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生物藥發展紅利 GE醫療拆分能否獲新生?

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週二宣佈重大改革舉措,將企業一分為三,其中醫療業務的發展前景備受關注。

到2023年初,GE醫療將成為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並將由明年年初出任CEO的彼得·阿杜尼 (Peter Arduini) 執掌。GE預計,對醫療公司持股將低於20%。

錯過生物藥發展紅利 GE醫療拆分能否獲新生?

生物藥製造業務拱手讓人

在GE未宣佈拆分前,GE醫療已經成為GE旗下一個相對獨立的部門。GE也並非第一次考慮將醫療業務拆分。上一次GE考慮拆分醫療業務是在2018年,當時GE醫療公司的估值高達700億美元。不過2019年,GE突然宣佈以214億美元的價格將其醫療旗下的生命科學業務出售給醫療企業丹納赫(Danaher),GE醫療拆分計劃也因此落空。主導生命科學業務出售交易的,正是當年剛從丹納赫加入GE的CEO卡普爾(Lawrence Culp)。

GE醫療生命科學業務主要從事生物藥製造,旗下擁有包括AKTA、安瑪西亞等多個領先的產品線。在第四屆進博會的丹納赫展臺上,一臺紅色的AKTA蛋白純化儀非常亮眼,該裝置目前佔據了全球90%的蛋白純化份額,所有包括疫苗、抗體和胰島素等藥物的生產都需要用到蛋白純化技術。

今天看來,這是一個可以“躺著賺錢”的業務,主要是由於全球對生物製藥的需求近兩年出現激增。2019年獲得美國FDA批准的生物藥中,有超過75%的藥物都需要透過GE生物藥製造技術來生產,包括創新的細胞療法CAR-T以及靶向藥物PD-1療法。

2020年,丹納赫完成對GE生命科學業務收購,將新業務部門單獨成立運營公司,取名為Cytiva(思拓凡)。直到今天,思拓凡中國的製造基地仍然位於GE的上海張江園區內。

在新冠疫情對疫苗和抗體藥的推動下,思拓凡的業務出現了大幅增長。今年9月,思拓凡宣佈在全球範圍內投資15億美元進一步擴充產能,其中2億美元將會用於中國市場相關的投資,包括委託中國企業在中國本土實現醫療耗材的代工生產。

對於GE當年選擇出售生命科學業務,一位前GE醫療生命科學業務負責人至今耿耿於懷。“GE出售生命科學業務的決定令人難忘。之前中國一年銷售額就有4億美元,現在這個業務一年的銷售額可以達到15億美元,可以說GE把最好的業務拱手讓給了丹納赫。”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聚焦醫療影像裝置增長

剝離了生物藥製造業務後的GE醫療專注於醫療影像裝置、呼吸裝置以及超聲等業務,近年來也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增長。2020年在GE全球800億美元的總收入中,醫療業務的收入達到180億美元,並且仍在透過投資收購實現擴張。

今年9月,GE醫療加碼超聲業務,以近15億美元收購超聲醫療公司BK Medical,這也是卡普爾上任以來GE的首筆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對外投資。透過這起收購,GE醫療能將其超聲系統從檢查室擴充套件到手術室,並在手術過程中提供視覺化的成像支援。今年5月,GE醫療還收購了法國公司乳腺癌診斷企業Zionexa及其分子顯像劑。

這些收購將進一步擴大GE醫療的成像產品組合。今年早些時候,GE醫療首次推出一種新型的行動式無線超聲裝置,可以裝在臨床醫生的口袋裡;另一款由人工智慧提供支援的床旁超聲裝置,專門設計用於新冠隔離病房。

在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GE醫療超聲產品組合產生了大約30億美元的收入,GE的床旁心臟和肺部診斷探針的需求也隨著疫情的傳播而增加。根據彭博資料分析,今年全球超聲類醫療器械銷售有望超過160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同比增長260%以上。

從1897年第一臺X光機在蘇州博西醫院開始應用算起,GE醫療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超過124年,深深烙下了“中國印”。近幾年來,GE醫療不斷加大中國的本土化投入,將其醫療影像裝置技術與5G相結合。在今年的進博會上,GE醫療推出了5G磁共振應用遠端指揮中心解決方案,把5G數字化創新與醫療應用場景深度融合,賦能磁共振在基層醫療以及多院區的大型醫院中的使用。

中國業界也高度關注GE醫療的拆分對行業的影響。“我認為拆分對於包括醫療在內的GE各大業務都是好事,可以使每個業務根據自己行業發展的特點,去制定相應的策略,進行研發和收購等。“上述前GE醫療生命科學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29 字。

轉載請註明: 錯過生物藥發展紅利 GE醫療拆分能否獲新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