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疫情在以石家莊為首的部分地區又呈現死灰復燃。據報道,近3日以來,河北地區核酸檢測超過1025萬人次。
上週三的文章詳細闡述了高瓴資本持倉的獨立醫學實驗室龍頭金域醫學的投資邏輯(詳見:張磊接盤馮柳的龍頭股,又創新高!空間依然很大),其中寫道以下三點:
第一點核酸檢測的,算是得到了驗證,尤其是最近各地機關單位發了留在工作所在地過年的通知,核酸檢測的訂單在2021年大機率還將維持。作為獨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繼續承接核酸檢測任務。
對於第二點,特檢專案,高瓴資本終於又做了新動作。週五收盤後,投資了獨立醫學實驗室“龍二”的迪安診斷旗下專門做質譜檢測的子公司——凱萊譜精準醫療。
高瓴資本投資8千萬人民幣,佔股7.619%。凱萊譜仍屬於迪安診斷的控股子公司,仍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同時還規定了,凱萊譜在增資交割完成後56個月未能完成上市的情況下,將以9%的年化利率收購本輪投資人股權。這明擺著是奔著上市去的了。
這裡面衍生出兩個問題:
1)高瓴資本為何不直接投資迪安診斷,而是投其子公司?
2)質譜檢測的市場前景如何?
迪安診斷成立於2001年,以代理羅氏的診斷試劑起家,2004年才進入第三方醫學檢驗領域,在2011年登入創業板,是國內首家上市的第三方醫學檢驗企業。
根據2019年財報,其佔比最高的業務仍是診斷試劑的銷售,醫學檢驗服務僅佔33.23%,為29.51億元。
按市場份額計算,迪安診斷的第三方檢驗業務市場佔比為18%,排在金域醫學的34%之後。
從財務報表上看,迪安診斷這幾年大手筆收購帶來了高商譽、高負債、毛利/淨利都比不上金域醫學,診斷試劑的銷售業務還導致了銷售費用高企。
此外,去年11月出現了一個特別蹊蹺的新聞。天津冷凍食品裝卸工出現了一例新冠確診患者,同一天卻公佈了取消迪安診斷天津實驗室的核酸檢測資格,你說巧不巧。翻回去看K線,迪安一路暴跌。
光基本面資料和監測能力顯然是不如龍頭金域檢驗優秀的。這回答了第一個問題。
關於質譜檢測業務,這裡做個科普。
質譜檢驗具有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和低成本的優勢,能夠同時檢測出數十個生物標記物,並能夠檢測到傳統檢測手段難以探測的生物標記物(如激素類小分子標記物) ,可在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等多個領域對傳統方法實現部分替代。
另一方面,由於質譜檢測儀器價格較高,對操作人員專業技能水平需求較高,目前在公立醫院的普及程度較低,大都在獨立醫學實驗室承擔質譜檢測服務。
從金域醫學招股說明書上披露,2013~2016年質譜檢測的營收增長率均超過30%,利潤遠高於普檢專案。
可以說,獨立醫學實驗室成長的核心業務其實來自於特檢(特檢、普檢區別見下表)
微生物鑑定是質譜分析主要的應用領域,在臨床上通常用於輔助診斷、判斷感染型別和指導用藥,國內市場規模在14.66億美元,並穩步上漲。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是質譜分析的第二大領域,2019年規模在7億元左右,並且年年增長。
迪安診斷基本面比不上金域醫學,子公司業務又有成長潛力。高瓴資本花8000萬就能佔股近8%,非常可觀。
寫這個案例並不是為了讓大家去追迪安診斷,更多意義在於突出第三方醫學檢驗賽道的優異,尤其是毛利、淨利都非常可觀的特檢業務。
對於龍頭金域醫學來說,賽道確定性得到進一步確認。
~~~
1、週末,多家媒體訊息,微創醫療旗下電生理公司同華泰聯合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
微創醫療寫的次數太多了,目前已經上市的子公司有科創板的心脈醫療,已經申報上市的有瓣膜業務的微創心通、微創機器人,現在又報了電生理業務。多賽道創新產品,分拆上市遍地開花。
上週二的文章,寫了微創醫療董事長高位增持的案例,詳細邏輯可以翻回去看看。(詳見:微創醫療暴漲18%!董事長接力,高瓴眼光毒辣)
2、蔚來汽車召開發佈會,釋出首款轎車車型 ET 7。
從現場的PPT演示材料看,火力全開,硬體配置堆滿。亮點來自三方面:
1)自動駕駛配置最高,搭載英偉達的運算晶片算力是特斯拉FSD的4倍;
2)自動駕駛首創按月收費,680元/月。SaaS模式應用到汽車層面了,我一直以為是特斯拉率先開展這一策略,想不到蔚來打頭陣了。
3)1000KM續航車型,搭載150KWh電池包,用的是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50%。
固態電池最不需要電解液和隔膜,從驅動訊息看,利空電解液企業新宙邦、天賜材料,利空隔膜企業恩捷股份。固態電池跟液態電池的優缺點對比如下圖:
對於固態電池佈局的企業名單,可在右下角點選“在看”後,到公眾號發訊息回覆“0110”自動獲取。
~~~
$迪安診斷(SZ300244)$$金域醫學(SH603882)$$微創醫療(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