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獲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恆豐銀行等多家銀行均將綠色金融作為重要戰略,為相關企業提供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豐富產品供給
“有了銀行資金支援,我們廠區和泵站建設的提標擴容專案定能如期上線,能夠為長江水質保護略盡綿力。”高郵市海潮汙水處理廠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年年初,海潮汙水處理廠因需擴容新廠區、增設新管網,急需流動資金週轉。瞭解到該廠資金需求後,恆豐銀行揚州分行第一時間深入園區排汙現場,走訪擔保企業,核實企業經營現狀,在最短的時間內向該廠提供3000萬元信貸支援,貸款利率也相當優惠,解了該廠的燃眉之急。
除綠色信貸外,商業銀行也積極發行綠色債券。日前,農業銀行作為聯席主承銷商,成功為華電福新發行20億元規模的碳中和債,用於收購14個風電專案、7個光伏專案和1個風光互補專案,預期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52.92萬噸。
完善頂層設計
豐富的綠色金融產品背後,離不開各家銀行戰略層面的規劃。
恆豐銀行介紹,該行已樹立“上規模,優機制,樹品牌”綠色金融總體目標,計劃利用2-3年時間,透過完善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加快制度建設、打造專業服務示範機構、聚焦重點領域、明確市場定位、最佳化資源配置等系列舉措,全面建成具有恆豐銀行特色的綠色金融體系。
近年來,興業銀行在監管政策制定、業內倡議引導、同業互助、國內外溝通交流等多方面推動國內綠色金融發展,促進全行業綠色轉型。截至2020年年末,該行綠色金融融資餘額達11557.60億元,累計服務綠色金融客戶29829家,較上年末分別增長1449億元、10375家。
工商銀行行長廖林表示,未來會將“低碳”要素全面納入標準制定、產品創新、業務流程、業績考核、前瞻研究等領域,持續擴大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投融資規模。
強化激勵約束機制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行業標準和法規建設逐步完善,我國綠色信貸產品發展空間廣闊,綠色信貸餘額增速有望持續攀升。不過,作為一個新興概念,綠色金融的實施過程並非坦途。
恆豐銀行相關負責人稱,當前企業環境資訊披露制度剛剛起步,綠色金融面臨資訊不足、資訊不對稱的難題。此外,金融機構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環保技術、法規和金融等方面的能力。
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表示,金融機構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離不開適度的政策支援,建議各國政策和監管部門進一步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增強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應對氣候變化的動力。比如,進一步強化貨幣政策工具對綠色金融的支援,加大綠色再貸款、再貼現、對低碳融資定向降準,降低商業銀行綠色融資風險權重,讓綠色債權優先受償等。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