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成本飆升 紙企咋辦

由 烏雅建義 釋出於 財經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華泰集團年產70萬噸銅版紙生產車間。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王金虎

今年以來,國內造紙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與此同時,與造紙配套的化工物料成本上漲明顯,最高漲幅達100%。一時間,造紙企業承壓。在國內紙業傳統大省山東,眾多造紙企業如何應對?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深入採訪調研發現,不少紙企在最佳化產品結構、提升生產工藝的同時,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受下游需求復甦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國內造紙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主原料木漿價格連續兩個月每月每噸上漲100多美元。其中,進口闊葉漿3月份價格比最低點每噸增長近2000元;進口針葉漿價格由2020年10月份每噸約4200元,增長至每噸7000元左右。

造紙行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此輪造紙原材料價格上漲給造紙企業帶來哪些影響?眾多造紙企業又如何應對?

提升工藝為良策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根據上游原料來源不同,造紙企業可以分為木漿系和廢紙系兩大類。其中,木漿系原材料源自原木片,長期以來,我國造紙主原料木漿多數依賴進口,致使我國造紙企業在原料渠道穩定性及成本控制力上缺乏話語權;廢紙系則透過廢紙回收重新制漿開展生產製造。

今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廢紙也在禁止目錄中。而目前國內可回收廢紙原料資源有限,導致相關需求缺口較大。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主要木漿生產國生產能力均有所下降,木漿總供給量趨緊。與此同時,與造紙配套的化工物料成本上漲明顯,澱粉、膠乳等採購價格持續拉昇,最高漲幅達100%——眾多因素疊加,一時間,造紙企業承壓。

4月16日,記者來到位於山東東營市廣饒縣的華泰集團45萬噸新聞紙生產車間,只見智慧化大型造紙機正高速運轉,在製漿、抄紙、卷取等工段基本看不到操作工人。高約5米的復卷機旁,2名工人在檢查紙張分切情況,只見一捆寬幅11米多、直徑4米多、重達五六十噸的龐大紙卷,根據客戶的需求被切割成尺寸不一的小紙卷,然後排列整齊地透過自動化運輸線到達打包區進入包裝程式,包裝機器人“嘩嘩譁”地揮舞著機器手臂,抓取包裝封頭並放置到紙卷兩端,打包後的紙卷透過自動化運輸線送到成品倉庫。

華泰集團副總經理李麗告訴記者,“我們主要生產新聞紙、文化紙、銅版紙和包裝紙,目前每個月產能保持在20多萬噸”。據瞭解,華泰集團生產的新聞紙和包裝紙主要原材料是回收廢紙,佔公司產品總量的40%。過去,他們100%利用進口廢紙生產新聞紙。今年國家開始實施“禁廢令”,由於國內廢紙市場不夠穩定,目前出現廢紙供應緊張局面,直接導致廢紙價格上漲。受此影響,華泰集團新聞紙產量比去年同期降低30%。

李麗告訴記者,“同白卡紙一樣,佔我們產品總量60%的文化紙和銅版紙主要原材料也是木漿。雖然從去年10月份起,受疫情、運輸等因素影響,木漿價格飛漲,但由於文化紙、銅版紙主要使用者為國內各大報社、出版社,採取合同訂單式生產,這類產品價格不能像白卡紙產品那樣大幅上漲。在白卡紙產品漲價近一倍時,新聞紙和銅版紙價格僅有不到20%的漲幅”。

記者瞭解到,在進口木漿價格大幅上漲情況下,華泰集團採購進口木漿量仍比去年同期提高20%,還新增了進口廢紙漿,這又是為何?

