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1日訊 (記者蘇蘭) 十一國慶黃金週假期,國內經濟復甦強勁。商務部資料顯示,國內餐飲、消費等行業交易額較五一增長83%和71%。靚麗資料背後是國內各行各業努力克服困難,紮實落實“六保”“六穩”工作,為實現經濟穩步復甦所付出的不懈努力。這其中,包括錫商銀行在內的很多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擔當,拿出“硬核實招”暢通企業國內國際市場雙迴圈,助力經濟穩步復甦。
出實招 為企業加大紓困力度
江蘇無錫某小型工程機械公司的負責人小張,在十一國慶假期跟家人一起休閒度假,同時也加入了“買買買”的消費大軍。“全國人民不畏艱難、上下同心克服疫情影響。我能安心休假也是得益於錫商銀行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給予我們雪中送炭般的幫助,讓我們企業國內、國際市場都表現不俗。”小張開心地向告訴記者訴說他的感受。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不以盈利為唯一目標,不餘遺力為企業紓困解難是錫商銀行成立之初的價值準則。錫商銀行從成立之初就秉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金融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助力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作為全國第十九家、江蘇省內第二家民營銀行,無錫錫商銀行於今年4月16日正式營業。近半年來,該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圍繞推進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想方設法出實招求實效,全力保障金融服務順暢,基於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和服務科技創新的定位,更好地服務雙迴圈經濟,該行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強力金融服務支援。截至8月末,批發零售業貸款餘額近2億元,製造業貸款餘額近3億元。
小張所在的企業位於無錫惠山區,與眾多企業一樣,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企業帶來很大壓力。錫商銀行了解到情況後第一時間助力企業紓困。據悉,該公司與三一、徐工等公司生產大型公司是錯位競爭,企業擁有多項核心專利,產品已批量出口海外多個國家。但企業註冊資金不大,是典型的小型製造業企業,疫情之後該公司恰逢國家大基建戰略機會準備加大投入,但已經沒有可以抵押的資產進行融資。
錫商銀行考慮到企業負責人的良好信用以及長期從業經驗,且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對該公司進行提供綜合授信方案:一是給予信用貸款支援,無需抵押和擔保公司保證,用於企業擴大經營;二是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遠端監控系統,利用無線定位儀、攝像頭等裝置判斷全球每臺機器開工位置及位移資訊判斷機器生產能力,設定遠端裝置開關控制保證出售或出租裝置質押物安全可控,為每臺裝置提供融資。
今年7月初,該方案成功打通這家企業生產和銷售環節,兼顧B端和是C端的融資需求,為該司平穩度過疫情,搶抓機遇擴大經營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援。當下,該企業國內和國際市場都非常暢通,運營穩健。
記者獲悉,錫商銀行不斷落實普惠小微貸款支援政策,探索更多支援惠普小微實體企業融資的產品,想盡各種辦法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雖然從籌建期開始就遭遇新冠疫情的影響,錫商銀行以其穩健的經營逐步提升資產規模。8月底報表顯示其資產達54.26億元,與預算吻合。
此間銀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難能可貴的是,錫商銀行從成立時表現出勇毅擔當,信念如盤的負責任企業形象。作為一家新成立的銀行,以社會責任為擔當,為企業紓困助力。
求實效 打通堵點 賦能產業鏈協同發展
這種本色體現在錫商銀行日常創新求變得工作中。據悉,錫商銀行持續不斷創新,探索把融資和服務嵌入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和資金管理活動之中,把從單個企業的合作,向供應鏈服務轉變,緩解企業資金週轉壓力,為產業鏈條上的“堵點”企業提供“潤滑劑”,為“斷點”企業提供“連線劑”,打通“堵點”“斷點”,消除“痛點”“難點”,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無錫某主營鋼管、焊管及金屬製品、非標金屬結構件的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屬小微型製造企業,該司向供應鏈上游核心企業採購鋼材,一般都是借錢採購或者賒銷採購。錫商銀行根據核心公司提供的長期往來資訊、結合公司基本財務狀況,主動授信、一次上門、當天放款,客戶已經根據自己生產經營需求多次提款近500萬元。為該公司暢通了國內國際市場雙迴圈。
無錫這家鋼管企業是錫商銀行助力打通產業鏈協同發展的一個縮影。據悉,目前,錫商銀行透過核心企業擔保、大資料風控,已實現圍繞核心企業的下游小微企業批次融資。
據瞭解,錫商銀行還注重把服務落到實處,探索打造全流程線上服務模式,提升民營企業獲得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實行線上借款申請、線上合同簽署、線上自動放款等線上化服務。同時安排專人開展上門開戶培訓,減少客戶業務辦理的時間,提升服務質效。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徵程呼喚新作為。錫商銀行以實際行動回答瞭如何應對疫情之變、時代之變。不迷戀於短期利益,篤定初心勇擔時代重任。與此同時,錫商銀行貫徹科技賦能的理念,投入巨資自建核心系統,特色業務系統,正是在明晰自身目標定位後採取的策略,這種策略雖然前期投入較多,但為後續發展提供了更好的保證。錫商銀行正以自己特有的錫商精神,在探索民營銀行發展之路上致力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