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經濟復甦的挑戰與應對

沈建光​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第二季度,伴隨著國內疫情得到階段性控制,復工復產進展順利,國內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展望下半年,考慮到危機之下逆週期政策顯著加大,1萬億元特別國債與3.75萬億元專項債直達地方,將有助於提振“兩新一重”投資回升,並紓困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和低收入群體,對下半年中國反彈給予支援。然而,疫情之下,中國經濟復甦態勢是否穩固?在我們看來,未來需要重點關注與應對如下四大挑戰。

著力增強消費反彈的持續性

2020年,疫情之下,國內消費受到明顯衝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疫情最嚴重的1~2月份一度下滑至-20.5%。伴隨著第二季度疫情防控得到階段性好轉,國內生產恢復,消費重啟。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下降2.8%,較上期大幅回升4個百分點。其中,線上消費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帶動消費的重要增長極。1~5月份實物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達到11.5%,佔社會零售產品總額比重24.3%、較上年同期提高5.4個百分點。進一步,從京東消費大資料來看,受益於疫情常態化下的國內商品供應鏈的持續修復,居民消費意願有所提升,加之多地消費券與電商平臺結合,電商企業共同讓利支援“6?18”網上促銷節,6月京東線上消費呈現明顯反彈。

在我們看來,消費回暖意義顯著。一方面,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的最大引擎,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另一方面,當前海外疫情蔓延,中國除了防疫用品、線上裝置等與疫情相關的商品出口大增外,其餘主要商品出口明顯回落,外需疲軟前景下,內需更是成為支援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

然而,儘管近兩個月中國消費已經出現反彈態勢,但結合京東線上消費資料可以發現,當前消費反彈仍存在一些“不平衡”特徵,低線級城市、部分中西部省份以及低收入群體受疫情衝擊更為明顯,當前消費恢復相對遲緩。下一步,通過出臺政策扶持措施以穩住目前的消費回暖勢頭,同時加大對消費薄弱地區和低收入人群的定向支援,透過增加轉移支付、金融定向支援以及發放現金券、消費券等多種方式,提高特定群體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延續難能可貴的消費回升勢頭的關鍵。

積極緩解小微企業的運營壓力

民營企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也是創造就業崗位的最重要渠道。近年來,民營企業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吸納了70%以上的農村轉移勞動力。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民營企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我們結合2308家A股民營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資料分析發現,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盈利水平顯著惡化。以今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來計算,樣本企業報告期內總和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約為-8.6%,而過去5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18%;盈利水平的惡化程度則更為明顯,第一季度全部樣本企業總和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28.7%。分行業看,休閒服務、交通運輸、紡織服裝、汽車等行業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

與此同時,盈利下滑也暴露了部分企業的償債風險。第一季度伴隨樣本企業的盈利下滑,上市民營中小企業的利息保障倍數從2018年的5.18倍和2019年的5.11倍,驟降至當前的2.88倍,企業的潛在違約風險明顯抬升。其中,處於虧損狀態導致利息保障倍數為負值的樣本企業佔比超過40%,利息保障倍數低於1倍的超過半數。分行業來看,休閒服務行業利息保障倍數為-1.63,超過77%的樣本企業處於虧損狀態,這部分企業的現金流壓力極大;建築裝飾、交通運輸、商業貿易分別為0.66倍、1.69倍和2.19倍。

因此,在當前穩就業成為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背景下,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發揮民營經濟就業“穩定器”作用尤為重要。對此,應持續加強對民營中小企業的金融和財政支援力度,緩解企業經營和資金鍊壓力。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就是支援金融直達實體經濟、落實服務小微企業的重要舉措。同時,更加註重貨幣、監管、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前瞻性地做好銀行資本、撥備和不良貸款處置的政策儲備,加大財政對於企業融資擔保、金融風險處置等方面的投入,為銀行不良率上升提供必要緩衝。

更加重視產業鏈斷裂和轉移風險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下半場”,但海外疫情仍處於持續擴散蔓延的態勢,對我國產業鏈供需兩端的衝擊需高度關注。根據我們對8000餘種海關進出口商品品類資料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下的製造業31個行業逐一匹配發現,涉及國內各個產業中,電子資訊產業的進、出口的敞口非常高;紡織服裝鞋類製造業、裝置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出口敞口較高,易受外需下降衝擊;油氣、黑色、有色、木材傢俱等的進口敞口較高,對國外上游產品的依賴較強;同時,一些高技術產品(如光刻機)則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

除此以外,更加值得關注的是,疫情衝擊下,產業鏈外遷風險加大。不可否認,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美國吸引製造業迴流的呼聲異常強烈,特別是對晶片等高技術產品,美國一方面加大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一方面呼籲臺積電在美建廠。而此前,特朗普甚至曾表示要為從中國遷回美國企業給予報銷,涉及廠房、裝置、智慧財產權、基建等費用由美國政府買單。實際上,中美經貿協議的簽署似乎並未延緩美國吸引製造業迴流的決心。

可以看到,在中美經貿摩擦、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下,近年來中國產業鏈外遷速度加快。其中,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有相當一部分已向東盟諸國轉移,中國出口全球佔比從2015年的最高值13.6%,回落至2019年的13.1%;同期東盟出口的佔比從7%升至7.5%,上升份額基本等同於中國下降的份額。而近年來,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近鄰墨西哥也擠佔了中國更多高附加值商品的對美出口份額。

因此,對待外需、外遷衝擊下的產業鏈轉移風險需要保持警惕。當然,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完備的基礎設施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在全球範圍內仍獨具吸引力,這其實為避免大規模產業外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未來應對產業鏈外遷的現實風險,需要持續加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減少外資限制,更需要採取競爭中立原則,減少民營企業准入限制。此外,增加政策透明度,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大金融開放確有必要,這將有助於吸引投資、贏得更多跨國企業的合作,為應對逆全球化爭取更廣泛的支援。

穩妥應對中美經貿關係變化

疫情加劇了本已處於“非常態”下的中美矛盾,亦打破了年初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定達成而創造的良好談判氛圍。

實際上,對待中美關係,我們一直認為,雙方博弈是個長期過程,分歧在不同階段有不同層次的體現,涉及經貿、技術、金融、經濟制度、意識形態乃至大國博弈。相對而言,在經貿領域,中美爭端源於價值鏈分工不同,尚有迴旋餘地。但一旦上升至其他摩擦,情況將更為複雜。近來美方在香港特別關稅、中概股問責以及鼓勵產業鏈迴流等方面頻頻發力,意味著後疫情時代中美關係將迎來新的格局。

從長期來看,從適應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揭示出來的、本就存在的國際矛盾,以及中美關係新格局來看,中國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自身的事情,一方面注重國際統一戰線,另一方面堅定地推動改革開放,以不變應萬變。特別是做好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土地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收入分配均等化、釋放民營經濟活力,推動教育和科技體制的改革等,以改革開放應對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政治經濟新格局。

沈建光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 觀點地產新媒體專欄作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82 字。

轉載請註明: 沈建光:經濟復甦的挑戰與應對 - 楠木軒