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疾如風、其徐如林:穩健低波動的股債平衡策略

來 源

| 財經頭條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穩健低波動的股債平衡策略
今年以來,A股市場氣勢如虹,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科技醫藥板塊漲幅驚人。相比之下,債券市場,從4月底開始就步入下跌通道,作為利率市場的重要參考指標——十年期國債活躍券的到期收益率如今已經到了3.10%左右的水平,和今年初相比基本持平,債券市場走出了一個相對平緩的“V型”趨勢。

而在近期,A股市場離開了高位震盪區間,從9月3日開始連續下挫,截至9月10日收盤,最近短短几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已經累計下跌了5%左右,創業板指則累計下跌了10%左右。一時間關於賣股買債的說法開始迅速流傳。

然而,無論是買股還是買債,本質上都是單一策略,暗含了對不同投資標的(股、債)的趨勢判斷、限定了很多假設條件,這一預測未來是否會應驗、在多大程度上會應驗,持續的時間週期有多長,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單一策略雖然可能獲取高收益,但也存在預測失誤、投資失利的高風險,更好的選擇是股債平衡,以降低波動、減少回撤、獲取長期穩健收益。

01

什麼是股債平衡?

股債平衡策略最早是在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提出,給出了一個簡單有效的資產配置公式:半股半債。按這個原則,建倉時配置50%股票和50%債券,一段時間後透過再平衡,將兩者比例恢復至“股債各半”的目標倉位。

再平衡通俗來說,就是高拋低吸,因為市場行情是不斷變化的,初始倉位的50%股:50%債,經過一段時間行情的演變之後,股債的持倉比例肯定會出現變化,此時可以賣出比例超過50%的品種,買入比例低於50%的品種,透過主動調整、強行將股債的比例再次迴歸到平衡狀態。

不過,在現實的投資實踐中並非嚴格限定“股債各半”,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分為相對激進型,“股七債三”或是“股六債四”,相對保守型的可以選擇“股三債七”或“股四債六”。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穩健低波動的股債平衡策略
02

單一策略隱含的大幅回撤風險讓人難以承受

介紹完了股債平衡之後,我們來詳細說一說,為何要選擇這一策略,而不是單純的買股或是買債。

就買股或是買債這種單一策略而言,縱然存在獲取高收益的可能性,但回撤風險也不容忽視。如果投資者又不幸買在了高點,就很可能被套在了山頂。

單一策略背後的投資邏輯是擇時,是基於對宏觀經濟、微觀行業、資本市場及資產價格短期變化趨勢的一種預測。然而,未來的演變具有很多隨機因素,預測是否準確在當下並不清晰,只能事後驗證,不確定性很高,這就意味著單一策略存在較大的本金損失風險和機會成本。

案例一:股票策略

以近期多次登上微博熱搜的某公募的成長混合基金為例,這隻基金並不是一隻行業主題基金,但根據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資料,該基金截止2020年第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清一色為半導體類公司股票,並且是集中投資,前十大持倉股票合計佔比超過 81%,超八成的股票資產押注在了半導體類股票上面,這就使其成為了類似的主題行業ETF。

2020年是科技股的大年,半導體類行業固然被眾多人看好,在此前也實現了很高的收益,但如此集中重倉半導體的策略,也導致基金本身面臨巨大的回撤風險。

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中旬,這隻基金的淨值從0.7左右漲至了2.24,驚人的淨值回報也吸引了眾多投資人,但此後適逢A股科技股回撥,幾乎全倉半導體的該只成長混合基金淨值快速下跌,截至9月10日收盤已經跌至1.55左右,不到兩個月跌去了1/3左右。

最終,由於集中投資半導體的激進策略和近期淨值的快速下跌,在高位入場繼而出現較大浮虧的基民憤怒聲討中,該基金及其基金經理多次登上了熱搜,被投資者詬病。

案例二:債券策略

買個偏股型的基金都讓人如此黯然神傷,那買債券是否能感受到更多的愛意呢?

近日,有私募投資人士直言“把股票換成債券”,認為A股,相對於國內債券和港股都處於最高估區間,而中國利率債的相對價值突出,未來一段時間,應該把A股,逐漸換成中國利率債。

然而,就在此早一天,國泰君安固收團隊釋出研報認為,10年國債第二主跌浪或將止跌於3.3%附近。全球風險偏好不會趨勢性回落、美聯儲不會趨勢性收緊流動性,因此大類資產不會出現風格切換,債券將維持弱勢。對應到國內,中國央行領先全球央行迴歸中性,但是近期也沒有跡象表明央行有進一步收緊的打算。

如本文開頭所言,十年國債收益率目前在3.1%左右,這意味著債券市場還有下跌空間。同時,這凸顯出即便同為金融投資人士,對於債券市場也存在不同的看法。而未來債券市場如何演繹,都是一組隨機的機率分佈,難言確定趨勢。

投資者可能還記得就在今年6月,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大面積出現虧損,引發一片驚呼。其中最先引起熱議的是某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管理的理財產品季季開1號,作為一隻主投貨幣市場、債券等方向的理財產品,居然出現虧損,這讓投資者很不理解。

這背後既有債券市場下跌影響,也有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的因素。資管新規要求下,理財產品都轉向了標準化、淨值化,投資者可以實時看到收益的變動情況,習慣了非標信貸類固定收益的投資者,本來買銀行理財、買債券收益就不高,看到虧損就瞬間不淡定了。當然,這同樣表明單一債券投資策略也是有風險的。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穩健低波動的股債平衡策略
03

股債平衡是穿越牛熊週期的良策

因此,買股票還是買債券,其實大可不必糾結。選擇股債平衡策略,做組合配置,可以避免擇時的判斷失誤,有效降低波動、減少回撤,獲得長期穩健收益,尤其是對於波動率較高的A股市場、債券市場而言,選擇股債平衡的組合才能在巨大的波動當中保持長期的增長。

歌斐資產CEO、諾亞創始合夥人殷哲認為,股債本身就是天然的弱相關屬性,股更多的追求進攻性,分享股權增長的收益,債追求平衡性這一相對穩健的收益,在不同的市場階段,他們表現出不同的特徵。

歷史投資實踐表明,股債平衡策略的長期收益比較穩健。美國市場相當長一段時間奉行6/4相對平衡的策略,其收益打敗了很多策略。在中國,隨著非標資產退出主要舞臺,這種股債平衡策略的產品,預計未來會更多地佔據市場的主要位置,也將會變成很多投資理財的主要配置工具。

從投資人的角度而言,股債平衡是一種中等風險、中等收益的策略,更適合有一定資金體量的高淨值客戶,這類投資者對於流動性沒有強烈的需求,可以做長線的投資,並希望在穩健的基礎上追求一定收益。股債平衡產品會在債市穩健、長期投資的基礎上,進可攻、退可守,是一個較好的投資策略。

股債平衡還可以在投股和投債中,不斷地平衡和調整,結合自上而下的宏觀市場判斷,根據市場做動態調整,比如,雖然長期來看股債的相關性比較低,但某些時間段股債表現會趨於同向,投資的時候有必要對此有深刻理解,並據此進行調整。

小福利

- 本文結束 -

因為微信平臺推送規則的改變,如果您希望經常看到我們的文章並在推送的第一時間出現您的訂閱表內,歡迎您在“諾亞精選”公眾號首頁設為星標哦。

具體操作如下圖所示: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穩健低波動的股債平衡策略
精選原創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48 字。

轉載請註明: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穩健低波動的股債平衡策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