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近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央將進一步支援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有中央的支援,有良好的基礎,有獨特的優勢,香港面臨千載難逢的“十四五”機遇。然而,一些人卻危言聳聽,把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說成是“內地化”“邊緣化”。如此論調,似是而非,值得警惕。
歷史是最好的說明,也是最有力的證據。40多年前,改革開放大潮湧動,香港成為聯絡內地與世界的紐帶。香港在為內地帶去資金、技術、經驗的同時,也收穫了廣闊的市場、分享了祖國發展的紅利,成功實現了從輕工業城市,到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轉型升級。僅從資料來看,香港人均GDP從1978年的3900美元左右增長到了2019年的48800美元左右,增長超12倍。可以說,香港為祖國的改革開放作出了重大貢獻,而祖國的發展也成就了香港的繁榮;改革開放,香港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
毋庸諱言,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遇到了一些困境。但囿於地域、經濟結構和體量、市場空間等條件,僅靠自身力量,香港難以解決這些影響社會穩定和長遠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藉助內地廣闊的市場、強勁的發展態勢,為香港發展拓展新空間,這是國家改革開放的客觀需要,更是香港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香港命運從來都是跟祖國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中央一以貫之、真心實意地希望“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貫徹好、實踐好。試想,如果香港變得跟內地一樣,或是香港被邊緣,那於祖國、於內地,有什麼好處呢?有什麼意義呢?所謂的“內地化”“邊緣化”,根本是一個偽命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優勢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香港的特色只會繼續保持而不會被消解。
香港的今天,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腳踏實地、奮鬥打拼出來的。也正是幾代香港同胞頑強拼搏、自信自強,讓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讓東方之珠閃耀世界。如此偉大的奇蹟都創造過,香港有什麼理由不自信?只要繼續發揚愛國愛港、自強不息、拼搏向上、靈活應變的精神,香港有什麼理由擔心會被“內地化”“邊緣化”?香港需要全球視野,也需要國家視野,更需要自信自強。
時來易失,赴機在速。“十四五”機遇在前,香港不能等也等不起,絕不能讓“歷史性機遇”成為“歷史性遺憾”。香港各界人士必須與時俱進,轉變觀念,調整心態,破除“內地化”“邊緣化”的迷思,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努力搭上國家發展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