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印鈔廠的敵人?

誰是印鈔廠的敵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華商韜略,作 者丨吳 銳

近日,網路流傳的中國印鈔造幣集團有限公司陳耀明私印“同號鈔”2萬億的傳言,已被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闢謠。

雖然謠言已過,但人們對中國印鈔造幣集團有限公司的興趣卻從來沒有減退過。

01 高牆鐵網中的世界

中國印鈔造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鈔”)是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大型國企,其前身是1948年設立的中國人民銀行發行處。

據中鈔官網介紹,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印鈔造幣企業,擁有最大的產業規模、最齊全的專業門類和最完整的產業鏈條。

其主要業務包括印鈔、造幣、鈔票紙、安全線、油墨等原材料生產,以及印鈔造幣專用裝置製造等。

中鈔是國內唯一的負責人民幣設計、研發、印製的企業,旗下有23家子公司,年營業收入約40億美元(合人民幣254.9億)。

不同的子公司,負責鈔票印製不同環節的工作。比如北京印鈔有限公司、上海印鈔有限公司等7家子公司負責鈔票的印製;保定鈔票紙業有限公司則負責印鈔紙的生產……

印鈔造幣屬於涉密行業,保密工作非常嚴格。以前,北京印鈔廠、上海印鈔廠甚至只能使用代號“541廠”、“542廠”。很多老北京人甚至一直認為“541廠”是一所監獄。

這也難怪,畢竟高牆鐵網,大門緊鎖,還有大量荷槍實彈的武警站崗,這樣的單位乍一看就像一所監獄。

後來“541廠”掛上了“北京印鈔有限公司”的牌匾,但是安保和保密工作卻絲毫沒有減少。至今,印鈔廠的職工依然需要對親友保密,要對自己的工作守口如瓶。

工人一旦進入廠區就要手機關機,和外界再無聯絡。不過穿過這些高牆鐵網,會發現印鈔廠內部還是別有洞天的。

《北京紀事》雜誌曾報道,在北京印鈔有限公司院內,除了廠房以外,還有食堂、澡堂、操場、籃球場、花園、學校、武警營房等設施,儼然一個小世界。

這一切都是為了保密:中鈔為了減少員工離職帶來的洩密風險,因此為職工提供較好的福利和工作環境。

印鈔的過程簡單來說分為三步:一是檢查印鈔紙有無瑕疵;二是印刷;三是檢查印好的鈔票有無瑕疵。

鈔票安全是公眾關心的話題,中鈔確保生產安全、鈔票無遺失的核心方法其實很簡單——送進廠區多少張印鈔紙,就要相應地送出多少張鈔票,差一張都不行。印鈔紙如果損壞了,就算揉成團也要儲存好,要“死能見屍”,要讓最終的產品能對上數目。

從檢查印鈔紙到印刷、查鈔、裝箱、運輸,每一道環節,工作人員最需要注意的紅線就是清點數目,所謂“經手必數”。經手人確定數量無誤後,還要在工序表上蓋上自己的印章。

如果哪道工序數字和上一道對不上,哪怕是少了一張10元鈔票,甚至鈔票上少一個角,那麼之前工序的工人就很不幸了,暫時別下班了,“挖地三尺”也要把少的東西找出來。而且這屬於嚴重失誤,會受到罰款處罰。

法制月刊《藍盾》雜誌曾報道,2005年,北京印鈔有限公司曾發生兩張100元人民幣缺角的事故,事故原因一直未能查明,最終廠領導被處罰,扣除獎金上萬元,處領導被扣數千元,該車間工人被全體記過一次。

印鈔廠裡隨處可見攝像頭,如果真有職工偷竊,那麼就要承擔刑事責任。上海印鈔有限公司歷史上曾發生過印鈔工人因偷竊幾百元錢而被槍斃的案件。

印鈔廠尤其忌諱職工賭博,一旦發現,輕則記過,重則辭退。

思想教育工作也要月月抓、日日抓,《安全》雜誌曾刊文指出,諸如“警鐘長鳴”類的教育片是印鈔廠職工要常看的。

曾有印鈔廠工人接受《廣東印刷》採訪時暢談工作心得:“不要聯想這些鈔票能換來汽車、手機……要像農民看白菜,裁縫看衣服一樣,把鈔票看成普通的勞動產品。”

02 從顛覆到谷底

作為我國唯一擁有印鈔權力的“壟斷企業”,中鈔在經營上是不是毫無壓力呢?

