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買黃金”這句話真的靠譜嗎?

  在當今和平年代,社會穩定是常態。在這種不能擔心自己溫飽的前提下,許多人開始學習財經知識,希望能賺到更多財富,或者守住自己的財富。

  要想在當今社會賺到錢守住錢,首先一定要知道投機跟投資的區別。

  只要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那麼容易的去跟風了。

  所謂“金本位”制

  黃金在我國曆史已經有悠長的歷史沉澱,我們民族對黃金的熱愛程度要遠遠大於對其他貴金屬的熱愛程度。黃金的寓意有很多,包括吉祥富貴權力等。從古時候開始,就有“亂世買黃金”這種說法。所以這也解釋了中國人為什麼對黃金那麼熱情。

“亂世買黃金”這句話真的靠譜嗎?

  黃金真的可以保值嗎?首先我們得先了解資本發展歷史中金本位的建立與崩塌。

  金本位其實不是資本主義初期貨幣制度,資本主義初期的貨幣制度其實是銀本位。

  但隨著之後迅速提高的生產力,貨幣需求瘋狂增長,銀本位制逐漸被金本位制代替。金本位制就是就是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黃金,也就是貨幣含金量。但金屬貨幣畢竟數量是有限的,當少數人抓住大多數財富時,這就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要說到金本位制惹出來的禍端,那一定要提到產能過剩的大蕭條時期,其生產力遠遠大於當時黃金總量,導致商品無法兌現,而且因為金本位制,那時候還不能透過大量發行貨幣來緩解問題,銀行大批倒閉,老百姓飽受苦難,那次全球動盪引發了可怕的罷工,失業大軍在鄉間流浪。直到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頒佈新政才解決了這個大問題。僅上任第二天羅斯福就宣佈全國所有銀行必須停止黃金交易。美國將黃金收歸國有。但這個因金本位而產生的問題直接導致了美國7%的人口直接餓死。值得欣慰的是現代社會已經把金本位用信用貨幣所取代,這大大促進了貿易的發展。這也告訴我們,企圖用黃金來保住財富是不可靠的。

  黃金已不是“剛需”產品

  在市場上,黃金的價值是要根據“供求關係”來決定的,這裡的“求”指的是“剛需”,不是炒作投機、零和遊戲的“求”。在過去因為提煉黃金非常困難,產量稀少,決定了黃金的價值。但如今,合成金的出現,代替了一大部分黃金的市場需求。

  而且黃金在工業上的作用已經被其他金屬代替,所以說黃金已不是“剛需”產品。

  由於炒作投機的“供求”,使黃金的價格不合理,出現了泡沫。同時,人們對以美元當作保值貨幣失去信心,找來找去也就只有黃金能當作保值佳品。2008年到2011年黃金的價格翻了一倍。但是這種泡沫終究會破滅,築起的不合理價格也最終會倒塌。借用巴菲特的名言:在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懼。大家要用常識去判斷金融問題,覺得不好的東西,就不要去嘗試。雖然不要相信金融大腕,但起碼這句話還是非常有用的。

“亂世買黃金”這句話真的靠譜嗎?

  黃金到底保不保值?通脹來臨該如何應對?

  雖然黃金是真正的貨幣,但你平時買東西都用黃金買嘛?60年前很多有錢人把別的財產變賣後買入黃金儲存。我們假設一下,買入後留到現在,當時的國際金價為每盎司35美元,現今的金價超過1500美元,上漲了大概43倍;而當時國內人均月收入為10元人民幣,現在月均收入為3000元,收入上漲了300倍,錢不像以前一樣了,黃金將近貶值90%

  對於黃金保值的言論,投資者需要用常識去考慮問題,越是保值的商品,就越有可能是一個騙你入圈的大陷阱!

  大家可能認為,在通脹的年代借錢消費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從銀行借來的錢很值錢,償還的卻是貶值的錢,因為通脹侵蝕了錢的價值。舉例來說,當你去銀行簽下一紙買房合約,銀行似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的購買力被稀釋,看上去你非常聰明,知道以負債來抗衡通脹。這也是銀行一直費盡心思所宣傳的: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借貸消費模式。可是銀行終究不是慈善機構,只要你的資金鍊出現了一點問題,銀行就要開始跟你清算了。當你出現經濟問題,無法正常還錢的時候,銀行可以正大光明的拿走你的房子。

