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規模年內增3萬億元 百億元級爆款基金多達40只
3.06萬億元、1408只、超1倍增長,公募基金新發市場的發展軌跡在2020年註定不平凡。
在當前“百年未遇之大變局”和“內外雙迴圈”宏觀經濟背景下,公募基金新發市場正在推動權益類基金大發展,強化頭部基金公司“強者恆強”的格局,驅動公募產品結構多樣化發展程序。
驅動3萬億元新發基金背後的力量和邏輯是什麼?基金行業未來將面臨怎樣的突破與挑戰?
權益類基金今年大發展
逾3萬億元新基金火爆發行的背後,是權益類基金市場正在悄然挑起“大梁”。
2020年,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權益類基金產品的發行熱度也隨之升高。這一年,伴隨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科創板首個指數釋出和公募基金產品可參與新三板精選層投資等多項權益市場深化改革政策的出臺,權益類基金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
《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資料梳理後發現,在合計規模達3.06萬億元的1408只年內新發基金中,共有790只為權益基金(包括被動指數型基金、增強指數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佔新發基金數量的56%;發行總規模達1.74萬億元,佔新發基金總規模的57%。
這一年來,銷售火爆且各具特色的新發權益基金產品比比皆是。例如,作為今年發行規模最大的權益基金,南方成長先鋒基金的首募規模高達321.15億元。由公募老將王宗合、陳皓等人掛帥的鵬華匠心精選混合、易方達均衡成長股票等權益基金也獲得基金投資者的搶購。在年內新發權益基金產品中,首募規模超過250億元的就有5只。
剖析權益基金髮行火爆的背後邏輯,不難發現,監管層面的引導作用和良好的市場表現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大誘因。在監管層面上,2019年年底,中國證監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2020年的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再次提出,持續推動提升權益類基金佔比,多方拓展中長期資金來源,促進投資端和融資端平衡發展。在市場層面,2020年全年,受益於A股結構性行情和權益市場深化改革,權益基金產品的發行穩步提升,推動公募基金權益持倉逐步增加,在權益市場整體上漲的帶動下,權益基金的淨值普遍上漲,整體表現優於大盤,從而受到更多基金投資者的青睞,最終形成今年權益基金產品市場的良性發展閉環,進而收穫新發權益基金規模1.74萬億元的佳績。
百億元級基金佔比超兩成
在績優基金經理和渠道營銷的合力下,百億元級“巨無霸”基金不再是稀有物,已成為新發基金火爆發行的點睛之筆。
2020年,在1408只新發基金中,首募規模達百億元的新基金多達40只,合計募資規模6150.9億元,在新發基金髮行總規模的佔比超過20%。
回顧過去十年公募市場的百億元級新發基金的數量:2019年為27只、2018年為14只、2017年為8只、2016年為12只、2015年為20只、2014年為5只、2013年為3只、2012年為13只、2011年無、2010年為3只。據此估算,2020年已打破年度百億元新基金髮行數量的歷史紀錄,成為新發基金的“超級大年”。
記者梳理後發現,這些百億元級爆款基金主要聚集在易方達、華夏、匯添富、南方、鵬華等頭部基金公司。這些公司產品研發及銷售渠道實力雄厚,甚至上演了“15只百億元基金一日售罄”的劇情。
從基金公司發行爆款基金產品的數量和規模來看,匯添富、易方達、南方、鵬華等基金公司的新發爆款產品相對較多,分別收穫10只、5只、3只、3只百億元級爆款基金,募資規模分別達到1587.19億元、902.39億元、580.04億元、559.36億元。
從基金公司新發基金產品總規模來看,匯添富、易方達、南方、廣發、鵬華等基金公司的發行規模均達千億元,是今年新發基金的“主產地”。嘉實、富國、招商、華夏、景順長城、工銀瑞信、華安、銀華、中歐等基金公司的新發基金規模也均超過500億元。
由上述資料可見,頭部基金公司在新發基金市場的競爭力不容小覷。據國金證券金融產品研究中心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市場約7%的基金經理管理著約半數市場資金。在渠道及口碑優勢下,以及績優王牌基金經理的“光環”加持下,頭部基金公司已成為百億元爆款基金的重要產地,與很多中小基金公司延期募集的現象形成鮮明反差。
公募產品結構更加多樣化
若說“大力發展權益基金”是催生3萬億元新發基金的堅固基石,那麼,基金業的創新驅動則是孕育其必不可少的土壤。
22年來,公募基金行業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行穩致遠、成績斐然。尤其是2020年,在監管政策的指引下,公募基金行業誕生了多隻創新產品,公募產品結構進一步多元化。
2020年,證監會明確指出,支援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財富管理需求,向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提出公募基金產品創新方案。
同時,新發基金產品的註冊機制也得到最佳化。自2019年10月份起,中國證監會正式實施公募基金常規產品分類註冊機制,以提高其註冊效率,實行快速註冊機制產品的稽核週期比以往壓縮三分之二的時間,權益類、混合類、債券類基金註冊期限分別不超過10天、20天、30天。2020年7月26日,公募產品註冊機制進一步最佳化。
在此背景下,2020年新發基金中湧現出一批公募基金創新產品,備受投資者青睞。例如,首批可投新三板基金應運而生、首批主投科創板基金髮行、首批科創50ETF基金上市、首批公募REITs“箭在弦上”、首批跨市場債券ETF產品正式上報……一系列創新產品陸續亮相,不斷滿足廣大基金投資者的一站式配置需求。
再看基金行業前進步伐,在業態變革孕育公募基金新機遇的背景下,細分賽道的產品佈局與創新正勢不可擋。
“炒股不如買基金”認同度增高
在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公募基金逐漸成為居民財富管理的主力軍。2020年,公募基金新發產品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114.5%,新發產品數量同比增長32%。“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觀念逐漸深入投資者內心。
今年年初,銀保監會在《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
華泰證券非銀分析師沈娟認為,當前宏觀環境正從房地產週期切換至資本市場週期,居民的資產配置有轉移空間。資本市場發展紅利衍生了財富升值效應,配置金融資產實現了正向迴圈。隨著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完善、優質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居民財富也在快速向資本市場轉移,新發基金份額快速增長即是最好的市場反映。
縱觀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的良好表現,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居民財富-公募基金-優秀實體經濟”三位一體的良性互動關係,促進了公募基金新發市場的良好發展。
另外,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迅速鋪開,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投資者關於“投什麼”“拿不住”的基金投資痛點。經過22年的實踐演進,依託規範、透明、普惠的制度設計及在人才、機制、運營和投資經驗等方面優勢,公募行業已為大眾理財樹立了服務標杆。2020年,新發基金市場以新發逾3萬億元規模的佳績收官,明年能否為持有人創造穩定可持續的回報,或許是對2021年基金業新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