其實也並非如此。

鈔票是中鈔的產品,要生產多少產品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來決定。

央行制定印鈔數量計劃時,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各商業銀行的需求;另一個是看回收狀況,即需要銷燬的殘損人民幣的數量。

雖然商業銀行都希望央行提供儘可能多的流動性,但它們卻不太喜歡鈔票,甚至有些“嫌棄”。

更多鈔票儲備意味著銀行在現金調運、安保裝置、安保人員、金庫的建設維護上都會增加成本,早在移動支付興起之前,各商業銀行就已經在努力提升各類非現金結算功能和交易量了。

如今隨著支付寶、微信錢包、雲閃付等移動支付方式興起,多數人日常幾乎不再使用現金消費,也很少去銀行取鈔票。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對鈔票的需求就更少了,儲備也越來越少,如今要去一些商業銀行提取大額現鈔,甚至需要提前預約。

這意味著流通中的鈔票需求量大幅度減少。

再來看第二個因素:需要銷燬的殘損人民幣的數量。

紙幣長期使用會破損,到一定程度就無法使用了,這些殘幣會被送到中鈔進行銷燬。銷燬多少就意味著還要再印出多少新的來。

由於如今現金的使用量大幅減少,造成絕大多數鈔票都安全地躺在銀行的金庫裡,或是鎖在普通家庭的抽屜裡,根本沒有機會經歷風雨或磨損。這就意味著鈔票壽命被大幅延長了,需要印製的新鈔票也就相應大幅減少了。

相應地,中鈔的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嚴重。

事實上,在移動支付興起之前,從2006到2015這十年間,正是中鈔不斷擴大產能,“大幹快上”的十年。這一點從當時物價的變化也可以看出來。

2013年,中鈔的印鈔生產能力已經達到“十一五”(2006年-2010年)初期的2.63倍。2013年底,總公司新成立了廣州印鈔有限公司,這使印鈔產能又提升了一倍。

而後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及移動支付的興起,鈔票印製數量瞬間從巔峰跌落谷底,這一下讓產能過剩的問題凸顯出來。

中鈔下屬的7家負責印鈔的子公司,分別位於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原本不存在競爭關係,按“計劃”辦事就好。但2015年以後,隨著印鈔數量減少,為了爭取更多業務,“相煎何太急”的鬥爭也逐漸凸顯出來。

看到了問題所在,從2015年起,中鈔提出了“從嚴控制產業規模,改變戰略重心,加快進入國際市場”等新的戰略定位。

03 激烈博弈的印鈔江湖

要全面轉型,就要實現業務多元化。

除了印製鈔票,難道中鈔還有其他業務嗎?

其實它的業務覆蓋面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因為掌握防偽技術,所以中鈔的業務包含大量有防偽需求產品的設計和製造,包括:身份證、畢業證、護照、銀行卡、社保卡、不動產證、稅務發票、商業票據、紀念幣、冬奧會門票等。

但是和印鈔不同的是,在這些業務上,中鈔並不具有壟斷地位,它要面對市場,面對強手林立的“江湖”。

比如擁有160多年曆史的德國捷德公司,從1994年就進入中國市場,是中鈔在IC卡生產上最強勁的對手。

捷德目前已在國內眾多大中城市的公交卡、社保卡領域佔據市場優勢地位,它也是工農建中等眾多商業銀行的銀行卡供應商。

中鈔常年按計劃指令生產,在市場拓展上顯然不如民營、外資身份的捷德那般“敏捷”。而且它為了安全,要求各子公司在市場專案申請上層層審批。這樣效率極低,進一步限制了其同捷德的博弈。

