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供圖
羊城晚報記者 陳澤雲
“我想要減肥,用司美格魯肽有效嗎?”“司美格魯肽缺貨了,哪裡能買到?”去年以來,一款GLP-1降糖藥在減肥市場走俏,也帶動了藥企諾和諾德業績“狂飆”。近日,諾和諾德公佈2022年業績,企業全年總收入為1769.54億丹麥克朗(約合250.71億美元),同比增長26%,其中,司美格魯肽實現了較大增量,注射劑和口服制劑二者合計貢獻了710.49億丹麥克朗(約合100.65億美元)。
超適應症使用會有風險
司美格魯肽由丹麥藥企諾和諾德研發生產,是一款新型長效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類似物,能夠刺激胰島素生成並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食慾和食物攝入量。
2017年12月,司美格魯肽獲FDA批准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2021年6月,經FDA批准,該藥還可用於治療肥胖或超重適應症。
2021年8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國上市,用於在飲食控制和運動基礎上,接受二甲雙胍和/或磺脲類藥物治療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風險。
這也意味著,在國內,司美格魯肽僅能被當作一款糖尿病藥物使用,尚無可以用於肥胖減重的臨床推薦。不過,記者注意到,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在國內市場的走紅,其擁躉並不只是糖尿病患者。從該藥目前的銷售來看,許多非糖尿病患者對其趨之若鶩,自購用於減肥,而其中又以網購為主要渠道。
記者在小紅書、微博等網路平臺看到,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注射司美格魯肽減肥的效果,但效果因人而異。有網友表示,自己注射之後體重有減輕,也有人表示自己注射後並沒有什麼作用,但也相繼出現嘔吐、腹瀉和頭暈等症狀。記者看到,原價478元一支的注射劑在電商平臺的平均售價超過1000元,不僅“價格翻倍”,且頻頻“缺貨斷貨”。
對此,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劉傑表示,目前在國內,司美格魯肽用於減肥屬於超說明書用藥,且該藥為處方藥,當前廣州有在售該藥的醫院,均採取了較為嚴格的限制措施,包括限定處方醫生的專科和有適應症的患者等。劉傑提醒,藥物都有不良反應、禁忌症和注意事項,司美格魯肽應在專業醫療機構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自行網購藥物用作減肥會出現低血糖、噁心和腹瀉等風險,所以切勿“以身試藥”。
面對社交媒體上對於司美格魯肽減肥功效的熱捧,近日,小紅書還發布治理公告稱,從2022年開始平臺就對分享誇大“司美格魯肽”等藥物減肥功效的內容進行治理,截至目前已經處理違規筆記5000多條,同時在使用者搜尋該藥時主動進行安全提示。
針對司美格魯肽等詞的搜尋結果頁面,平臺上線了“就診用藥請到正規醫療場所”的提示。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將保持每日巡檢,一旦發現違規內容第一時間處理。也歡迎大家對違規內容進行舉報,共同營造清朗網路空間。”
而在電商平臺上,記者留意到,購買該藥需要線上問診開方,在填寫用藥人資訊之後,選擇“2型糖尿病”或者“肥胖症”後,上傳處方、病例或者檢查報告。不過,若消費者繞開平臺,透過微商或者團購群進行私下直接交易,仍然存在著可以不憑處方進行非合規操作的空間。
藥企爭相佈局減肥市場
在市場的熱捧之下,司美格魯肽銷售水漲船高,也帶動了藥企諾和諾德業績的“飆升”。
近日,諾和諾德公佈其2022年的業績,全年總收入1769.54億丹麥克朗(約合250.71億美元),同比增長26%。其中,僅GLP-1司美格魯肽就實現了833.71億丹麥克朗(約合118.12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56%。這其中,司美格魯肽的皮下注射製劑銷售額為597.5億丹麥克朗(約合84.65億美元),同比增長77%,口服制劑銷售額為112.99億丹麥克朗(約合16.00億美元),同比增長134%,二者合計貢獻710.49億丹麥克朗(約合100.65億美元)。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進入中國市場第一年,司美格魯肽注射劑的中國收入達21.96億丹麥克朗(約合20.8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15-2019年中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6.8%和3.6%。減肥除了“美”的需求,也是“健康”的需求。而GLP-1受體是當前治療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熱門靶點。據國金證券預計,GLP-1藥物市場前景廣闊,成長潛力大。經過初步推算,GLP-1藥物在糖尿病患者中應用市場空間預計將超過250億元,GLP-1藥物在肥胖症患者中應用市場空間將超過200億元。
在國內,諾和諾德和禮來兩大寡頭目前壟斷了中國的GLP-1市場。2月6日,禮來宣佈,其GLP-1R/GIPR雙重激動劑Tirzepatide(替爾泊肽)用於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中國III期SURMOUNT-CN研究取得積極結果。可以預見,跨國藥企對於國內減肥藥的藍海市場爭奪仍將繼續,且愈發激烈。
而本土藥企方面也不甘示弱。當前,國內研發進展最快的是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HYBR-014),於2022年3月遞交肥胖適應症的上市申請。此外,信達生物的mazdutide (IBI362)處於臨床三期;甘李藥業的GZR18、石藥集團的TG103、恆瑞醫藥的諾利糖肽以及鴻運華寧的GMA105均分別進展至II期臨床階段。此外,博瑞醫藥、通化東寶均在GLP-1藥物領域有所佈局。仿製藥方面,九源基因、中美華東、麗珠集團等跟進研發,諾泰生物與天吉生物已在國內申報司美格魯肽原料藥登記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