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只要你活著,就無法逃脫全球(農產品)四大巨頭”,英國《衛報》曾經在報道中如此形容被稱為“ABCD”的全球四大糧商——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這些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甚至兩百年前的農業巨頭,憑藉其資本與經驗的優勢,已經在全球形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控制權。
2018年由德國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發布的《農產品地圖集》稱,全球的綜合農業供應鏈由約87家公司控制,其中包括可口可樂、聯合利華等公司,而其中控制著農產品進出口的就是四大糧商,他們在全球農產品市場上佔有70%的份額。而一些報道則認為,“ABCD”佔據全球穀物貿易的75%-90%。
四大糧商的影響力從一些資料中可見一斑: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嘉吉被認為是西方最大的私營公司之一,在全球擁有超過15萬名員工,每年運輸商品達2億噸。同樣來美國的ADM和邦吉也均在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大量工廠和運輸網路。總部位於法國的路易達孚業務涵蓋穀物油籽、大米等多個領域,根據其官網介紹,該公司每年在全球範圍內種植、加工和運輸約8000萬噸農產品,為全球約5億人提供食品和衣物。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徐秀麗在此前的一項研究中提到,四大糧商透過實質上的公司內部交易實現對全球糧食貿易的控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周立此前曾表示,在自由貿易體系下,資本滲透進農業,攫取美國政府的大量補貼,從而得以在全球推銷低價糧食。與此同時,各國在低價糧食的傾銷之下,逐漸喪失糧食自主權。美國糧食巨頭和美國國家政權結合而成的“糧食帝國”得以掌控全球主導權。
2019年,中國糧食進口量為10636萬噸,其中大豆進口量達到8851萬噸,是中國最依賴國際市場的農產品。徐秀麗提到,從表面上看,是巴西、美國、阿根廷等幾個國家掌握大豆的出口端,中國和歐洲兩大經濟體掌握進口端。事實上,所謂的出口端和進口端的貿易活動並不是這些國家和地區,而是跨國糧商。在今年11月初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中儲糧集團公司宣佈與7家企業簽訂採購來自阿根廷、巴西等國大豆的框架協議,其中就包括四大糧商。
四大糧商對中國農產品市場的影響並非僅停留在貿易層面,他們也在中國直接收購或建立工廠。路易達孚在天津、江蘇、廣東等地建有油籽壓榨廠,嘉吉則在中國有多家糧油公司和飼料等產品工廠。
ADM亞太區總裁劉宇翔在第三屆進博會期間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稱,ADM於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天津等地擁有多個食品配料和動物飼料生產基地。在大宗農產品貿易領域,中國市場業務量佔ADM全球貿易業務的比例近15%。
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的糧食市場也更加開放。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10月公佈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涉糧外資企業加工轉化糧食數量、產品銷售收入不斷增加,2018年分別佔到全國的14.5%、17%。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糧食市場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在食用植物油、糧食加工轉化等領域的份額不斷增長,並向糧食收購市場、批發零售和主食品供應等方面延伸,成為促進中國糧食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