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寒冬季,最能考驗一個企業的生存能力與經營韌勁。亂流之下,“下降得比別人慢、反彈得比別人快”,就不失為好企業。
行業低迷下的經營韌勁日前,重卡、工程機械產業鏈上各大上市公司均釋出了2022年一季度業績。其中,濰柴動力一季度營業收入411億元,歸母淨利潤10.5億元。
與行業比——2022年一季度重卡行業銷售23萬輛,同比下滑56%;濰柴動力一季度營業收入較同期下滑37%,好於行業表現。
與同行比——濰柴動力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70.5%;工程機械行業“標杆企業”三一重工,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0%,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79%。濰柴動力亦稍勝於同行。
在重卡、工程機械等行業銷量整體環比持續下滑的大背景下,濰柴動力的這份成績實屬不易。
“多元化業務結構組合優勢支撐了其穩健的經營韌性。”有證券分析師如是評價。
這份經營韌性,源自濰柴動力多年來對產品和市場結構的持續深度調整。“我們在提升傳統業務的份額、穩固龍頭地位的同時,在非重卡方面的業務,如大缸徑發動機、高階液壓等新業務的佈局都在持續發力,以形成業績的重要補充,讓公司的產業結構或者週期結構能夠更加均衡和多元。”濰柴動力相關業務人員介紹說。
而形成均衡、多元化的“逆週期”結構背後,離不開濰柴動力強大的“科技+”創新戰略的支撐。
科技佈局:“硬槓”行業週期據媒體報道,4月26日濰柴集團召開2021年度科技激勵表彰大會,以6441萬元重獎近兩年來的創新成果與科技功臣。其中,兩項“濰柴技術發明獎特等獎”總計獎勵就高達1000萬元。
濰柴“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無數的“羨慕嫉妒恨”。“打工人”羨慕的是獎金,同行則更多羨慕濰柴的科技實力。
記者扒了扒濰柴這兩年來的科研成果——
柴油機本體熱效率兩次走向世界巔峰,分別達到50.23%、51.09%,成為無可置疑的行業標杆;
投入100億元研發費,完成了全系列全領域柴油機佈局,成為全球中高速發動機領域唯一產品型譜最全的企業,柴油機年產銷突破百萬臺;
實現了從商用車動力總成拓展、工程機械液壓動力總成到農業裝備大型CVT動力總成的多元動力總成佈局。近期推出的大噸位挖掘機液壓動力總成、國內首臺240馬力以上CVT無級變速智慧拖拉機,均實現了批次商業化應用;
整合全球高科技資源,完成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純電動三大新能源技術路線佈局。其中,2萬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在濰坊正式投產,牽頭承建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落地山東,還參與了國家科技部和山東省“氫進萬家”科技示範工程落地。
這一系列的科技創新成果,強有力保障了濰柴在當下和未來市場“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獨有優勢。
科技生態:高壓力+高貢獻+高薪酬“高壓力+高貢獻+高薪酬”是濰柴獨有的科技生態培育邏輯。在濰柴,英雄不問出處,打破職級、揭榜掛帥;堅決不養閒人、懶人、能力差的人,加快優勝劣汰,建立“叢林式”生態良性迴圈。每天,濰柴遍佈全球的近萬人科技軍團跨越時空“鏈合創新”,是其最令同行敬畏的地方。
濰柴掌舵人譚旭光對科技創新的重視,有口皆碑。記者從濰柴內部人士瞭解到,今年年初至今譚旭光已陸續召開了30多個科技座談會,從傳統科技到未來技術,從工藝到質量,從人才引進到生態培育,幾乎對濰柴科技工作進行了一次全面徹底的排程。
5月1日,國際勞動節當天,閒不住的譚旭光專門到濰柴新的科學技術研究總院調研。他現場要求:新的萬人科學技術研究總院要實現一流的裝備、一流的功能、一流的環境、一流的生態,給科技人員營造“五星級”的辦公環境!據悉,該建築體於2020年動工,共投資20億元,按照世界一流標準建設,可容納萬名科研人員,將於近期投用。
栽了梧桐樹,就是為了招引金鳳凰。記者從濰柴官微上看到,年初以來,濰柴頻頻釋出招聘公告,從校招到社招,從普通大學生到中高階人才,覆蓋了智慧控制技術、液壓動力總成開發、發動機標定、IT規劃治理等多個業務域。
“我們是‘日不落式’的研究中心。濰柴在全球建立了十多個研發中心,一天24小時都有研發中心處於工作狀態服務於整個濰柴的技術執行體系。現在我們近萬人規模的科研團隊中,碩博學歷人才佔比達60%,我們還成立博士工作室等作為前沿技術創新孵化基地。”濰柴的一名HR對記者說。
濰柴科研人員規模達近10000人,研發費用佔到年銷售收入的6%,其中研發費用的20%以上是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或許,從傳統制造這個行當來看這幾個資料,我們更能深刻感受到濰柴“逆週期”佈局的科技含量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