“進口廢紙因其纖維長、價格低,深受新聞紙生產企業青睞,過去我們生產新聞紙全部利用進口廢紙。近年來,受國家進口政策影響,每年進口廢紙配額僅有36萬噸,因而倒逼企業配比更多國內廢紙。但因國內廢紙往往已多次迴圈使用,在生產中佔比過高會影響質量。因此我們重新調整了原材料配比,目前採用70%的國內廢紙、國內木漿,再搭配30%進口木漿,以確保產品質量。”華泰集團採購部楊明輝告訴記者。

聚焦創新是王道

在最佳化產品結構、提升生產工藝的同時,山東造紙企業還致力於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以適應市場變化。

在位於山東濟寧市兗州區的太陽紙業子公司宏河紙業的智慧立體倉庫,每天都有來自生產車間的4000多噸成品紙按照出入庫指令,自動尋找符合條件的巷道,直接進入蜂巢式立體倉庫,並被自動裝填進相應貨位。記者在太陽紙業瞭解到,他們充分利用數字化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生產運營效率,以應對原材料上漲不利因素。

“今年農曆春節前後,我們完成了3520紙機的技術改造工作,顯著提升了產能。目前,該紙機可生產‘禁塑令’要求下市場所需的食品包裝用淋膜原紙,創造了良好效益。”太陽紙業食品紙生產總監郭峰告訴記者,疫情給全球供應鏈尤其是跨境物流帶來重大挑戰,為此,他們優化了物流配套輔助流程,提高了風險應對能力。

銀河證券分析指出,從需求端來看,目前我國人均用紙量尚處低位,隨著經濟增長及人們生活水平提升,預計未來行業需求端會穩步增長;從供給端來看,目前行業集中度依然較低,預計在環保政策持續收緊與進口廢紙配額清零等政策影響下,中小產能將會加速出清,龍頭企業將憑藉規模與原料自給佔據優勢,提升行業集中度。此外,儘管我國造紙行業與全球造紙行業相比成熟程度偏低,但我國正處於去產能與提升集中度過程中,且需求端仍處於穩定提升中,因此,未來推動行業成長的核心驅動因素來自於供給端,只有透過供給端格局最佳化,配合需求端穩定提升,行業才能逐漸邁向成熟期。

在上游原料價格不斷上行的背景下,擁有完善供應鏈的企業危中尋機。總部位於山東壽光的行業龍頭晨鳴紙業,在全國佈局的主要生產基地均設有漿廠,木漿總產能約430萬噸,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此外,他們還積極佈局黃岡二期的漿紙一體化專案,專案完成後木漿自給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資料顯示,晨鳴紙業2020年完成機制紙產量577萬噸,同比增長15.17%;銷量561萬噸,同比增長6.86%,產銷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自2001年開始,晨鳴紙業先後在廣東湛江、山東壽光、湖北黃岡推動漿紙一體化生產基地建設。與外購漿相比,自制漿具有較為明顯的成本優勢與較為穩定的供應優勢,這為晨鳴紙業參與市場競爭打下了堅實基礎。

原料自給底氣足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目前,山東大型紙企均不同程度向產業鏈上游發力,尋求原料自給。李麗告訴記者,“為擺脫進口依賴、保證自身穩定的原材料來源,華泰集團計劃投資70億元,增上70萬噸化學漿專案及配套鹼回收、水處理等專案。專案主要產品為漂白化學闊葉木漿,可供製造高階印刷紙、膠版紙和書寫紙等,是我國主要進口漿種之一。目前,專案已經完成可研報告編制、備案工作,後續工作正在加緊推進中”。

太陽紙業也認識到進一步提升木漿、木片自給能力的重要性。他們不斷最佳化產業佈局,加快推進多處基地的“林漿紙一體化”專案。這些專案的逐步落地,將大幅提高企業紙漿自給率與成本控制能力。

在山東省造紙行業協會副會長趙振東看來,“禁廢令”等政策對國內造紙產業和企業不會造成過大影響,“畢竟,近幾年進口廢紙在國內造紙企業的原料總量中佔比不高。下一步,造紙企業應採取最佳化生產工藝、調整原料結構等措施,適應原料市場的變化。同時,企業要致力於增加自制原料產能、增加國產廢紙用量等,尋求原料自給”。

趙振東特別提到,“目前廢紙約佔我國造紙原料的60%,其變廢為寶的最佳途徑就是成為造紙原料,應統籌利用好廢紙這一長期被忽視的資源,不斷最佳化廢紙收集、分類、營銷和利用等環節的標準規範,拓展國產造紙原料的財稅優惠範圍,努力提升國產原料比重,從而滿足市場對優質漿紙產品的需求,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