同時,中鈔的很多防偽技術,只能應用於特定印鈔紙和油墨上,無法適應市場上多樣化的商標防偽需求。這也限制了它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

事實上,中鈔最有潛力的拓展領域並非國內。

2015年以來,公司最成功的業務拓展當屬海外印鈔。

全球大約有四分之三國家的印鈔業務是外包給私營或外國公司做的。

印鈔行業在技術研發、生產裝置、人力成本的投資非常巨大。對於一些人口較少的國家來說,由於鈔票印製量較少,如果自己研發、生產會很不划算。而對於有實力的國際印鈔企業來說,這就是一塊大蛋糕了。

中鈔曾承接過柬埔寨、古巴、蒙古、越南等國的鈔票印製業務,近年來最成功的是承接了尼泊爾鈔票的印製。

不過,國際印鈔市場是個競爭更加殘酷的江湖,目前中鈔海外業務僅侷限於亞洲地區,就是因為強手如林。

德國捷德,在海外市場上依然是中鈔的宿敵。它的業務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東歐國家的鈔票印製市場上居於霸主地位。

不過,在國際印鈔企業的江湖排名中,長期居於老大位置的恐怕是澳大利亞政府。

澳大利亞的鈔票生產是政府行為。

澳大利亞政府1998年發行了第一套塑膠鈔票,它在塑膠制鈔的技術上一騎絕塵,擁有核心優勢。塑膠鈔票最大的優點是有更高的防偽效能,很難被仿製;而且塑膠鈔票使用壽命更長,能達到紙質鈔票的4倍。

目前全球有多達40多個國家全部或部分使用了塑膠鈔票。澳大利亞政府負責為智利、羅馬尼亞、紐西蘭等20多個國家印製塑膠鈔票。

由於塑膠鈔票擁有更好的耐潮溼效能,特別受到東南亞國家的青睞。中鈔的塑膠印鈔技術還不成熟,這造成它針對東南亞國家的南下戰略嚴重受阻,也使它在亞洲市場的地位受到了極大削弱。

但是,挑戰與機遇總是並存,在塑膠印製技術上被甩在身後也並非完全是壞事,因為未來印鈔行業的競爭焦點並非在此。

我國是移動支付技術領先的國家,中國人民銀行也正在試點發行數字貨幣。今年日本、歐洲、英國等國家地區的央行也都提出了要試點數字貨幣。

如今正是數字貨幣即將大行其道的前夕,如果中鈔還在全力追趕塑膠印鈔技術,就是捨本逐末了。

未來,如果我國數字貨幣研究所的相應工作能併入中鈔,那麼公司將迎來難得的彎道超車的機會。

如今的印鈔江湖,正迎來重新洗牌的關鍵時期。

今年,曾經的印鈔業老大——英國德拉魯公司宣佈破產,根本原因就是移動支付造成的各國印鈔數量減少。丹麥政府幾年前就已宣佈完全取消紙幣。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需要有實力的公司提供數字貨幣的研發、執行和維護,數字化才是未來造幣江湖的競爭焦點,而不是塑膠鈔票。

在數字貨幣上,我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幾乎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更為領先。

相對於英國研發的基於區塊鏈進行清算的數字貨幣體系,我國研發的數字貨幣是在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兩級的銀行體系內清算,是在一個封閉的體系之內執行,更穩定、安全、風險可控。

畢馬威2020年的一份白皮書中,將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稱為“發達經濟體最深入的央行數字貨幣試驗”。

如果中鈔能夠把握機遇,將有機會在國際市場上異軍突起。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955 字。

轉載請註明: 誰是印鈔廠的敵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