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是投指著眼於企業本身,對企業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由於企業所處行業特點、發展階段、市場環境及其他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企業估值方法不盡相同。
不過,估值看似只是一道數學題,但實際上需要對企業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的梳理。尤其在投資中,掌握基本估值方法是投資者獲取成功的基礎技能。
那麼問題來了,常見的估值指標有哪些,如何對上市公司進行估值?
下文內容來源於答主(部分內容有刪減):資管裕道人、財寶君、墨香、深度價值投資圈、投研筆記等。
股市漲跌無常讓投資者難以琢磨,但拉長時間來看你又會發展股價的走勢又大體圍繞著其內在價值上下波動。因此,掌握有效的估值方法便是站穩腳跟的法寶。剩下便交給時間這個最好的朋友打理就行了。
估值是價值投資最核心的學問,但是價值投資不是說會查資料,會對比幾個財務資料,那就是估值了。要真的是那麼簡單,賺錢就很容易了,但實際上呢?根本不是。
因此,估值之前,要承認價值投資的四個基本概念和兩個重要假設:
1.股票等於股權,是企業所有權
2.利用“市場先生”來對來市場的波動
3.由於未來是不知的,所以需要安全邊際
4.一個人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圈,價格會向價值靠攏,價值是可測量的。
如果上面假設成立,那麼再來考慮估值。
對於估值,常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市盈率、市銷率、市淨率估值,有計算未來現金流折現、還有綜合條件估值等等,但不同行業不同性質企業估值方法是不一樣的。
市淨率:
市淨率是從投機到投資衍生出來的最早估值方法。市淨率即PB,該估值方法注重資產負債表,是巴菲特從格雷厄姆處學到的一種適用於經濟蕭條到復甦期的估值法。
這個方法是透過透過企業賬面價值和公司市值的對比,尋找股票價值大大低於公司賬面價值的公司進行投資。公式是股價除以每股淨資產所得的比率。只要市淨率越大,公司的股價就越被低估,就越值得買入。不過指標的侷限性在於容易受到資產折舊、負債過大、通脹以及會計政策的影響,同時由於使用的是歷史資料,因此缺乏對未來每股淨資產的預測。
市盈率:
當估值指標發展到中期的時候,有人開始推導到由資產估值向盈利能力的轉變,這個時候估值指標是市盈率。市盈率是目前使用得最廣泛的指標。該估值法注重的不再是資產負債表,而是利潤表。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是股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簡單來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未來若干年每股收益以恆定數值增長,那麼市盈率代表的是股東經多少年後透過分紅或股息收回投資。
市銷率:
但是,市盈率指標也不是萬能的,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一家公司即便非常好,它的利潤也可能每年波動。比如,公司某一年決定把資金投入技術研究以增加未來的盈利能力,或者把上一季度的盈利部分轉入下一季度。那麼,從長期來判斷一家公司究竟是好是壞,利潤似乎不太準確。
直到20世紀50年代後期,“成長股投資之父”菲利普費雪提出市銷率指標。他認為,該指標對成長性股票的估值很有用,可以粗略判斷相同行業的哪家公司的股票更具有投資價值。在他看來,銷售額才是從長期來判斷一家公司究竟是好是壞的關鍵所在。
20世紀80、90年代以來,市銷率西方資本市場開始流行,主要用於初創企業或高科技企業。因為,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投資者們往往十分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成長性。但是,隨著一些持續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無法盈利的網際網路公司的頻頻出現。這個時候市銷率的用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雖然這些公司暫時不能盈利,但是根據它們的銷售變化就可以大體知道公司在市場的擴張程度如何?有沒有競爭力?
其他相對估值方法,這裡還可以提一提彼得林奇的PEG,彼得林奇認為,任何一家公司股票如果定價合理的話,市盈率就會和收益率相等。他同時認為,利潤增長率不能太高,否則就難以持續。
此外,還有絕對估值法現金流折現模型。
現金流折現是透過預測公司將來的現金流量並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計算公司的現值,從而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定價方法。一般而言,投資股票為投資者帶來的收益主要包括股利收入和最後出售股票的差價收入。使用此法的關鍵確定:第一,預期企業未來存續期各年度的現金流量;第二,要找到一個合理的公允的折現率,折現率的大小取決於取得的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風險越大,要求的折現率就越高,反之亦反之。
上面就是比較常用的估值指標了。現在我們要切記的是,對於估值最重要的三條準則是:
第一,估值不會給你直接帶來利潤,尋找估值底線,只是為了給你帶來投資上的安全。
第二,估值只需模糊標記過激的兩端即可。
第三,儘量不在估值尷尬的時候下尷尬的交易單,也就是說高估的時候儘可能迴避。
說到底,估值比較模糊,我們只能作為參考。因此,估值也可以說是數學與藝術的結合。
比如,過去茅臺從400億多市值發展到現在的上萬億的過程,其實它的市盈率估值最低達到過10倍pe,最高達到過70倍,但這都不妨礙茅臺的總市值不斷的擴大。過去的70倍,也許就是未來的10倍。這是因為企業有持續成長的能力,也就是說它處在好的行業中,而且具有護城河。當然如果是差的企業,當前的10倍,也許是未來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PE。
所以,針對估值不能打看單看財務資料的高低,一定要對行業未來發展的潛力和能力做一下評估,不能生搬硬套。如果做到這樣,可能長期投資效果要遠遠的超過市場90%以上的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