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0%香港中小企業預計今年投資大灣區 金融機構迎來擴張新機遇

由 嶽洪秀 釋出於 財經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王雨晨)1月10日,貝恩公司與恆生銀行(以下簡稱“恆生”)最新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報告:韌性與機遇》研究報告。調研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小企業認為大灣區長期經濟增速將接近甚至超過歷史增速。這些企業也做好了投資大灣區的準備。大約80%的內地中小企業和60%的香港中小企業預計今年將拿出至少15%的收入投資大灣區。

此外,7成受訪中小企業對香港及內地政府推出的互聯互通措施持樂觀態度,當中8成更期待能加快實行相關措施。受訪中小企業對跨境金融產品及服務需求殷切,特別是貸款、專業理財等相關服務,包括靈活的保險計劃及全方位財資管理方案。

大灣區憑藉穩固的基礎設施和強大的政策支援,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隨著出入境限制解除,中小企業對長期經濟發展抱有較高的預期,也期望釋放自己的發展潛力。金融服務機構可以藉此機會入局,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它們未能得到滿足的金融需求,推動中小企業在大灣區的發展。

當前,大灣區中小企業正在準備進入下一個增長階段,有強大的金融服務需求。它們的擴張離不開金融服務機構的支援,包括便捷的借貸服務、專業的理財服務、靈活的保險政策及全面的現金和流動資金管理。對於金融服務機構來說,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重要機會。

報告指出,金融機構首先需要明確大灣區在其未來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們可以選擇差異化的細分跨境服務,或者開展更大範圍的服務,直接與國內金融服務機構競爭。例如,已經建立國際業務網路的大灣區銀行可以首先著手於實現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在金融業務領域的“互聯互通”,尤其是發展供應鏈融資或應收賬款融資。之後它們可以考慮是否進一步投資該區域,透過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價值主張,吸納更多的產品或擴充套件經銷網路,跨越邊境,滿足境內需求

此外,金融機構應當決定在哪些行業領域開拓業務,根據不同行業的潛在金融服務需求,以及自身滿足需求的能力,在大灣區展開行業評估。不同行業各有痛點,因此金融機構需要據此做好功課。金融機構需要了解各行各業獨有的挑戰和偏好,以此推出具有吸引力的產品服務,贏得市場。

編輯 孫文軒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