花。此外,助力雲南打造“一部手機遊雲南”,助力廣交會搬上雲端都是典型的幫助政府拓展服務能力的案例,這種案例未來會在更多省份和城市落地。
另一方面是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比如,在需求端,騰訊雲正基於微信、小程式的C2B連線,助力生產企業實現使用者的“數字化直達”。在生產端,利用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幫助企業提質增效。
騰訊雲在工業製造領域助力富士康打造的“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它形成了一定的示範效應,未來也許可以對其他企業可以展開規模化、針對性輸出。
事實上,中國企業對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把握的更敏銳。疫情後,騰訊啟動了“數字方舟計劃”,試圖透過降低成本、引流拓客、設立專項基金、技術開源等方式解決中小微企業所面臨的問題。
在過去,網際網路平臺為代表的新經濟常常被決策層視為當下發展階段不匹配,甚至有專家質疑中國“過早去工業化”,對未來長遠競爭不利。然而你從騰訊在數字經濟中的種種動作去看,會發現幾乎所有舉動都是在“脫虛入實”。
這種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拿捏和把握,才是真正把握雲這艘大船航線的指南針。
3、構建圍繞自身的雲生態
打造一個能自由生長的生態,這需要企業慢慢去培育。這包括和合作夥伴打造聯合解決方案,與各家行業ISV共同推出數字化產品解決方案,其中的認證、渠道、商業化推廣恐怕都需要靠構建生態去落地。
這其實也是華為和阿里現在著重在做的事情。去年阿里在提“被整合”,華為提“Huawei Inside”其實都是在強調生態的問題。
雖然當前騰訊雲在生態構建這個話題上相對低調,但在去年騰訊雲圍繞SaaS生態打造的“千帆計劃”以及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上已經看出了這個趨勢。
尤其是5月和金蝶之間的合作,你可以看出騰訊雲的“全棧+生態”思路。這種思路和阿里的“被整合”,華為的“Huawei Inside”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
它的特點在於兩塊,一塊是發力IaaS建設,另一塊是聯合行業共建PaaS平臺。
這種“全棧+生態”的思路雖然暫時不像“被整合”和“Huawei Inside”喊得響,甚至顯得有些低調,但是隨著生態內的ISV解決方案商以及PaaS產品愈加豐富,我們可以期待騰訊雲的生態規模會越發壯大。
四
雲的戰場永不停歇
雲的市場是不會停歇的,畢竟商業競爭永不停歇。
從宏觀背景去看,2018年國內數字經濟總量已經達到31.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全國有11個省份數字經濟規模超過萬億元。這才是雲真正的底盤。
尤其是疫情之後,決策層試圖引導網際網路公司支援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的步伐還在進一步加快,雲的市場需求總量必然會進一步提升——這對任何一家雲廠商來說,這都是機遇。
雖然當下公有云的市場格局相對穩定,但是從騰訊雲、華為雲的種種表現去看,這個戰場並不會停歇,未來隨著雲市場整體擴張,我們可能會見到更大的變化。
從中觀環境去看,在信通院的資料中,未來2年國內雲計算市場年增長率依舊超過30%,2022年的市場規模甚至接近3000億元,和現在的1700億元相比幾乎翻倍。
從微觀環境去看,AI市場的增長更是會給雲解決方案廠商提供更大的空間,未來頭部雲廠商和解決方案商之間的利潤分成將是遲早的問題。
尤其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等多種雲模式並行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上雲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和複雜化發展趨勢。
雲戰場其實是全方位、立體式、多層次的,它並不是簡單的公有云大拳頭便大。後發廠商有自己的機會所在,每一個廠商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尤其是工業網際網路以及消費物聯網在未來擴張後,雲和人之間的連線只會更緊密。任何一個商業領域都不可能存在一勞永逸的競爭。
英國曆史學家彼得·沃森在《20世紀思想史》中有這樣一段話:
歷史讓人明白,人類事務永無定論,靜態的完美和終極的智慧均不可企及。
雲計算這個風起雲湧的市場,其實也是如此。
——END——
前南都、中經記者,關心技術、文化與人
鈦媒體2015、2016、2018、2019年度作者
新浪創事記2018年度十大作者
騰訊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