  那你可能要問了,那通脹來了,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財富流走嘛?當然不是。首先第一點就是不能盲目跟從,不能當牆頭草,不然就中了套了。對付金融霸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看好自己的錢,不投機。你不去參與自然就不會種陷阱。其實大家可以投資國債或一些保本低迴報的金融產品。第二,通脹一般也不是經常發生的,在發生通脹的時候,政府也會及時出手。第三,通脹之後一定會通縮,而通脹的情形也至多持續一年,頂多兩年左右就會有所好轉。所以說通脹來臨時不能盲目的跟風投資。

  其實偶爾的通脹是可以的,可如果長期通脹,那必然會把經濟拖垮。既不通脹也不通縮,經濟才能更好地良性發展。

  伴隨著通脹的是通脹結束之後的通縮,認為不管如何去幹預,都無法阻止通脹之後的通縮。經濟環境發生變化時,通脹達到一個峰值,信貸資金的擴張導致的崩潰,於是築起的高樓轟然倒塌,資產價格可謂是高臺跳水,無數在高價位投資的民眾,一瞬間,就變得一無所有。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在美國的金融危機中,房地產不要說保值了,它的價格掉的不忍直視。自2006年到2010年間,政府為了救市,出臺了多少政策,樓市依然是一直在跌,2011年初,美國依然有近200萬房屋,尚未銷售。其中大部分是法拍房。

  通縮無法人為控制,日本高速發展30年後又通縮了20年。連放鬆貨幣都無濟於事。銀行鼓勵人民借貸,國家放鬆貨幣就像是毒癮,總有一天要爆發,要想根治這種毒癮也只能慢慢治療。慢慢修補窟窿,過程很痛苦,可別無他法。如果一直不戒毒,那等著的只有經濟的徹底崩盤。

“亂世買黃金”這句話真的靠譜嗎?

  投機跟投資是什麼?

  投機就像是一種擊鼓傳花的遊戲,是一場零和遊戲。即你在這場遊戲裡賺到的錢,都是別人虧掉的錢,同樣的你虧的錢都進了別人的口袋。只要沒人接你的盤,你就成了虧的那一方,你所投入的錢便落入了他人的口袋。所以小心,千萬別做最後的接盤俠。2008年上半年油價上漲,70%是投機行為推動的;2008年下半年油價下跌,80%是投機行為造成的。

  當前熱門的股市、樓市、還有剛剛說的金市都屬於投機,投機的產品是不會持續性產生財富的,投機簡單點來說就是買了一個產品然後已更高的價格賣出去也就是所謂的低買高賣。投機的收益都來自另一個投機者的虧損。你有多大的勝算,讓自己做那個贏家?只要資源性商品泡沫過大,金融大腕就會做空,一點火花,泡沫就要破掉。

  而投資不一樣。投資是能持續性的產生財富,比如定期的利息分紅或者房租收入。

  我們現在理清了投資跟投機的區別,這樣就解釋了為什麼不是“剛需”產品的黃金價格卻能漲那麼多的。

  相信大家身邊一定不乏一些投機話題:某人前幾年在上海買了幾套房子,現在已經坐擁千萬資產;某人在股市成了千萬富翁;某人屯黃金髮了財。可在投機裡發財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也只有發財的故事才會被人津津樂道,而虧本破產的丟人事情可不會有人想提。有一句古話說得很好“人算不如‘天算’”。最極端的例子非日本股市莫屬了。從1990年的40,000多點,一直跌到十幾年前的7,000多點,哪怕到了近幾年,也只能在10,000左右上上下下起伏。

  樓市也是一樣的。日本東京的房價,最恐怖的時候居然跌的只有10%很多人被套的牢牢的。中國的A股也是一個道理,如果在最高點進入,那就別想在掙脫出來了。如果你就是那個高買低賣忍痛割肉的人,那你的錢就流進了前面那些發財的人口袋裡了。

  結語

  正確的財富觀和消費觀的核心就是迴歸常識,這不需要淵博的學識,每個普通人都可以用到。你可以用常識刪繁就簡,讓真理展現在眼前,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全球經濟如此搖擺不定,我們該學習美國的舉債度日,還是北歐的順應自然,踏踏實實的走每一步的作風呢?幸福在你眼裡是什麼呢?是開跑車,住豪宅?

  其實古人早就告訴我們生活的道理,只是很多有用的經驗早就被我們丟棄,更多人去向往榮華富貴,被一時的繁華跟慾望迷失了自己。迷路的時候不妨想想小時候的那些簡單的道理。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勤勞致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本文由潮起網(ichaoqi.com)「於見專欄」原創出品,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29 字。

轉載請註明: “亂世買黃金”這句話真的靠譜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