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 敖瑾)訊,2月16日,機器視覺公司凌雲光科創板IPO過會,擬募集15億元。目前,已有多家機器視覺公司登陸科創板,如天準科技、奧普特、華興源創、虹軟科技等。
機器視覺賽道漸趨火熱,一名相關領域的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機器視覺已經熱錢扎堆”。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統計,去年上半年,在整個中國工業機器人領域,機器視覺融資案例數量排名第二。2020年,機器視覺相關融資額達到9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但湧動的熱錢之下,國內機器視覺目前的硬科技含量成色到底如何?目前行業內龍頭仍被歐美、日本品牌佔據,而中國機器視覺起步較晚,以代理國外產品起家,走上自主研發道路還是近十多年才開始。凌雲光的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代理海外產品的收入佔比均超過40%。
公司提示科創屬性風險
據招股書,凌雲光長期從事機器視覺及光通訊業務,目前戰略聚焦機器視覺業務,供應可配置視覺系統、智慧視覺裝備與核心視覺器件。2018-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4.06億元、14.31億元、17.55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6321.64萬元、4006.69萬元、1.33億元。
招股書顯示,消費電子、面板行業、新能源領域的頭部企業,不少是凌雲光的客戶,包括蘋果、華為、小米、京東方、光星光電、寧德時代等。2020年,凌雲光還曾獲得小米、富士康數億元的聯合投資。截至上市前,小米基金持有凌雲光406萬股,持股比例1.13%。
凌雲光成立於2002年,最早從印鈔行業開始,透過人民幣凹印線上檢測、大張檢測等專案,開展自主研發;另一方面開展國外機器視覺廠商的代理業務。2006年,公司進入印刷包裝、新型顯示、消費電子等領域,並進一步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目前已具備光學成像、核心演算法、軟體系統的研發能力,並開發出自主研發了工業相機、光源等核心器件,應用於多個行業。
但從招股書及問詢回覆函中可以看到,目前,凌雲光仍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於代理業務,機器視覺方面的核心器件外購佔比仍較高。
據招股書,公司代理產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境外品牌的光纖器件與儀器產品,另一部分是境外品牌的視覺器件,“與自主產品搭配,以滿足客戶對 成套視覺器件方案的多樣化需求”。2018-2021年間,代理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近半,為40.26%、44.89% 和 46.60%。
另外,凌雲光在對上交所問詢的覆函中披露,公司可配置視覺系統產品中,視覺成像模組的組成部分大多來自外購。
凌雲光在招股書的風險部分表示,代理業務不具有科創屬性,如公司代理業務收入佔比持續提升,將會對公司的科創屬性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熱錢湧入,賽道硬科技成色幾何?
機器視覺可以替代生產製造過程中人的眼睛,且相比人眼,機器視覺具有精度高、速度快、適應強等優勢。機器視覺可廣泛應用在智慧製造、高階裝備、自動化裝置等行業,是先進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全球第一大製造國,國內目前機器視覺滲透率偏低,有較大成長空間。人口老齡化疊加用工成本的提高,也將為機器視覺帶來極大的需求。中國產業資訊網預測,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規模有望達到197億元。
國內機器視覺起步較晚,上世紀90年代初才有少數的視覺技術公司成立。直到大概十年前,3C電子領域自動化逐步的普及和深入,國內的機器視覺行業才迎來了空前的發展。2015年市場規模僅為31億元,2019年提升至103億元。
目前,機器視覺行業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吸引了大批投資機構投入這一賽道。僅在2020年,有機構測算,這一領域的融資額已經達到了93億元。天眼查資料顯示,機器視覺領域的企業數量也在2013年前後出現了井噴,並在2019年前後達到了峰值。
不過,雖然熱錢扎堆,正如凌雲光代理比重過大可能引發投資風險,整個機器視覺行業目前的硬科技成色也在經歷考驗。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國內機器視覺行業火熱,大量的資金關注和投入,促進了本土機器視覺企業的快速發展,在機器視覺重要核心環節均有所突破,湧現出一批本土代表企業,但這些企業營收規模普遍較小,在高階核心零部件領域丞待突破。高階核心零部件市場仍被海外品牌如康耐視、基恩士等佔領。
但也有機器視覺賽道投資人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機器視覺高階市場廣闊,雖然國外品牌仍有較大優勢,但也有一些國產企業逐漸跑出來,佔據市場。“比如一些國產企業,已經長成了首家出貨量超百萬級的3D感測器供應商,也有些企業在為全球知名裝置製造商提供機器視覺的解決方案,還有一些企業透過3D視覺實現雲端應用和顯示場景互聯,這些都帶來了更大的價值和想象空間。”
【來源:財聯社】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