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已過 民航業虧損中難掩回暖大勢
近日,航空、機場板塊各企業陸續釋出2021年中期業績,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疫情陰霾漸散,深圳機場、廈門空港等市值較小的企業已扭虧為盈,四大航與上海機場、白雲機場則仍在虧損線上掙扎。各企業推出的疫情常態化適應舉措初見成效,虧損中蘊含回暖生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虧得最兇的海航,如今減虧最多——半年減虧百億!海航究竟如何做到的?不過,行業整體一片向好的同時,華夏航空的事故再次敲響民航業“安全”警鐘。
航司大幅減虧,小航司率先扭虧
截至8月31日,八家上市航司陸續釋出中報。就這些2021年上半年成績單來說,有盈有虧,但統一減虧,展現復甦向好趨勢。客運及貨郵運輸收入構成兩個重要的增收點,與普遍較淡的一季度相較,二季度構成營收主力。
八家航司中,體量偏小且大股東為民營資本的三家航司盈利了,其中吉祥航空的表現最醒目。吉祥航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0.49億元,同比增長45.08%;淨利潤1.02億元,同比增115.12%。中金公司、西南證券等機構認為,吉祥航空二季度業績超預期。疫情反覆之下,吉祥航空上半年整體仍扭虧為盈,在成本控制方面具備顯著優勢。
2021年上半年,華夏航空營業收入23.29億元,同比增加17.41%,相較於2019年同期下降6.03%,實現淨利潤為1166萬元,同比上漲41.71%。
春秋航空收入54.54億元,同比增加34.82%,淨利104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相比較這三家小型航空公司,四大航的業績就遜色多了。
東方航空財報顯示,東航上半年營業收入347.1億元,同比增38.1%,淨虧損52.1億元,其中第二季度營業收入213.2億元,同比增120.3%,淨虧損14.0億元。就二季度而言,民航客流量持續增長,運投、運量、客座率及運價等各指標環比均有回升,其中以國內線運量改善最為明顯,已超越2019年同期。貨郵方面營收同比上年同期增幅51%,東航稱,恢復背後有著運量增長與價格回升的雙重助力。
中國國航在8月27日晚釋出的半年報中披露,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共營收376.64 億元,同比增加 27.05%。淨虧損67.86億元,比之上年同期虧損94.41億元,減虧較明顯。客運收入方面,國航上半年營收308.95億元,較之2020年上半年,營收額增加79.47億元,同比增加34.63%。就貨郵運輸收入45.75億元來看,比去年同期亦增加3.84億元。據國航披露,運力投入增加與載運率上升是導致收入上漲的主要原因,二者之中,前者帶來的利好最大,共致增收15.15億元。
南方航空在半年報裡將客運、貨郵營收上漲原因歸結於兩方面:其一,報告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和中國民航復甦回升態勢良好,其二則是由於全球疫情的反覆,國際貨運需求仍處於高位。截至報告期末,南方航空客運收入396.91億元,同比增加37.85%;貨運及郵運收入為88.66億元,同比增加15.64%。該公司上半年淨虧損為46.88億元;較之去年同期虧損81.74億元亦有縮小。
驚喜!海航上半年減虧百億
四大航的一片虧聲中,被“*ST”、在退市邊緣的海南航空竟帶來最大的驚喜。*ST海航在8月30日晚釋出的中報顯示,海航今年上半年淨虧損8億元,比去年同期大減超過100億元。橫比其他三大航司虧損均為兩位數,海航的個位數虧損亦彰顯其恢復力度之強。單就第二季度淨利潤而言,海航第二季度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達到17.19億元,在八家上市航司中排在首位。市場對這份亮眼答卷給予熱情回饋,在中報釋出的第二天,海航以每股2.15元開盤,短短五分鐘後就封住漲停板,當天以2.19元收盤。
對此成績,8月30日海航集團黨委書記顧剛在經營例會上喜不自禁,他評價海航各公司經營狀況均較為良好,已逐步顯示出走出危機的跡象。顧剛認為持續提升的業績,得益於海航重整工作的穩步推進,透過重整確保給了企業能夠穩定經營的機會,也展現了海航具有企業存續的價值。
目前競購海航航空資產的戰略投資人已經浮出水面,以均瑤集團、復星國際和方大集團為首的財團均已參與最後一輪報價,寄望11月之前能夠確定最終的戰略投資人。而ST海航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將為其投資價值再添新籌碼。
不僅中國航司的業績在好轉,國際航協2021年第二季度的初步調查顯示,與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全球航空公司的淨虧損總體有所緩和。今年第二季度,表現最佳的航空公司是北美和拉丁美洲航空公司,第二季度國內和區域航空客流量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亞太和歐洲航空公司的改善幅度很小,國際旅行仍不活躍。
國內各航司釋出的半年報中均提及國際線不佳,這一狀況恐怕下半年仍無法好轉。9月2日,飛友科技釋出的《2021年8月民航運營報告》顯示,中國內地通航國際航線日均執行航班量約為112班次,基本與上月持平,整體處於2019年同期約5%的水平。國際線持續現狀會否影響營收?國信證券分析認為,預計2022年即便國際線保持現狀,各航司經營表現也會明顯強於2021年,“而一旦國門開放,大航的盈利彈性將全面釋放。”
無論如何,於航司而言,“安全”是絕不能踩的紅線,疫情對業績的大範圍影響就是鮮明的例證。近日,又有一航司在安全問題上“翻了車”。8月27日,華夏航空釋出中報稱上半年扭虧為盈,訊息釋出當天,其每股股價由開盤時的11.01元漲至11.57元。然而8月30日,距離華夏航空上次發生不安全事件僅隔55天,該航司又爆出了一起飛機滑出跑道事件,8月31日,華夏航空跌9.99%報9.37元跌停。9月1日該公司股價再跌至9.31元。9月2日、3日有所反彈。此例亦可證明,市場對安全隱患的擔憂是無法被優異業績抵消的。
機場市值越小,盈利越大?
