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加速跑提升中國國際貿易主動權

由 巫馬言 釋出於 財經

  記者晏瀾菲 

  離岸貿易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是更能體現全球資源配置和門戶樞紐功能的貿易業態。 

  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是隨跨國公司業務發展演化而來的一種新貿易模式,投資人的公司註冊在離岸法區,但投資人不用親臨當地,其業務便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開展。簡單而言,就是從境外異地購買貨物,隨後向境外另一個地方轉售同一貨物的行為。其特點是單據流、資金流和貨物流“三流”分離。 

  在人民銀行、外匯局公佈的《關於支援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中,更是明確了新型離岸國際貿易具有“交易所涉貨物不進出我國一線關境或不納入我國海關統計”的特徵,便於銀行業務開展。同時,《通知》提出將重點支援基於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製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完整性和現代化水平而開展的新型離岸國際貿易。 

  在業內專家看來,培育和發展新型離岸貿易,有助於推動中國貿易模式升級,從而提升中國貿易質量。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貿易主體對離岸貿易已產生了較強需求,政策推動有助於滿足和促進這部分需求的釋放。 

  隨著離岸貿易的發展,資訊、資金、人才、資料、貿易決策中心等高階要素將聚集,進而形成對全球貿易的價格和規則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貿易中心。從國際上看,倫敦、紐約、東京、新加坡、香港等就是透過大力發展離岸貿易,逐漸成長為能配置全球資源的國際貿易中心,從而帶動當地經濟持續增長。 

  在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鄧志超看來,全球離岸貿易份額正面臨重新洗牌,中國各自貿試驗區在此時選擇培育離岸貿易,正好吸引全球各市場主體來本地開展相關業務,形成區域離岸貿易品牌,進而形成離岸資金流、物流和資訊流等資源的彙集,提升中國國際貿易的主動權。 

  隨著多個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提出將建設區域性的離岸貿易中心,不難看出,中國離岸貿易發展前景廣闊。截至今年6月末,海南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收支規模已超今年30億美元的既定目標,達到37億美元,同比增長17倍。上海在《“十四五”時期提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規劃》中提出,上海離岸貿易額要從2020年的3055億元增至2025年的5000億元左右。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