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策略師:明年港股和中概股相對失色 A股最具吸引力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新暘)訊,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股票策略師郭強盛(Jonathan Garner)認為,隨著明年中美貨幣政策出現分野,港股及中概股表現料相對失色,A股將成為大中國股市中最具吸引力的市場。
郭強盛表示,明年市場將有轉變,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不利市場流動性,特別是估值昂貴的成長股。相反中國貨幣政策則顯的較為寬鬆,預期中資股在盈利及估值推動下將上升。他還認為部分中概股從美退市難免,專注中國內地市場的公司具有投資機會。
中資股裡最看好A股
郭強盛在接受香港經濟日報採訪時對於中港股市前景的預期,比不少券商或基金謹慎。市場有觀點認為,今年中資股嚴重跑輸其他新興市場,例如MSCI中國指數表現遠不及印度股市,因此在輪動概念下,明年中資股可以追趕,但大摩認為有關原因不夠強。
他表示,預測中資股應從經濟週期、盈利增長、宏觀政策、疫情及監管政策等不同角度來分析,大摩對中資股的看法較複雜,看好A股,但不看好恆指、中概股及大型網際網路股。
他強調,恆指預測市盈率約11倍,低於歷史平均值,但估值並不特別便宜,且市場對網際網路及非必需消費品股的盈利預測會下調。更重要的是,在恆指成分股中,不少公司的業務遍佈全球,相關業務的盈利能力將受美國利率政策走勢影響,因此只予明年底恆指目標價25000點。
A股方面,滬深300指數明年底目標價5250點。 雖然A股預測市盈率約13倍,但美國貨幣政策對A股影響不大,A股反而主要受中國降準、經濟環境及本土政策等因素左右,故在較為寬鬆的環境下,A股潛在上升空間明顯較大。
週一早盤,恆指報23028.72點,跌0.71%;滬深300指數報4917.4點,跌0.77%。
大摩預期,恆指2022年及2023年盈利分別增長10%及11%,均較市場平均預測低3個百分點;MSCI中國指數2022年盈利預測,較市場平均低4個百分點,2023年盈利預測亦低6個百分點。
國內監管明年難放寬 看好受惠於政策行業
即使看好A股明年表現,但大摩認為中資企業盈利前景仍具挑戰。
郭強盛解釋,今年中國國內信貸增長與經濟並匹配,信貸情況偏緊,拖累經濟增長,直至近期信貸環境才略為寬鬆,明年投資人應該留意經濟及信貸增長情況,估計信貸增長速度會加快。
但他不認為中國央行明年會降息,也不相信所有監管措施會推倒重來,例如內房股的三條紅線、網際網路行業監管等。
由於今年以來,中國監管政策重點關注網際網路行業,導致多隻科技網路股股價出現大調整。大摩郭強盛認為,今年1月時成長股估值處於歷史高位,主要由網際網路、醫療保健及非必需消費品三大行業帶動,部分股份的市銷率高達10倍,自此增長股出現調整,相信大型科網股的倉位調整仍未完。
郭強盛相信,科網股未來盈利前景仍未明朗,而且監管措施對行業的影響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不知調整期何時會結束。
他說,網際網路監管不是一個迅速能結束的事件,中央希望在網際網路行業引入更多競爭、反壟斷,並迫使大型科網股開放平臺,因此阿里巴巴(09988.HK)及騰訊(00700.HK)要向對手開放支付平臺、網站,這是一個結構性轉變,企業可能要犧牲長遠的盈利能力。
郭強盛表示,網際網路公司在恆指內的佔比約24%,在國企指數內佔比約30%,MSCI中國指數更達37%,相反滬深300指數只有1%。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普遍為政策受惠行業,包括綠色能源、科技、半導體、內需為主的大眾消費等,都是中央政策重點支援的行業,這也是大摩看好A股明年繼續跑贏恆指及中概股的原因。
中概股從美退市難免 專注國內市場公司贏面大
此前美國證監會正式實施《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滴滴亦宣佈計劃從美國退市,在美上市中概股此前連續下挫。大摩郭強盛表示,《問責法案》不利中概股前景,估計將會影響不少在美國上市有悠久歷史的中概股,如百度(09888.HK)。
他預期,在中美會計制度爭議下,部分中概股會從美國退市,或在港美或中港雙重上市。另根據《問責法案》,若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未能遵守美國監管機構的資訊披露要求,可能會被禁止交易,甚至除牌。
“拜登上任時,部分客戶認為美對中的加徵關稅會撤回,兩國關係會有改善,但當時大摩就已認為可能性不大。” 郭強盛表示,中美緊張關係預計會持續,中美在不少領域存在競爭,包括經濟政策、金融政策、資料安全等問題。
中美關係很難大幅改善,因此以中國內地市場為主的行業,投資機會相對較大,如李寧(02331.HK),而業務側重於本土的A股市場相當龐大,涵蓋多個受政策支援的行業。
郭強盛又稱,今年北上資金非常強勁,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人行降準後流入A股的資金更大增,主因外資看到中港市場中最吸引的地方在A股,而非港股或中概股,因此機構投資者在中概股的持股佔比不斷下降,相信明年流入A股的資金不斷增加,至於對明年南下資金的預期,則持中性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