機場板塊各企業交出的半年報,整體有盈有虧,具體業績受主營業務影響較顯著。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機場、白雲機場、深圳機場、廈門空港這四大機場表現出“市值越小,盈利越大”的特徵。
市值靠前的上海機場和白雲機場上半年均報虧損,其中上海機場上半年營收18.04億元,同比下降26.97%;淨虧損7.41億元,2020年同期虧損3.86億元,虧損同比有所擴大。上海機場稱,營收下降主要是受本期國際及地區航線主要業務量同比下降影響。對比2019年上半年,國際、地區的起降架次分別恢復至當年的39.91%、44.17%,而就旅客吞吐量而言,報告期內國際、地區的遊客吞吐量則為2019年上半年的2.22%、11.86%。
由上海機場收入構成來看,非航空性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據較大比重,該部分業績不佳亦影響總體成績。中報顯示,上海航空上半年非航空性收入為8.29億元,佔總收入比重45.94%,同比下降49.16%。其中,商業餐飲收入為3.15億元,同比減少68.9%。細究導致此下滑原因,上海機場表示,免稅店租金收入較疫情前有大幅下滑、公司按照上海市國資委相關政策要求對非公中小等企業相關租金費用進行減免均對此有一定影響。
白雲機場於8月30日晚釋出半年度報告。2021年上半年,白雲機場實現營業收入23.96億元,同比增長1.79%;淨虧損4.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68億元,同比虧損規模擴大。白雲機場在解釋虧損原因時特別提及5月底廣州及周邊城市發生的本土疫情,受此影響,白雲機場6月國內旅客量僅84.5萬人次,環比5月減少近400萬人次。
較之市值較大的上海機場、白雲機場,市值相對較小的深圳機場、廈門空港均報盈利。深圳機場上半年淨盈利9013.13萬元,廈門空港則獲淨盈利1.44億元。兩家企業的財報中均提及為適應疫情常態化推出的舉措。
報告期內,深圳機場積極提升機場容量,謀劃恢復客運、貨運,雙管齊下齊發力。資料顯示,截至期末,深圳機場高峰小時容量標準由55架次提升至60架次,國內客運航點達130個,國際客運航點恢復至9個,新開洛杉磯等3條國際貨運航線,加密芝加哥等6個國際航點,加密鄭州等國內貨機航線,全貨機通航點達到51個,創歷史紀錄。廈門空港亦在中報中指出,其在報告期內積極引入貨運包機及客改貨航班等新業務,促進了公司運輸生產及經營效益的逐步恢復。
對於報虧的兩家企業,前方道路似也並非荊棘叢生。華創證券在研報中對上海機場未來發展作出展望稱,就長期而言,機場商業業態仍具備較高流量變現價值。長城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上海機場擬注入虹橋相關資產的舉措,有望解決同業競爭增厚利潤。光大證券則給予白雲機場“三期擴建穩步推進,長期發展潛力巨大”的點評。
隨著疫苗的普及,新冠疫情最糟糕的時刻已過,航空業整體回暖指日可待。9月1日,飛友科技釋出的《2021年8月民航運營報告》顯示,隨著多地機場復航,月末起降架次呈回升態勢。當月廣州白雲出港航班量超過1萬班次,領跑中國內地千萬級機場;包括溫州龍灣、上海虹橋和寧波櫟社3家機場出港航班量恢復至疫情之前2019年同期水平70%以上。
9月2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布的最新全球航空客運需求定期報告也顯示,與6月份相比,2021年7月份國際和國內旅行需求均顯示出強勁勢頭,但需求仍遠低於疫情前水平。IATA認為政府施行的廣泛旅行限制繼續影響國際市場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