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券商的黑天鵝,莫過於市值高達1,700億的海通證券了、
9月8日晚,海通證券釋出公告宣稱,公司於9月7日簽署了由中國證券會發布的《立案告知書》和《通知調查書》。
主要原因在於海通證券在開展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奧瑞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顧問業務的持續督導工作期間,未能勤勉盡責,涉嫌違法違規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事後海通證券第一時間予以了回覆,表示公司將全力全面配合證監會的相關工作,並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資訊披露義務,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
這一訊息也反應在了股價上,截止今日收盤,海通證券股價下跌8.41 %,市值蒸發超百億。
違規不斷的海通證券瞭解海通證券的朋友都知道,這並不是海通證券第1次被立案調查:
2015年8月25日,海通證券公告宣稱因公司涉嫌未按規定審查瞭解客戶身份等違法行為,被證監會進行立案調查;
2017年5月24日,海通證券公告宣稱因此前違規向上海一家貿易有限公司提供融資融券業務,罰款255萬元,並未收全部違法所得;
2020年10月,海通證券因涉嫌操縱市場被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立案調查,理由是海通證券給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業務,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
僅僅在2021年前三季度,海通證券就已經罰單收到“手軟”。
不得不說,有些證券公司在持續督導保薦中經常流於形式。而今年以來監管層也一直在強化持續督導責任,真正發揮保薦機構的作用。
更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因持續督導未盡責而被立案調查幾乎沒怎麼遇到過。我以為未盡責監管層最多會給監管函或處罰,立案調查這確實是很少見過。
券商的頭部”成立於1988年的海通證券,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前身為上海海通證券。在1994年改制成全國性證券有限公司,在境內擁有340家證券及期貨營業部。
雖然海通證券屢屢被罰,但是其業績方面卻是一路高歌猛進,是上市券商中的頭部。2020年上半年,海通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34.7億元,同比增長31.95%,實現歸母淨利潤為81.7億元,同比增長近50%;營收位列全行業第2位,僅次於中信證券。報告期內海通證券總資產規模達到了7230.9億元
但是因為自身多次受罰,海通證券的評級也出現下降。今年7月,在證監會公佈的2021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當中,海通證券成為唯一落入B類的頭部券商。而在此前,海通證券已連續四年被評為AA級。
更要注意的,是此次海通被立案調查帶來的影響;毫無疑問,作為中介機構承做的其他專案也將受到波及。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相關規則,發行人的保薦人或者簽字保薦代表人、證券服務機構或者相關簽字人員因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上市公司發行證券、併購重組業務涉嫌違法違規,或者其他業務涉嫌違法違規且對市場有重大影響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的,滬深交易所將中止發行上市稽核。
回到海通證券這裡,尤其保薦的IPO和再融資專案,擔任財務顧問的併購重組專案,承銷的債券專案,或將隨著海通證券的立案調查而停擺。
至於何時能夠重啟,還要看案件的調查進展。而來自wind的資料顯示,此案件將波及的IPO專案將至少達到44家之多,其中,科創板18家,創業板18家,滬市主機板6家,深市主機板2家。此外,還有定向增發11單;可轉債5單;併購重組2單。
如果這些企業考慮更換中介機構的話,對於一路狂奔的海通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打擊,當時這怨不得誰。海通證券在投行業務突飛猛進的時候,卻因為諸多違法違規而遭受了不小的打擊。尤其是去年的永煤事件,但這似乎並沒有阻止海通證券在違法違規的道路上狂奔。
2021年3月31日,因海通證券及子公司海通資管涉及多次違規, 海通證券收到了上海監管局的行政監管措施。從處罰資訊來看,海通證券涉及按照審慎經營原則,有效控制和防範風險、合規風控機制缺失以及內部控制存在漏洞。
來自鳳凰網《風暴眼》的報道顯示:接近其中一家擬IPO公司人士告訴,目前公司已申請了終止上市。由此可見,海通證券的危機,真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山雨欲來風滿樓,海通證券這一次能否挺得住?
參考文章:
[1]新浪財經.《海通證券被立案調查,頭部券商屢被罰究竟為哪般?》
[2]風暴眼.《海通證券遭立案調查!62家公司IPO要涼?接近人士:公司已申請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